查看原文
其他

郝建:好莱坞大道上,有一块黑色地砖(赠书名单)|纯粹新书

郝建 纯粹Pura
2024-09-16


🌟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敬请您仔细阅读本期推送,文末有赠阅福利哦;同时,请留意本周获得赠阅的幸运读者名单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
作者: 郝建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3-01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郝建,对黑色电影深度而独到的解读与分析,是一部关于黑色电影的专业性作品,一部难得而珍贵的读片指南。作者对黑色电影的解读视野广阔,其影片读解往往不限于一部影片,还不时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堪称骨灰级影迷和电影研究者的读片指南。适用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电影学、文艺学教科书及教辅,同时也对电影学、文艺学的专家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本书涉及的黑色电影涵盖了从经典好莱坞时期到当今的优秀佳作。作者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轻松幽默的文笔对一批黑色电影新老经典《低俗小说》《暗花》《消失的爱人》《唐人街》《黑社会:以和为贵》等做出精深解读。作者对电影艺术形式美学堪称迷狂,对作品视觉处理和叙事肌理有着敏锐的把握。书中插入大量影片镜头截图,每幅截图都配有电影语言和叙事肌理的艺术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把握到黑色电影经典作品的精髓与要旨。

——纯粹君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书籍展示

黑色电影之谜

文/郝建

好莱坞大道上,有一块黑色地砖,这是令许多影迷和电影研究者无限迷恋又迷惑的一个去处。

从中国到美国,从东方的杜琪峰到美国的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为什么万千影迷和大牌导演会对黑色电影如此着迷?

笔者读研究生时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了《日落大道》《双重赔偿》《公民凯恩》《第三个人》等黑色作品,被这些经典的魅力所击倒。这两年在《南方周末》、腾讯《大家》和公众号“枪稿”写了几十篇文字,精细品读中外黑色电影典范杰作。

有朋友和学生追问我,你这样集万千宠爱于黑色电影,那到底什么是黑色电影?看看纸媒和网上各路专家的讨论,许多语焉不详,许多乱点鸳鸯谱,让人着急。

总有朋友跟我痛斥好莱坞,讥笑那里的傻白甜社会观念,生产些爆米花电影,胃口低俗。他们会臭骂好莱坞那种看世界一片明亮美好的呆傻念头,说那里的电影人总爱追随大众的浅薄艺术趣味,打造出银幕上飞舞飘荡的《漂亮女人》和胡打乱撞的暴力壮汉“兰博”,填满了庸俗大众的白日梦。其实,好莱坞电影色彩斑斓,明暗相间。如果看看《七宗罪》《老无所依》《小丑》,简直一片漆黑。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内页

从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发展到1958年的《邪恶的接触》,再到1974年《唐人街》带来复兴,黑色电影几度兴风作浪,多少黑色钻石在电影艺术的王冠上熠熠生辉。仅看近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得主,就知道有不少黑色电影在那里发出怪笑:第87届的《鸟人》、第80届的《老无所依》、第79届的《无间行者》、第75届的《芝加哥》。要把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单项大奖的作品也算上,那队伍就更加浩荡。科恩兄弟的《冰血暴》得了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奖,《七宗罪》获得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奖。2018年获得最佳摄影奖的《银翼杀手2049》也是一部黑色电影。2020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作品中,《小丑》和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也是黑色寒光闪烁。

就我的研究看,黑色电影是最重要的电影类型。如果以对某一个类型研究著述的数量来看,对黑色电影的研究专著和文章差不多等于对其他类型研究的总和。黑色电影这个类型产生了最多的大师杰作,它是电影艺术王冠上那颗最美丽耀眼的黑珍珠。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内页

美国著名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对黑色电影赞颂有加,说它充满了黑夜、暴力、负罪感和非法的激情,却是一个最诱人的类型。

在世界电影研究和中国语境中,这个话题还真有些可圈点、可辨析之处。

黑色电影难题一:它是个类型而不是风格

在英语中, “Film Noir”是个很能硬装格调的词汇,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法国电影评论家尼诺·弗兰克(Nino Frank)的文章《侦探片类型的一种新类型:犯罪分子的冒险》中,此文发表在1946年8月的《法国银幕》。它被用来描绘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美国所拍摄的《马耳他之鹰》(1941年)、《双重赔偿》(1944年)、《劳拉》(1944年)等作品。 

我的研究结论是:黑色电影不像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宽泛、模糊的风格概念,而是一种特征十分明显、形式元素非常完美的类型系统,其中电影美感诗意盎然。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封面展示

