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批评家 | 王迅: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

王迅 钱志富 中国作家网
2024-09-04


编者按

创作与批评,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轴。文学创作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批评的繁荣,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学批评家的付出。1998年,《南方文坛》推出“今日批评家”栏目,至今已推介百余名批评家。不同个性的批评家以其敏锐犀利、才情思力、灵动丰盈言说着“我的批评观”,上百篇文章累积形成了一种敏感鲜活、富有生气才情的批评文风。

现在中国作家网将这些文章重新集中推出,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1

今日批评家


王迅(拍摄时间:2013年)


王迅,1976年生,湖北公安人,文学博士,副教授,副编审。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四批客座研究员,日本大学残雪研究会会员,现供职于浙江财经大学中文系。在《新华文摘》《文艺研究》等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不必等候炬火》《极限叙事与黑暗写作》等4部。



我的批评观


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


王 迅


文学批评的首要议题是立场问题。站在什么立场解读文本,是判别文学批评好坏真伪的重要标准。我以为,最本色的文学批评应该站在审美的立场,在此前提下投入丰盈的生命体验。基于美学分析的文学评论,才可能产生颠覆不破的说服力。而这种美学分析在本质上仍是从人性、从生命出发的文本解读。


批评写作是很纯粹的写作。它排除任何世俗功利,只听从于批评家自己内心的声音。批评家应该是一名真诚的审美感受者,他的文字直指内心,是其审美阅读中生命体验的结晶。因此,文学评论容不得半点虚伪和矫情,更不能屈服于来自批评主体之外的任何压迫。哈罗德·布鲁姆告诫我们:“清除你头脑里学院的虚伪套话。”他看到当代批评的迂腐虚伪和卑躬屈膝的作风,而这种批评之风正是当前批评界的主流。尽管我反对布鲁姆“为任何意识形态而读等于根本不读”的极端观点,但他对文学阅读的生命投入和专业眼光令我感佩。


正是像布鲁姆这样的“边缘”批评家,为文学批评生态注入更多的活力。文学批评不是学术语汇的罗列与组合,而是从生命出发的诗性言说。伟大的文学往往从生命出发,铸就深刻的灵魂。而卓绝的文学批评同样也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具有灵魂的刻度。那些字字含情、句句生痛的真批评,只能来自灵魂深处的潜对话。这种对话主要在批评家、文本、作家三者之间展开。批评家应该是尖锐的人,他既能窥见文本的细微层次,又能探入作家灵魂的最深处。只有洞悉作家创作中灵魂的裂变历程,批评家才深刻理解了作家,真正把握了文本的核心。所以,只有亲临林白曾生活的那个公园,去感受满地落叶的体温,去聆听那清脆的跑步声,去凝视那天鹅湖面的死水微澜,《亚细亚公园》中老头的死才更加强烈地震撼了我,那种精神毁灭的悲剧才显得那么洞穿心肺。


布鲁姆还奉劝我们,搞文学批评,离学院环境越远越好。我想,远离学院并不等于拒绝科学尺度,尽管文学批评不是学术研究,却也少不了学术研究的头脑。强调生命刻度也并不意味着放弃理性眼光,而是把高贵的理性投注到一种审美体验的张力之中。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内蕴着精神的撕裂感,而深刻的文学批评常常都建立在对这撕裂感的审美感受之上。这个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批评家把全部身心投入戏中充当角色,与作家一同遭遇灵魂挣扎和内心煎熬。


通过紧张的阅读,只要你对自身存在感到焦虑,就意味着你走进了文本的深层世界。这种层层旋入的阅读,不仅是对作家创作心路的还原,更重要的,文本中那些被遮蔽的部分在隐约中探出头来。


阅读中的审美发现通常根植于批评家对文本本身的细读,同时伴随着对作家艺术灵魂的跟踪。而作家内心的裂痕与痛点,往往就在这种双向交流中被窥破。阅读《蛙》时,我们看到作家灵魂搏斗的残酷场景。《蛙》的作者是两个莫言叠加而成的叙事者,叠加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其中包含了对峙、交锋、妥协等过程。正如恩格斯对歌德的伟大和渺小的深刻洞察,在对“姑姑”的态度上,我们也发现作者意识中庙堂和民间相交织的矛盾立场。作者灵魂分裂为两个人格,一个是世俗中的莫言,一个是作为艺术家的莫言,正是这两个莫言的纠缠不休产生了这部小说。



