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京演出学术研讨会纪要(下)

戏曲研究所 戏曲研究 2021-09-15

《太行娘亲》剧照之一


2018年5月25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晋京演出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继续举行,部分年轻的戏曲研究者在会上畅所欲言,发表了对《太行娘亲》一戏的见解。


颜全毅


颜全毅(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令人难忘的地方首先是题材和剧种风格特色的深度契合。高亢嘹亮、丰富动人的声腔酣畅淋漓地揭示出英雄母亲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精神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止女主角极有光彩,配角们也很出色。整台戏完成度高,节奏鲜明流畅,显示出艺术上的高水准。


这样的题材在当前戏曲舞台上颇为常见,但编剧高明之处在于把主要笔墨集中于人物塑造而非英雄事迹的罗列展现上。赵氏从一个一心指望儿媳梨花传宗接代,对来之不易的孙儿铁蛋宠溺珍惜万分,因而对伴随着危险出现的八路后代铁牛持排斥态度的普通妇女转变为不惜牺牲自己甚至孙儿性命以保护八路后代的英雄,这一极富戏剧性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戏剧张力,也是人物性格与信仰发展的某种必然,这样的转变是可信也是震撼人心的。


当然,结尾高潮处的情节设计还可再商榷。赵氏面对凶残的日寇逼迫交出铁牛的危急情境,以村民们意想不到的镇定自若与鬼子头目岗村周旋,并以亲生孙子与八路孤儿掉包,这是太行英雄娘亲伟大的选择。但在岗村及汉奸信以为真时,赵氏却以英勇无畏的精神责骂鬼子和汉奸伤天害理,并一次次激怒岗村,最后导致后者下令将她处死。这样的情节虽然能进一步渲染赵氏的英雄气概,但在情理上很可能使她前面计赚鬼子的努力付之一炬,凶残的鬼子完全可能在被激怒后屠杀全村百姓。建议还是以善良的赵氏面对无辜死去的孙子悲恸甚至发疯作为结局,这样显得更真实一些。


郑  雷


郑  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太行娘亲》以伦理情感为中介,借助“百姓的儿子为百姓想,百姓的儿子理当百姓养”的唱词将抗战时期的军民鱼水情与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血肉亲情绾合在一起,使革命主题自然切入现实人生、切入人性真实,摆脱了同类题材作品常见的宣教模式。


作品以农妇根旺娘对八路军遗孤从拒绝抱养到舍身卫护的前后变化为主要情节线,表现了有缺陷的小人物在战争洗礼中成长的经过。根旺娘舍弃亲孙子以换取八路军遗孤性命的核心情节与传统戏曲中赵氏孤儿的故事十分相近,都是将人物置于一种极端的伦理困境,从而引发观众的同情和思考。与赵氏孤儿故事不同的是,根旺娘救孤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中,起关键推动作用的是一种强烈的救赎心理。孩子生母洪医生救助赵氏儿媳的恩情、老支书张伯为保护赵氏一家英勇献身的大义、孩子生父王营长率部从日军魔掌中救出根旺的正义行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根旺娘的内在情绪和思想观念,使她深感愧疚,甚至产生负罪心理,由此激发出自私背后潜藏的善良本心。根旺娘保护八路军遗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赎的过程,但舍弃亲孙子性命又使她再次对赵家祖先产生了负罪感,她以激怒日军的方式主动求死,实现了一种双重的救赎。


作品如果进一步加强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调整不合理的情节和细节设计,使根旺娘的自我救赎显现出更清晰的心理逻辑,整体艺术效果将更加动人。


吴新苗


吴新苗(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这个会议的主题非常好,隐含着对当下现代题材戏曲创作平庸刻板、流于表层的政治宣传这一普遍倾向的反思。这种倾向业已引起创作界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著名编剧李莉女士有自觉的意识,想突破现代题材创作的瓶颈,《太行娘亲》正体现了她的这种创作观念。这部作品主要想表达的当然是革命文化所蕴育出的军民鱼水深情,反映在“谁能真心帮百姓,百姓就真心护卫他”“百姓的儿子为百姓想,百姓的儿子理当百姓养”等点题的剧词中。但这个思想主题的表现更主要是依托于更为深厚的文化土壤、更为细腻的人伦情感,因此改变了政治宣告式的表达而成为艺术的表达。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经典《赵氏孤儿》所书写的“程婴救孤”的故事就发生在三晋大地上,锄强扶弱、抵抗邪恶的大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鲜明表征,也成为山西人念兹在兹的一种文化传统,《太行娘亲》中赵氏的牺牲精神与此一脉相承,所谓“太行人生死要把信义偿”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呼应。同时,《太行娘亲》围绕“救孤”充分展开了对赵氏、梨花人伦情感的细腻表达,尤其是细致表现了主人公赵氏经历五次外部触动和内心反思的情感历程,有了这种表现,她从一个自私的农家妇女转变成一位英雄母亲就变得可信可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太行娘亲》对现代题材戏曲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稍显不足的是,该剧还是露出宣告的痕迹,如果能删除一些过于直白的表达,在高亢激越中再蕴藉含蓄一些,则艺术韵味当更见隽永。