保罗·施拉德(Paul Schrader)在那篇著名论文《黑色电影札记》中认为:“黑色电影不是一种类型。……黑色电影也是电影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就像德国表现主义或法国新浪潮那样。”可是,保罗·施拉德那篇文章写于1972年,那时候不要说看不到《体热》(1981年)、《七宗罪》(1995年)、《冰血暴》(1996年)、《暗花》(1998年)这些黑色电影佳作,连堪称黑色电影新经典的《唐人街》(1974年)都还没有面世。

詹姆斯·纳雷摩尔(James Naremore)在《比暗夜还黑》(中译《黑色电影》)中强调,黑色电影的核心是清晰可辨的。尽管这个类型的边缘有些模糊,有时各人品鉴大相径庭。例如有的研究者把通俗化弗洛伊德学说(Pop-Freudian)的《精神病患者》当作黑色电影20世纪60年代再现的起点,我就不大认同。我们不能把具有某些黑色元素的作品当作黑色电影。《教父》系列暴力残酷、《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爱情有黑色,但我不会认为它们是黑色电影。

郝 建

同时,如果谁实在坚持《阅后即焚》和《消失的爱人》《芝加哥》等不是黑色电影,我觉得也无伤大雅。但是,作者和观众对这个类型的核心形态是耳熟能详的,如果你看不出《七宗罪》《色·戒》《暗花》《冰血暴》《黑社会》《放逐》里头的阴暗、下沉,那我只能说你连入门级影迷都不够格。

有的作品是处于类型的边缘上,影迷和研究者的认识就会各有模糊,各有其道理。我自己和许多美国研究者在黑色电影话题中都会论述《大胆地爱,小心地偷》[又名《惊世狂花》(Bound,1996年)]。沃卓斯基兄弟(The Wachowskis,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他们俩还是兄弟)的这部作品被许多影迷和研究者忽视,肯定或者否定它是黑色电影我看都说得过去,都有其道理。它的剧作上充满了偶然性,视觉上把血色元素用得唯美而铺陈。它的叙事结局是高调、昂扬地肯定和颂扬了爱情,两个女子在爱情中找到了信任,在信任中确认了爱情。因此,这对惊世狂花战胜了黑道,彼此相拥,开着崭新的红色皮卡奔向自由。它的叙事和视觉处理都有不那么黑色的特征。

盗梦好莱坞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

观察渗透理论,类似的可划入、可划出的黑色作品还有一大堆,例如《黑客帝国》《大玩家》《消失的爱人》等等。对《尾摇狗》1 (Wag The Dog),我是从它的叙事看觉得它很黑色,可大部分影迷和研究者讨论黑色电影时一般不会谈到这部作品。

黑色电影难题二:叙事结构和结局决定其黑色

我在《电影艺术》2015年第6期上讨论过黑色电影。在文中我强调,它的最根本性标识是其叙事结构和最终的结局走向,而不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视觉处理。这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黑色电影中尤为明显。许多黑色电影杰作都没有使用那种传统的黑色视觉处理,《冰血暴》或许是最早这样做的黑色电影。《老无所依》《消失的爱人》《阅后即焚》这些作品都没有使用很典型的黑色电影视觉风格。刘伟强的黑色强盗片杰作《无间道》的视觉处理也不像《色·戒》和《暗花》那样有意识地统一在黑色风格上。

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

反之,有的作品即使自觉而完美地使用了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如果叙事上不黑色,就不会被当作黑色电影来研究,比如大卫·里恩的《相见恨晚》。更具有标本意义的案例是《卡萨布兰卡》,它十分自觉地使用了黑色电影的视觉方法,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光影分割画面,探照灯将环境分割撕裂。但它却是昂扬向上、对正义和爱情都充满信心,它被当作爱情片经典加以传颂和研究。 

黑色电影的叙事特征是什么?要看它的叙事结构和结局走向,它的叙事一定是阴暗、下沉的,充满着无意义和荒诞感。这些故事一定是在消解所谓温暖人情、拒绝那种“感伤的人道主义”,一定是在质疑理性、嘲弄法制,对正义啊、法网恢恢啊,这些信念发出魔鬼般的怪笑。我们看到,《色·戒》毁灭爱情和爱国主义;《七宗罪》把警探打得一败涂地;《暗花》中,一切都被洪先生的那只巨手所操控,干练警察、黑道悍匪,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悉数走上不归路。《老无所依》是叙事最黑色而视觉营造最不黑色的黑色电影。它是黑色电影中最黑暗,最震撼,最令人体悟到荒诞、绝望和彻骨寒气的一个它,又是最美的那一个它。