文章刊登于《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




批评家印象记



文学批评道路上的苦行僧

——王迅印象


钱志富


2002年我拿了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到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工作,从此之后我在工作和学术研究上脚踏两只船,一方面从事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研究,一方面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认识王迅,是我脚踏两只船的结果。因为我到了外语学院,如果只对外语从一而终,那么我苦苦热爱和研究了十余年之久的中国现代文学尤其中国新诗便要胎死腹中了,我只能东家吃饭、西家睡觉的同时兼顾外语和中文,因此我每年要艰苦地写很多学术文章,要艰难地参加很多学术会议。这么多的学术会议的费用怎么办呢?学院又不能每次都资助,而家里又并不富豪,因此以最少的钱开最多的会,每次开会只坐硬座火车特别是最旧的绿皮火车,虽然累,但心安理得。会议报到时我常常自降身份为学生,在会务费方面争取同情享受研究生待遇,只交一半。自费参加会议虽然又苦又累,但跟同行专家交流,可以学到好多东西,同时也可以交到好多同行朋友,这也算人生一大乐事。


2005年10月我参加了在海宁召开的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年会。报了到,领好资料,我开始向会务打听附近是否有便宜宾馆,以便拖着行李住进去省几个钱。“有的,有的,就在附近,不远的,老师,我也要去住,我跟你一起去吧!”一个身材修长的青年热情地对我说道。一路上,我被这个青年亲切、热情地导引着,记得走过了一条狭长的通道,我们一边走,一边谈。他说,他叫王迅,国王的王,鲁迅的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语气平和、温柔。王迅给我第一印象很好,他随和、亲切、敏感。我们“同居”了好几天,又一起到盐官观看了钱塘江大潮,还瞻仰了王国维故居和徐志摩故居。几天下来,我们俨然同辈亲兄弟,无所不谈。我们一起探讨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他有天生的敏感和热情。王迅告诉我,他是湖北人,这也给我印象深刻,因为湖北是我崇敬的闻一多、胡风、绿原等作家、诗人的故乡,湖北人憨厚、耿直而聪明。我的学生辈中多有湖北人,踏实,聪明,肯读书,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是湖北籍学生给我的扎实印象。


王迅在校被评为优秀研究生,获得科研成果奖等众多奖项,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这倒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他的毕业论文《从叙事(过程)的形而下到(精神)主题的形而上》被答辩委员会专家组评为优秀论文,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如果是我当评委,也肯定给他优秀,他的论文选题很好,视角很新,而且抓住了真正的问题。王迅的文字功夫也不错,文章质朴清新,语言流畅、坚韧,看到他的文章,就想到他的为人,看见他的为人,想到他的为文,真的是文如其人。


更让人觉得不容易的是,王迅毕业之后,居然到了文学期刊工作,这却是我们这些热爱文学的人最想去的地方。我自己最想从事的职业一是当老师,这个已经实现,二是当编辑,如今年纪偏长,恐怕难以实现。我自己对王迅能够当文学编辑心生敬仰。王迅当编辑这几年,发现许多文坛新人。宁波写小说的朱和风,首次给他投稿,就被他发现,而朱和风的小说首次被发表,就被《小说选刊》选中并转载,朱和风第二次投去的小说发表后也被《小说选刊》看中并转载。朱和风与王迅素昧平生,一次面也没见过。作家遭遇优秀编辑,这是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啊!王迅编辑之余,对中国当代差不多所有的小说名家统统研读了个遍,王迅亲口告诉我:“可以说,就当年发表的纯文学视野中小说而言,我的阅读量是惊人的。白天忙于编辑工作,晚上别人去喝酒,而我就在文字中畅游。”阅读当然是欢畅的,但王迅的阅读是研究性阅读,每读一位作家他一定要深入到作品的意蕴和美学境界的深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十分“专注对文本本身的诗学分析和评价”,笔者十分惊喜地发现,当阅读凝聚成文字,那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评论厚度,而且文采也斐然的批评文章就成形了。他的文章连续在国内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出来,都能引起一定的反响和共鸣。王迅不仅写文章,也出版了专著,而那著作捧在手里是沉甸甸的,读在口里,是甜滋滋的。


