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戏以曲传——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成就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所 戏曲研究 2021-09-15

2018年12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北京京剧院承办的“戏以曲传——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成就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在此之前近一个月时间里,长安大剧院隆重举办了“好戏连台——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创作作品剧目展演”活动。研讨会在剧目展演的基础上,围绕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的特点与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与理论总结。


研讨会现场 


会议由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巡视员马文等领导与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研讨会。



韩子勇院长


 朱绍玉先生


朱绍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曲音乐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从艺五十余年来,他创作戏曲音乐作品一百七十余部,其中代表性作品有大型新编京剧《圣洁心灵——孔繁森》《党的女儿》《夏王悲歌》《下鲁城》《大宅门》《瑞蚨祥》《赤壁》、京藏剧《文成公主》、琼剧《海瑞》、闽剧《天鹅宴》等。作品多次荣获“文华大奖”、“文华作曲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并先后获得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中国戏剧节的各种奖项。


 京剧《狼牙山》剧照 


韩子勇院长在讲话中对朱绍玉先生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朱绍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曲音乐家,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学硕士生导师。他在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努力追求每出戏的音乐都能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称得上有影响力的领军艺术家。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马文副巡视员在致辞中提到,本次研讨会是对朱绍玉老师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祝愿朱老师的艺术创作由高原到高峰,走进新的阶段。北京京剧院李恩杰院长介绍了近年来北京京剧院为推出艺术家和优秀作品所作的努力,他认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对朱绍玉先生的创作实践形成理论总结,将展演活动提升到新的高度。


 会议当天恰逢朱绍玉老师72岁大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举办作品研讨会,令朱老师十分激动。他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五十余年来的学习和创作历程,并对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此次研讨会表示由衷的感谢。


 京剧《大宅门》剧照


戏曲研究所王馗所长在致辞中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戏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戏曲艺术家。戏曲核心的灵魂性指标就是音乐,这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又是戏曲创作中跟时代交响、见传统绵延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40年间的戏曲创作中,朱绍玉先生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曾在中国京剧节上创造过一人有多部戏展演的佳话,他的创作成就可以与中国戏曲当前的整体创作成就相提并论。此次活动之所以聚焦朱绍玉先生,意义正在于此,希望通过理论研讨,能够持续推进戏曲音乐创作的发展。


与会专家从不同专业视角出发,围绕朱绍玉先生的戏曲音乐创作及其生活与个性展开了研讨。中国艺术研究院包澄洁研究员指出,朱绍玉的作曲一直遵循剧种基础不变原则,坚持剧种的、人物的、角色的底线,他呼吁作曲家必须要与演员和琴师合作,创作出让演员感觉舒服的好作品。戏曲理论家汪人元评价说,朱绍玉以一百七十部作品的艰苦耕耘和骄人成绩,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戏曲音乐创作领域努力走出文革中样板戏”模式追求多样化发展的杰出代表,他同时指出,朱绍玉作品具有“顺”的特点,符合听觉习惯符合戏剧情感符合音乐逻辑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张刚研究员以《下鲁城》为个案,深入分析了朱绍玉传统京剧创作模式的特点,认为《下鲁城》的作曲是朱绍玉先生对传统京剧创作模式的一次礼赞和致敬,也可以是一次回归,其中蕴含着变与不变的美学追求,处处有来历,处处有不同。



京剧《下鲁城》剧照


多位专家围绕朱绍玉先生的敬业精神和艺术情怀发表了意见。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认为,朱绍玉作品中有为艺术的艺术,也有为情怀的艺术。因演出他的作品而获得梅花奖的京剧演员很多,通过好的声腔推出演员,这是最大的善事。戏曲理论家安志强则希望朱绍玉作为优秀的代表性的戏曲作曲家,以后选作品时再挑剔一些,必须剧本好、演员好、乐队好,哪点都不能缺,努力往精处去做。作为与朱绍玉合作了二十多年的搭档,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王蓉蓉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认识朱绍玉创作的唱腔,觉得其中有很多突破京剧常规的东西,演唱起来难度很大,而朱老师多年来所给予的无私帮助增强了她驾驭新唱腔的能力和信心。