电影《老无所依》海报

黑色电影反复絮叨的,是人性中的邪恶、理性的失败、现实的荒诞、生活的绝望,它绝不是光明向上的鲜美鸡汤。

从叙事上分析,中国没有真正的黑色电影。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视觉风格颇有黑色电影意味,但是叙事结局是正义得到胜利,离职警探大义灭亲,将杀人凶犯绳之以法。《南方车站的聚会》的结局颇为明亮向上,警察将杀人犯击毙,法制得到胜利;从人物关系和人情来看,刘爱爱实现周泽农的愿望,把30万给了周的妻子。两个女子手挽手走在街上,阳光暖暖的。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和《无人区》也许本来是尽力朝黑色上走的,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黑色电影类型叙事。

黑色电影难题三:经典黑色电影的视觉处理有讲究。黑色电影的影像,是巧夺天工的凌乱,精雕细刻的暗黑

关于黑色电影的视觉处理,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将做较为详细的归纳和论述。这里只用一幅《邪恶的接触》的影片截图加以简单说明。

《惊世狂花》剧照

另外,笔者要在此补充一个很少被研究者论及的强烈视觉元素,这就是对血腥画面的使用。这一视觉元素大致是在1967年新好莱坞以后才成为黑色电影的突出视觉标识。在1974年的《唐人街》结尾,女主角被一枪爆头。看看《冰血暴》《老无所依》和《落水狗》这类作品也可以发现这一特征。《惊世狂花》结局处的那个枪击场面可以当作血腥场面在黑色电影中完美运用的经典案例。与小说相比,《色·戒》增加了一场几个青年合力手刃汉奸的血腥场面。

黑色电影难题四:当今黑色电影的两种形态

今天,许多黑色电影还延续着20世纪40年代成形的经典形态,叙事阴郁、下沉,而视觉处理也具备黑色家族的共有基因。这种经典形态的黑色电影有《唐人街》《七宗罪》《暗花》《色·戒》《罪恶之城》等,科恩兄弟2001年的《缺席的人》的视觉处理和叙事是一种完美回顾、超越经典的黑色形态。

类型电影教程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今天出现了另一种新形态的,一种视觉上不那么黑色的黑色电影。这些作品的视觉处理没有对经典黑色视觉处理萧规曹随,而是大部分使用常规摄影处理。《冰血暴》营造了一个清清冰雪世界,《老无所依》视觉上是西部片的环境造型,只有老警长重回旅店查看的那一场让人想起黑色电影的摄影方法。在这类作品中,往往会用一两处铺陈的血色来作为新黑色电影的标识。

黑色电影难题五:黑色电影的剧作的形式感都非常精巧讲究

国内许多谈论黑色电影的专著和学术文章都忽视了这一点。或如同奥逊·威尔斯式的经典叙事,或像科恩兄弟精美又翻新的巴洛克调子,或似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Tarantino)那样的分段拼接讲法,黑色电影的剧作都精细讲究、可圈可点。

黑色电影情节的复杂缠绕使得其剧作的形式美学大有趣味。笔者在大量的观赏中得到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即大多数黑色电影的叙事都非常讲究,非常精美,都具有那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形式趣味。

硬座狂欢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4-01

就我读片的经验来看,剧作的形式美感也是黑色电影的一项重要特征。到了科恩兄弟那里,其黑色电影作品的剧作就具有一种既有复古意味,又处处超越、翻新的形式炫技。这种形式上的充实和革新具有了巴赞所说的那种“巴洛克风格”。对于黑色电影类型这种形式美学上的带有整体性的特征,保罗·施拉德在他那篇著名的论述黑色电影的文章中有敏锐的把握:“黑色电影似乎能把每种专业如导演、摄影师、编剧或者演员的特长都调动出来。一部黑色电影能带来一个艺术家事业曲线上的最高点,这种事已经屡见不鲜。”

黑色电影难题六:偶然性在剧作中的重要性

对于黑色电影的剧作,我有个不算很大的发现,即偶然性是这类作者的最爱。

在黑色电影的剧作中,偶然性总是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命运,《缺席的人》里那个理发师艾德极少有主动行为,偶然性吞噬了他的生活。黑色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那荒唐得让人笑不出的生活,一切都是误打误撞,一切都是荒腔走板的偏离,一切都无从理解。在《老无所依》中,杀手每次杀人前都要让被害者猜硬币,这是在强调人生的荒诞和偶然,尽管观众根本不知道猜对与否是否会影响杀手的行为。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内页(电影《血观音》海报)

黑色电影难题七:香港、台湾有许多优秀黑色电影被忽视。

《色·戒》是黑色电影,而且是视觉设计和叙事结构都呈现黑色的经典形态黑色电影。看看易先生监狱中出场的镜头,看看王佳芝被处决后易先生的脸孔被光影分割就知道,摄影师罗德里格·普列托(Rodrigo Prieto)一定仔细研读过《缺席的人》。黑色强盗片是香港电影人对电影类型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杜琪峰监制的《暗花》是经典形态的黑色电影,它的人物关系结构应该对《无间道》具有重大启发。《黑社会》是经典形态的黑色强盗片。台湾杨雅喆导演的《血观音》新黑色电影形态,叙事绝对黑色,用一两处血色作为黑色的强烈标识。《树大招风》中,偶然性在剧作上起到重大作用,写出了香港三大贼王走向毁灭的宿命感。