如今王迅在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方面做出了实际的令人艳羡的成绩。说实在的,当我读到他的书稿《在断裂处生长——新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生态研究》这样厚重的文学批评著作时,我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慕之情。我心里常想,他哪里来的那样强大的爆发力?而他的学习、工作和写作的精力实在是充沛。王迅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文学现场,文学期刊是最重要的文学现场,他去当编辑,走对了路。是的,对于一个热爱文学、热爱思考文学问题的人来说,无论他是作家或是理论家,没有比文学现场更重要的了。


王迅是我人生交往中少有的无论哪一方面都谈得拢谈得来的学问和人生意义上的朋友。他热情,乐于助人。由于出版经费困难以及学问途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我的学术专著大多自费出版,不愿意在学问之外消耗太多的精力,但自费出版的著作发行遇到的困难也很大。王迅看了我出的一些书,尤其是我的由博士学位论文改编成的专著《七月诗派研究》等,觉得下的功夫和著作实际达到的水平够分量,还在读研究生的他就十分主动地帮我联系多家图书馆购藏我的著作,这令我十分感激。说实在的,不光是钱的问题,因为自己费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写出来的书,能够藏于图书馆供人借阅本身就是对我们这一代学人的肯定。王迅对我本人的帮助,我铭记在心。其实王迅的人文关怀惠及的何止我一人?一位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身患绝症,王迅知道后,通过各种途径同时也发动海内外有点能力的人给他捐款捐物。当然,捐款捐物未必能够挽救一个人的性命,但在诈捐门和慈善门流行的时代,一种真诚的、落到实处的人文关怀何其难得!自然,王迅并非那种神通广大的人,他对亲人对朋友的关爱,也是微薄的,他自己并不富裕,而且说句实在话,任何人其实都在夹缝中求生存,王迅虽然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但他没有走上一条暴发的路。


跟王迅近十年的交往,我发现了他跟许多现代文学研究者不一样的地方。自然,王迅读研期间受到了很好的学术训练,理论基础扎实。但他觉得光是查阅资料,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是远远不够的。王迅强调文学现场,他的文章充分发挥了一个文学编辑的职业优势。他到杂志社工作后,天天读国内最新发表出来的文学作品,天天跟实实在在的作家和诗人打交道,这种文学生活对他的文学研究取向和文学批评风格都有很大影响。王迅善于从小说如何写出的过程,以及作家写作中所伴随的灵魂旅程,这样一些潜在的或者被遮蔽的环节切入,写出既有学术深度又不乏人文温度的文章。而这样的文章在当代批评界是很稀缺的。他特别重视一些文学聚会和学术会议,凡有机会,他都参加。2008年春天,当他得知南京师范大学组织了一批诗人和诗评家在江苏和安徽边境香泉湖召开的诗会时,就给我打来电话,约我一同前往。在我的印象中,王迅主攻的是叙事学,但他深入文学现场时对诗歌也表现出热情,这就更令人觉得难能可贵了。会后我们一起逛中山陵、总统府等名胜,只可惜我们都囊中羞涩,只是在这些名胜门外合了个影,算是做了到此一游的留念。还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王迅在一个文学网站创设了文学评论专栏《诸子评刊》,并作为该网站主打栏目推出,该刊旨在跟踪当下的文学现场,对最新出现的文学作品作出最及时有效的批评。栏目创办后得到国内评论界众多仁兄的鼎力支持。笔者也应邀参加,分配的任务是跟踪当代文学名刊《花城》,专门对发表在该刊的优秀作品进行点评,《花城》的领导很高兴,看到点评之后特意将笔者列入当年赠刊专家之列。可惜的是,这个栏目后来因为资金不足而停办了。


看着王迅的人生和文学批评之路,脑海里浮现着一个快乐的孜孜矻矻的苦行僧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大约在英国作家班扬的笔下出现过。王迅对于文学和人生有一颗虔敬之心,他注重有效性和献身性。这样的人,笔者以为,他已经找到了他自己的天路历程。