 京剧《党的女儿》剧照 


中国戏曲学院海震教授及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朱飞跃研究员重点谈到朱绍玉的从艺经历对他艺术成就的影响。海震教授指出,京剧团的艺术实践和学习西方作曲理论的经历使朱绍玉具有了结合京剧音乐传统和西方作曲理论的条件,而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力、职业精神和使命感,都是朱绍玉成功的重要原因,值得我们学习。朱飞跃研究员评价说,朱绍玉先生的作品是京剧音乐史上一座重要的“驿站”,“驿站”意味着传承和延续。他梳理了朱绍玉先生的从艺之路:少年时代是老生演员,青年时代改行拉琴,然后到艺术学院读作曲系,这些使他拥有了成为优秀京剧音乐家的全部条件。而将来要培养戏曲音乐家,还必须循此路径进行。


 京剧《宋家三姐妹》剧照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副研究员赵倩和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李晓天在发言中概括了朱绍玉戏曲音乐的创作特点及艺术成就,进而将话题引入当下戏曲音乐创作的理论阐述。孔培培认为,朱绍玉先生的音乐创作善于借用“外来”音乐元素,注重发挥乐队的独立表现功能,作品流畅大气。她由此出发,谈及对当下戏曲音乐创作的思考,强调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住“三重风格”:剧种风格、剧目风格、个人风格。赵倩总结说,朱绍玉先生的戏曲音乐创作通过诸多艺术表现手段塑造了多元的听觉体验,具有凝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特点,新旧交融,百戏百色,美学意蕴十分丰富。李晓天则概括了朱绍玉先生在创作中体现出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笔耕不辍的精神和卓荦不凡的成就,同时对朱绍玉先生的京剧音乐创作给予了理论评价,认为这种创作具有较高的音乐史、音乐美学和文化学价值。


上海戏剧学院齐欢副教授和北方昆曲剧院青年作曲王天赐都是朱绍玉先生的入室弟子,他们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跟随朱老师学习的经历,并从作曲实践的角度总结了跟随老师学习的收获。齐欢谈到,丰富的舞台实践造就了朱先生这位戏曲音乐创作奇才。先生在不同时期创作出风格不同的得意之作,而现阶段正是他创作的黄金期,创作风格主要体现为对传统音乐现代化的运用。王天赐说,朱老师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在生活中除了创作几乎没有别的嗜好。他还对朱绍玉先生的创作手法加以总结,概括出了“善用传统”“一曲贯穿”“海纳百川”“出奇制胜”等特点。


 研讨会合影  


中国戏剧家协会专门给研讨会发来了贺信,信中表示:藉此会议对朱绍玉先生的戏曲音乐创作经验展开研讨,对他的艺术成就进行总结,同时放眼当前戏曲音乐创作的现状与问题,并对戏曲音乐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展望。会议的成功召开既是对朱绍玉先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戏曲研究所对当下以及未来戏曲音乐创作走向的一次重要理论探索。


(王建民摄影,北京京剧院提供剧照)




编校:张静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 “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 开班仪式暨项目开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合作主办2018“粤戏越精彩”系列活动

“张曼君导演艺术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征文邀请函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激活传统,融入时代——‘尚长荣三部曲’与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实践” 研讨会发言摘要

传统流派艺术的当代转化 ——“金不换豫剧牛派丑行表演艺术与中国戏曲喜剧精神学术研讨会”发言纪要

“现代戏的诗意与情怀——苏剧《国鼎魂》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中国目连戏展演”暨“中国目连戏的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茂腔《失却的银婚》观后笔谈

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京演出学术研讨会纪要(上)

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京演出学术研讨会纪要(下)

古腔新论说青阳——2018年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纪实

戏曲研究所举办滇剧《水莽草》学术研讨会

“戏曲实践经验及理论之融合研讨会”近日在港澳举行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