黑色电影值得赞颂千篇,它是沉湎于影像迷狂的电影人和观众联手打造的形式王国。它是一个形式趣味的花坛,那些骨灰级影迷,往往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黑色电影是个唯美主义的形式系统,它的许多作品都是能指远远大于所指。

好莱坞大道上,黑色电影方阵蔚为壮观。它们挥舞着唯美主义的恶之花,频频向游客挥手致意,带来阴风阵阵,这让许多善良心灵避之唯恐不及。


深度阅读


非常恶,非常美
——《小丑》的唯美主义怪笑

文/郝建

《小丑》(Joker)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
编剧:托德·菲利普斯、斯科特·西尔弗(Scott Silver)
主演:杰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莎姬·贝兹(Zazie Beetz)、
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弗兰西丝·康罗伊(Frances Conroy)
美国出品,2019年

故事梗概

1981年,中年男子亚瑟与母亲潘妮·弗莱克一同居住在哥谭市。亚瑟·弗莱克的职业是扮演小丑,但他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他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大笑,须接受社会福利机构人员的治疗以获取药物。一次工作中,一群小孩在巷弄里殴打他,之后亚瑟的同事蓝道借给他枪支,希望他被欺负时能自保。回到家搭电梯时,亚瑟遇到邻居单身妈妈苏菲·杜蒙,并邀请她改天观看自己的单口喜剧表演,然后他们开始交往。

在一家儿童医院娱乐病童时,亚瑟的枪意外地从裤管里掉出来。亚瑟因儿童医院不得携带枪支的违法行为被解雇。他得知,蓝道向经理霍伊特·范恩撒谎说枪是亚瑟自己买的。乘坐地铁回家时,亚瑟被三名喝醉的韦恩企业员工殴打,亚瑟开枪射杀他们后逃走。地铁谋杀案的小丑凶手在电视节目中遭到富商托马斯·韦恩的谴责,托马斯认为那些嫉妒成功人士的人是自身不愿努力,并嘲讽他们如同“小丑”般可笑。由于此番言论,反对哥谭市富人的示威活动无意间开始,抗议者纷纷戴着代表地铁谋杀案杀手的小丑面具。哥谭市因节省预算将停止补助社会福利计划,亚瑟无法继续获得药物。

亚瑟的单口喜剧表演结果不佳,他在台上笑得一发不可收拾,无法讲出笑话。知名脱口秀主持人莫瑞·富兰克林在节目中播放亚瑟的表演片段并嘲笑他。亚瑟将母亲托他代寄给托马斯·韦恩的信偷偷拆开,从信中得知自己可能是托马斯的私生子,于是指责母亲向他隐瞒身世。两名哥谭市警察局的警探在调查地铁谋杀案来到亚瑟家时,潘妮发生呼吸困难,导致中风被送至医院。


杰昆·菲尼克斯在本片中贡献了自己表演的华彩乐章,他的表情和形体动作夸张而又贴切,强烈而又自然。2020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无人能够与其争锋。

慈善晚会上,亚瑟与托马斯在厕所偶遇,托马斯告诉他,潘妮患有情爱妄想症。亚瑟不认同托马斯的说辞,于是前往阿卡姆州立医院偷走母亲过往的病历,发现母亲在他婴儿时领养他,并容忍她的男友在他小时候虐待他们俩。母亲认为托马斯是利用他的影响力来捏造亚瑟是领养的,并将她送往阿卡姆以掩盖他们的恋情。焦虑的亚瑟来到医院,用枕头杀死了母亲。亚瑟回到公寓,鲁莽地进入苏菲的住处,这吓坏了苏菲,她恳求亚瑟离开。这也许是导演在暗示他们以前的经历都是亚瑟自己的幻觉。

亚瑟因他的表演片段一夕间爆红,受邀上莫瑞的节目。当他为上节目打扮自己时,前同事盖瑞和蓝道因得知亚瑟的母亲过世而拜访他。亚瑟却用剪刀杀害蓝道,而盖瑞因过去善待他而未遭到杀害。去摄影棚途中,两名警探追逐亚瑟来到一辆里头载满装扮成小丑的抗议者的地铁上。亚瑟趁乱逃跑时,其中一名警探因无意间射杀一名抗议者而引发骚乱。