(钱志富,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文章刊登于《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



1

延伸阅读


《批评家印象记》

张燕玲,张萍 主编

作家出版社 2019年09月 


《我的批评观》

张燕玲,张萍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更多精彩:今日批评家 | 夏烈:自圆其说——我的批评观
今日批评家 | 刘铁群:慢下来,阅读吧今日批评家 | 杨光祖:批评是一种致敬今日批评家 | 郭艳:从窗帘背后延伸的眼神今日批评家 | 黄轶:内省的力量今日批评家 | 李东华:我的儿童文学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房伟:批评的自白书今日批评家 | 谭旭东:批评从何处起步今日批评家 | 胡传吉:对文字的某种理解今日批评家 | 刘春:因为爱,所以写
今日批评家 | 黄平:“改革”时代的“文学”今日批评家 | 马季:见证·思考·立言今日批评家 | 刘复生:为了聚会的告别今日批评家 | 冉隆中:田野调查式的批评写作今日批评家 | 李凤亮:学理·才情·问题意识今日批评家 | 张柱林:文学花园和外面的世界今日批评家 | 李遇春:从阐释到实证
今日批评家 | 毛尖:批评,或者说,所有的文学任务
今日批评家 | 何平:批评的自我批评今日批评家 | 梁鸿: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今日批评家 | 霍俊明:呼唤“纯棉”的诗歌批评今日批评家 | 申霞艳:批评是对另一种生活的思念
今日批评家 | 周立民:做一个快乐的阅读者今日批评家 | 张莉:“以人的声音说话”今日批评家 | 李云雷:批评的“泥土”今日批评家 | 金理:“新鲜的第一眼”与“生命的具体性”今日批评家 | 杨庆祥:作为“去魅”的文学批评今日批评家 | 张光芒:批评家应该批评什么?今日批评家 | 牛学智:一个可以当作主体论的问题今日批评家 | 何言宏:介入的批评——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张宗刚: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李丹梦: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贺仲明:心灵的对话今日批评家 | 王晓渔:一个文学票友的阅读观今日批评家 | 张学昕:批评是一种心灵的到达今日批评家 | 姚晓雷:用心去和批评对象对话
今日批评家 | 路文彬:批评是一种倾听
今日批评家 | 李静:卑从的艺术与自由的艺术今日批评家 | 王兆胜:尽善尽美——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赵勇:批评的处境与困境今日批评家 | 刘志荣:听音寻路今日批评家 | 邵燕君:直言精神·专业品格今日批评家 | 李美皆: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张念:批评、偏见与傲慢今日批评家 | 贺桂梅:人文学者的想象力今日批评家 | 黄发有:因为尊重,所以苛求
今日批评家 | 臧棣:诗歌反对常识
今日批评家 | 林舟:批评就是读后感今日批评家 | 王宏图:批评,融合感性和智性的可能途径今日批评家 | 张清华:像西绪弗斯一样今日批评家 | 张闳批评札记今日批评家 | 李建军:真正的批评及我们需要的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 王光东:“信”与一种存在方式今日批评家 | 黄伟林:有“人气”的批评今日批评家 | 汪政、晓华: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何向阳: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葛红兵: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杨扬: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施战军:爱与敬而远之今日批评家 | 罗岗:“批评”的现代意义今日批评家 | 戴锦华: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吴俊:发现被遮蔽的东西今日批评家 | 程文超:不当批评家今日批评家 | 张柠:我的批评格言今日批评家 | 王彬彬:“职业批评家”的消失今日批评家 | 洪治纲:自我的发现与确认今日批评家 | 旷新年:批评如何成为可能?今日批评家 | 张新颖:说出我要说的话今日批评家 | 李洁非:九十年代批评家今日批评家 | 孟繁华:文学批评的“有用”与“无用”今日批评家 | 王干:批评的使命今日批评家 | 郜元宝:通向传统和理性之路今日批评家 | 陈晓明: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家 | 南帆:低调的乐观

编辑:刘雅二审:王杨三审:陈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作家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