电影《小丑》剧照

节目演出开始前,亚瑟要求莫瑞以“小丑”介绍他出场,呼应莫瑞过往对他的嘲笑。亚瑟出场受到热烈欢迎,但他却开始讲病态的笑话,承认自己犯下地铁谋杀案,大声控诉社会如何抛弃和嘲弄他。亚瑟当场射杀莫瑞,警方随即将其逮捕,而哥谭市正爆发骚乱。一名抗议者在小巷中射杀托马斯和他的妻子玛莎·韦恩。有抗议者驾驶救护车撞上载有亚瑟的警车,将亚瑟释放。亚瑟的鼻子流出血来,他用血在脸上画出笑容。面对群众的欢呼,他异常兴奋,站在汽车上手舞足蹈。

在医院,亚瑟突然开怀大笑。随后,他被医院的勤务人员追赶,奔跑中留下血迹斑斑的脚印,最后消失在大厅尽头。

一、唯美主义的怪笑

《小丑》是2019年引起艺术争论、社会议题最多的电影。这片子非常不好看,看的时候我十分难受。但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么耐读、这么难读的电影作品了。它笑声极多,却没有丝毫喜剧的意思。 

那笑声越听越是惨烈。《小丑》是一朵恶之花,一部唯美主义的杰作。血色飞溅,死尸横陈,它的暴力呈现十分放肆,它对杀戮和暴力态度暧昧。


一个扮演小丑的职业演员患上的病居然是停不住的笑,这是他工作、职业的巨大障碍。这笑容和笑声没有欢愉、没有快乐和幸福,却充满了对自己对社会的无所适从和紧张、纠结。

公共汽车上,社会工作者办公桌前,亚瑟那止不住的笑声让我替他尴尬,替他着急。做喜剧表演焦急地想逗笑别人时,他自己却陷入止不住的狂笑。那不是即兴表演,而是一种疾病症状,会让人“经常突然间发出不可控的笑,这笑声与患者心境不符” 。在本片中,杰昆笑出了一种无比的苦涩。加上那血盆大口的妆容,小丑时而显得孤独可怜,时而邪恶无比。这部作品和亚瑟这个人物由于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而得以成就。他为这个角色减重暴瘦,以至于骨骼突出。在许多镜头中,他的胳臂和上身看起来有点畸形。杰昆在表演中多次赤裸上身,这身影是与他那张撕扯的笑脸完全匹配的,一个扭曲的形象。

近年来常常跟朋友讨论电影和电视剧已经超越文学的话题,这又是一个例子。就艺术价值和表现生活的广阔和深度、细腻和质感来看,美剧《黑道家族》《罪恶之夜》《绝命毒师》和《小丑》这类电影至少已经与一些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比肩而立,甚而是傲视群雄。我一直觉得《黑暗骑士》是最好的蝙蝠侠电影,可现在诺兰看了这部电影会不会有点心慌慌,担心被打在沙滩上?

《小丑》给人的感觉黑暗、阴沉,它是一部新黑色电影。诸如《冰血暴》《老无所依》这一类的黑色电影在视觉风格上与经典形态不一样,它们不一定营造那种大光比暗黑和画面割裂。但从那汪洋恣肆的血色、脏乱的城市场景、四处蜿蜒的涂鸦以及街道上的杂物和脏水,我们看到一个下沉的都市。就在这些精心呈现的脏乱环境和整体上的摄影造型设计中,我们看到黑色电影特有的那份美学上的优雅、华贵和精致。


电影《小丑》剧照

这是一部十分个人化的电影,它的故事讲法叙事性偏低,许多地方都不讲究因果性,而是一种意象性的表演华彩。从内在精神气质到故事的道德落点,本片都有可疑之处,它显然具有浓厚的艺术电影品相。可是,它的票房数据却如此高高上扬。或许,它真的触到了人们的心理痛点?

二、疯狂的理由

如果给亚瑟这个人物贴标签,大概没啥绝妙好词。随手拈来的主题词是绝望、孤独、暴力、癫狂。亚瑟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各种欺骗和伤害,但欺骗和伤害是被他夸大甚至臆想的,他与他人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把他带向疯狂,使他的生活成为“一个他妈的喜剧” 。作者并没有试图启蒙我们,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绝望和愤怒,他只是把一个人的绝望和愤怒写得有力,写得美。影片写了一个孤独无聊,张扬愤怒,不需要缘由地走向疯狂的人。

亚瑟是个疾病缠身的羸弱中年,同时吃七种药物。他十分内向,不善交际。他注意到一个单亲妈妈女邻居,他示好的方式居然是跟踪她。在地铁里枪击三个华尔街的坏种金融男以后,他就勇气倍增,性致大发了。逃离现场在厕所里舞蹈一番后,他勇敢地敲门闯进女邻居家拥吻她。



在小丑心目中,用枕头闷死妈妈、在地铁中击毙侵犯自己的青年、爆头讽刺他的主持人,这些都具有充分的道理,都是顺理成章的。后来,他在警车里看着暴力席卷火焰燃烧的街道,笑着对警察说:“这不是很美吗?”

带着满满的愤怒和冷静, 亚瑟击毙三个华尔街坏青年,用剪刀刺死同行,枪杀电视主持人,他还用枕头闷死了自己的母亲。

杀死妈妈是写亚瑟最重的一笔。他杀死妈妈的那种即兴感觉和无动于衷的冷漠让我大为震撼。原来作者前面写他为妈妈洗澡的温馨画面都是为了突显后面这惊世骇俗的一笔。亚瑟的这个动作让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开头那一句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 。本片另一个让我想起加缪的地方是所谓布满全城的大老鼠,那个意象来自加缪的《鼠疫》。

在亚瑟看来,自己杀掉的六个人都死有余辜。地铁里的三个华尔街青年暴打他,妈妈隐瞒了他的童年经历,同事蓝道送给他一把手枪,而电视主持人莫瑞·富兰克林在电视上嘲笑了他。


电影《小丑》剧照

豆瓣上有个网友说:“夸大社会问题,让杀人看起来顺理成章,并让人为之叫好,这种理念太可怕了。”这个读解万分维护体制,充满正能量。而本片更让我震撼的是亚瑟对于杀人的那种病态的冷漠感、疏离感。地铁杀人后,侦探找上门来,亚瑟依然故我,生活如常。他浓妆出街,舞动步伐,走向电视台去营造新的血色辉煌。就是这份冷漠和疏离让我想起《局外人》。

亚瑟走向疯狂,带着满满的恶意和快意。看到街头的火焰和死亡,他满意地笑了:“这不是很美吗?”他向着小丑狂奔,为去往《黑暗骑士》中充当绝对的邪恶之神做好一切准备。

影片中有一个亚瑟把自己放进冰箱的场景,它并无情节功能,是一个十分强化的意象,绝好的意象。他拿出冰箱里的东西,自己缩成一团钻进去。缩进冰箱这个有点超现实意味的场景也许是他重新回到那安宁的一个人世界,又或许是他与这个世界的告别仪式。我们知道,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在这个世界上担任撒旦的使者。


电影《小丑》剧照

《小丑》是在无条件地弘扬绝望、愤怒者的权力,还是在隐喻性地批判反社会的废物,提醒那些失败者责任都在你自己?

三、坍塌的世界与死亡情结

说《小丑》黑色不仅仅是看到它的画面风格,更主要在于它用非常有魅力的笔触写出一个恶人,写出了走向疯狂的道路,它彰显了疯狂的理由。它把反社会的情绪写得魅力无穷。

它的结局部分展现了暴力的华彩。看到街头施展暴力的狂欢人群,被关在警车后座的小丑心情愉悦,他满意地赞美。随即,导演就用黑色电影叙事偏爱的偶然性笔法把亚瑟解救出来,好让他站在汽车前盖上参与街头狂欢的大结局。

但是,同样是蒙面的人群,同样是小丑的面具,它在不同的地方意义截然不同。本片中的蒙面人群是在掀起无政府的狂欢,它没有《V字仇杀队》那种昂扬的正气、华丽的抒情。在那里,我们看到一个人民奋起抗暴,戴着面具击碎恶托邦世界的理想主义结局。


小丑忍不住自己的笑。

《小丑》搭起的是一个向内坍塌的世界。是的,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有数不清的人觉得自己活得像一张强迫性的笑脸。谁都能在它这里找到知音或者政敌。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可以聆听摧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号角,齐泽克先生就说它讲的是对政治秩序本身的绝望;追求自由的人们在其中看到反极权、反法西斯的寓言,反对特朗普总统的人把本片当作警惕民粹的当头棒喝。《时代周刊》的一个评论把亚瑟读解为“带来大规模的枪击或暴力事件”的病人。罗伯特·德尼罗也赶紧出来撇清自己,说不应该给NRA(美国步枪协会)捐款。有趣的是,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中扮演枪击妓院老鸨的愤怒青年,在这部作品中出演一位颇有权力的电视主持人。他对亚瑟的羞辱引发了亚瑟走向小丑的最后一步。小丑的自言自语,用手指向自己头部开枪的动作都是来自《出租车司机》。

仅仅从具体的场景看,这部作品也有数不清的现实指涉,美国的枪击案,法国的黄马甲,智利首都烧教堂的黑衣人,其他地方戴面具和不戴面具的抗议者……

无因的作恶,合理的反抗,都可以被读者附会在亚瑟的心路历程里:砸烂旧世界建设乌托邦的美好冲动,凭什么我是倒霉蛋的诅咒,杀死有钱有权人的复仇快意,为正义振臂一呼的英雄主义豪情。也许它不过是宣泄了我们的反社会、反文化冲动?也许,那些血色和枪击不仅是表面的刺激,在心理深处,它触摸了我们毁灭自己的死亡情结!

它在宣告存在无意义。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编剧。曾担任多个国际电影节评委和中国独立电影节的评委及选片人。现任亚洲电影促进联盟(NETPAC)委员,2018 至2020 年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20年7 月至今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Associate in Research with the Fairbank Center of Harvard University)。曾导演电视剧《大屋的丫环们》,编剧或联合编剧电视剧《真空爱情记录》《汽车城》《冲出绝境》《狐步谍影》,编剧电影《紧急迫降》《危情雪夜》。担任编剧的《紧急迫降》获华表奖、金鸡奖特别奖。曾出版专著《影视类型学》《硬作狂欢》《类型电影教程》《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盗梦好莱坞》等,曾主编《无限透明之蓝》。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
作者: 郝建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3-01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郝建,对黑色电影深度而独到的解读与分析,是一部关于黑色电影的小百科,一部难得的读片指南。作者对黑色电影的解读视野广阔,其影片读解往往不限于一部影片,还不时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堪称骨灰级影迷和电影研究者的读片指南。适用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电影学、文艺学教科书及教辅,同时也对电影学、文艺学的专家具有借鉴价值。

本书涉及的黑色电影涵盖了从经典好莱坞时期到当今的优秀佳作。作者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轻松幽默的文笔对一批黑色电影新老经典《低俗小说》《暗花》《消失的爱人》《唐人街》《黑社会:以和为贵》等做出精深解读。作者的分析视野广阔,往往不限于某部影片,而是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作者对电影艺术形式美学堪称迷狂,对作品视觉处理和叙事肌理有着敏锐的把握。书中插入大量影片镜头截图,每幅截图都配有电影语言和叙事肌理的艺术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把握到黑色经典作品的此中三昧。


纯粹赠阅


本周获赠名单

根据纯粹赠阅活动规则,综合留言和转发质量,本周纯粹君选出了以下读者,每人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精品图书一册。



请以上截图中的5位小伙伴:望长空云卷云舒、小橙块子、书鱼、萧、胡霄舸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您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并提出希望获赠书名(纯粹Pura出版书目)。若所提示书目超出赠阅范围,我们将进一步沟通择优赠阅。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视为弃权哦。

* * * * * * * ** * * * * * * ** * * * * * *
赠阅规则

1. 关注微信公众号:纯粹Pura

2. 关注后,选择近期任意一篇推送文章,点击右下角给我们留言,可以说说您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对作者思想的感悟,也可以说说您与纯粹的故事、您读过的纯粹书籍,我们欢迎各位读者能与我们互动交流、思想碰撞。

3. 留言后,请将留言的这条微信文章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转发同时需要配有20字以上的推荐或感想文字。

4. 然后将朋友圈转发截图,发送至纯粹Pura微信公众号后台。(转发“纯粹新书”栏目将有更多机会获得幸运噢)

5. 每周,我们将综合留言和转发质量,抽取1-5位幸运读者,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精品图书一册。获奖读者会在下一周的周二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公布。

请获奖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你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将视为弃权。

为了和读者进行更好地互动和交流,现特将赠阅活动升级!纯粹赠阅和纯粹读书会的赠书活动一道,将以日常性赠阅方式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特将设置时段的局部赠阅活动,调整为长效日常赠书活动,和广大爱书人一起共同营造一个高质量公共阅读空间。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深度阅读,纯粹Pura好书期待大家指正!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曾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著名荣休讲座教授孙康宜先生,将女性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含义引入对文本的解读中,重新阐释了古典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书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这是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

[美] 孙康宜 著


孙康宜先生对六朝诗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书中得到充分展现。他对六朝诗歌的分析精准到位,赏析兼具,比学术圆润,比散文严谨,属别具一格的古典文论著作。通过对陈子龙与柳如是诗词情缘的关系和明清诗词中诗与面具的互利关系独到的诗词研究,在国内外古典诗词研究中独一无二,令人信服。孙康宜教授深受中西文学的熏陶,所做研究,属集中西方文化大成之作,每每将个人心得与史学价值融会贯通,使读者深受教益。

作女

 张抗抗 著


张抗抗文集包括《作女》《情爱画廊》《隐形伴侣》《北极光》《把灯光调亮》《乌镇的倒影》《牡丹的拒绝》《赤彤丹朱》《何以解忧》《仰望星空》10本。张抗抗的作品情节生动,人物塑造具有个性化特点,语言泼辣净爽,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描写了青年人的思想变化和成长历程。《作女》是张抗抗长篇代表作,通过对卓尔等一群对生活充满激情、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女”的形象塑造,对一直处于男性中心的社会,提出极具冲击力的挑战和思考。

乌镇的倒影

张抗抗 著


张抗抗文集之一。本书收录了作者从2000-2022年的散文代表作,包括《白色大鸟》《苏醒中的母亲》《西拉沐伦河漂流》《乌镇的倒影》等。作者用优美又富有思辨的语言,在对外部世界与国内南北方的自然景观、人文现象的细腻描述中,抒发了对于人间万象独特的参悟与阐释。她的散文与其小说作品形成“互文”文本,笔致飘逸,淡远雅致,呈现出哲思深邃、意味隽永的艺术特色。

人书俱老:观念与机制

邱振中 著


中央美院教授、书法理论家、书法家邱振中先生阐释唐代书法“人书俱老”最高艺术境界,以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为基础,结合王羲之等书家名帖,解读个体精神、书法文本和艺术传承的关系。在中国书法界,邱振中是少数既对传统书法有精深把握,又对当代艺术文化有所涉足的艺术家。他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有着融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的广阔视野。本书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论著,这是一部充满现代思想和个人观点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之作。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

郝建 著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郝建,以深入浅出见的分析、轻松幽默的文笔对一批黑色电影新老经典《低俗小说》《暗花》《消失的爱人》《唐人街》等做出精深解读。作者的分析视野广阔,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书中插入大量影片镜头截图,每幅截图都配有电影语言和叙事肌理的艺术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把握到黑色经典作品的此中三昧,堪称骨灰级影迷和电影研究者的读片指南。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斯]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边缘之书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磅完美收官之作: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边缘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文笔洋溢浓郁的诗意,闪耀一个哲学家的深邃思考。埃德蒙·雅贝斯是法国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犹太人。“二战”后法国最著名的文学人物之一,对德里达、布朗肖、布努尔等法国思想家产生过深刻影响。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展示其作品的四位法语作家之一(另三位是萨特、加缪和列维-斯特劳斯)。1987年获法国国家诗歌大奖等。

世界的重量

[葡] 努诺·朱迪斯 著    姚风 译


世界著名诗人努诺•朱迪斯,根植于深远文化背景和谱系,不仅擅长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捕捉诗性的零光片羽,更长以智性的目光审视和思索人类生活的境况。2022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获奖作品。诗人既有浪漫主义情怀,也惯于穿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边界,记忆、时间、语言、历史、自然、爱情、宗教、死亡、童年、艺术等,诗歌和散文两种语言风格互为交织,弱化抒情和叙事之间的边界,让文本获得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形成一种宽广的互文性语境。

慎重:庞德——父亲和师长

[意] 玛丽·德·拉赫维尔茨 著   [英] 凯岚 译


这是一本珍贵的心灵之书、精神之书、情感之书。透过庞德女儿的挚爱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沛的庞德。同时,也是一部穿越历史和岁月的心灵与生命之书。玛丽·拉赫维尔茨是现代诗歌巨匠埃兹拉•庞德的女儿。她在书中,用优雅、独特和动人的散文笔法,记述了从童年开始和养父母一起在大自然环境中长大,以及后来与庞德和生母一起生活的经历,也讲述了战后庞德在美国精神病院被监禁13年的艰难痛苦。



纯粹好书


孙康宜作品系列·千年家国何处是 长亭与短亭 独行的缪斯丨齐泽克·面具与真相福克纳·野棕榈丨顾彬·房间里的男人埃德蒙·雅贝斯  问题之书 相似之书 界限之书 边缘之书 门槛·沙朱迪斯·世界的重量慎重:庞德——父亲与师长梵澄译丛 吉檀迦利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西蒙娜·韦伊 比克瑙集中营的黎明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博物馆参观记二编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 爱情意识流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汉声·松阳传家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 凤凰琴张炜·铁与绸 不践约书李浩·自我、镜子与图书馆 乡村诗人札记苏炜·听大雪落满耶鲁张宗子·时光的忧伤秀陶·树的轮回高翔  旅克·理查德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丁雨·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胡弦·风的嘴唇中国诗歌协会·时间之外的马车萧耳·流光记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王树村·戏出年画吉狄马加·火焰上的辩词李季·顺天游张钧·张爱玲十五讲 张爱玲传江子·回乡记 去林芝看桃花 青花帝国黄梵·意象的帝国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百千万亿册书 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彭程作品系列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 问津变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樊国宾·仁慈江湖|冯秋子·未曾消失的苇岸 时间的颜色儿童粮仓”系列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张锐锋·卡夫卡谜题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夏维东·上古迷思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庞培·碗和钵赵波·云上 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 END ●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纯粹Pur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