谢雍君


谢雍君(《戏曲研究》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如何在新创剧目中突破自己,塑造出新质的人物形象,对于梅花奖演员来说,是一件颇费斟酌的事。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中的母亲形象,犹如为陈素琴量身定制。剧中赵氏从开场时的普通农村妇女到剧终时的英雄母亲,其人格发生了质的突变。为了表现赵氏泼辣、强悍,有胆有勇、敢于担当的性格,陈素琴在表演上突破了青衣行当,揉进花旦、须生、老旦的表现手段。在“魂飞魄散一路狂奔”一段里,她采用欲断却连的哭白、欲扬先抑的唱腔、颤抖的双手及夸张的表情和身段等来表现赵氏的惊恐和悲伤,其中既有对传统表演程式如跪搓步的活用,也有生活化动作的提纯,生活体验和程式表演被她融会贯通,不着痕迹地集于一身。在最后填井活埋的段落,陈素琴的表演尽情发挥上党梆子青衣唱腔的魅力,抒情、轻柔的音乐,细腻、委婉的唱法,声声入耳,句句扎心,现实中的婆孙关系在此刻升华为虚拟化的母子之情,赵氏虽为奶奶,却更似母亲,怀中幼孙仿若儿子,令这个桥段具有了象征意味。陈素琴的声音甜美清亮,表演时有节制地使用嗓音,有时用本嗓,有时用中音,有时缓慢低沉地吟唱,有时慷慨激昂地甩腔、拖腔,声音控制轻重有致,唱腔收放自如,同时身段节奏快慢有别,做表张弛有度,令人惊艳,动人心扉。


郑荣健


郑荣健(《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不难发现,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所讲述的故事,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厚的悲剧母题。就像赵氏孤儿中“搜孤”“救孤”的伦理思辨和灵魂拷问一样,这部戏里的赵氏为救八路军的孩子及村民而舍弃亲孙子并慷慨赴死,给人以充满历史感的悲剧震撼。这种试图衔接革命文化与当代人文精神、对传统进行现代转化的探索,无疑是戏曲创作的重要课题。同时,以声腔高亢、抒情激荡的上党梆子来承载这样的题材,确如驾长风于莽莽太行,既接地气又不失开阔雄奇,与剧种表现力十分契合。


目前看来,全剧的提升空间是比较明显的。首先,价值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化提升。传统的血亲观念、忠义思想及伦理语境,在经历“五四”启蒙、革命文化冲击和当代人文精神熏陶后,在此显然已非古代的“同一个故事”,而应有新的蜕变、新的内涵;以“报恩”解释军民鱼水情,高度不够。其次,剧情需要进一步逻辑自洽。剧中,鬼子“搜孤”“杀孤”的动机并非没有,但其行动的“战略”分量与“杀孤”的任性目的显然并不匹配;最后赵氏抱孙子赴死时,切入到一个诗意的井内情境,外面尚有日寇和危难中的村民,一个“烂摊子”仍未解决,故事便戛然而止,似也有待推敲。主创对人物性格丰富性、复杂性的追求,特别是主角内心的成长,是很好的思路,但一些地方的情感及细节有待晕染。“持家养娃悍婆娘”能最后成长为英雄娘亲,必有她的性格和环境基础,人物应更具见惯世面的宽怀包容。当然,这部戏在传承转化传统母题、开掘题材及挖掘剧种、演员潜力上的探索是难能可贵的。责之切,只为期许殷殷。


孔培培


孔培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在充分尊重与发挥剧种音乐特色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新作曲技法所能达到的舞台感染强度,是当前戏曲音乐创作的重要路径。


《太行娘亲》的音乐创作有几点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是对主题歌的成熟运用。四句式一段体的结构与下行式旋律进行,奠定了全剧如泣如诉的情感基调;唱词运用了比兴手法,折射出由母爱生发而来的人性光辉,这是本剧的情感核心所在。主题歌在剧中共出现四次,在骨干旋律不变的情况下有小幅发展,与剧情贴切吻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部剧作音乐呈现的最大亮点,在于陈素琴优秀的声音塑造力。唱戏之唱,一为唱声,二为唱情。传统戏中,演员的声音塑造与行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现代戏的表演中趋于模糊。这部作品中,赵氏从一个一心只想过好小日子的农家妇女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牺牲精神的英雄娘亲,思想的强烈变化需要表演者以声音作为手段进行准确塑造。陈素琴的演唱巧妙融合了花旦、青衣、老旦几种音色,情感表达从第一场的骄傲,到第二场的惊惧,再到其后安静的内心独白,以致最后对侵略者铿锵激愤的鞭笞,这些都显示出她过硬的声音塑造能力。


演出采用乐队现场伴奏,编制庞大,声部完整。不足之处是整体音量过大,不利于观众更好地融入情境。“以响为美”的调音习惯也是当下戏曲剧场演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柯  凡


柯  凡(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秘书长):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从传统戏曲文化中发掘资源,以《赵氏孤儿》的重要情节作为故事内核,让人在情与理、生与死间挣扎取舍,给人以强烈的心灵撞击。作品从朴素的民间道德情感中找寻精神根基,探究人性,很接地气,又从革命文化中汲取力量,弘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太行精神,其主题蕴含非常丰富,其艺术探索值得肯定。该剧层层推进地展示了根旺娘从一个顾家养娃的悍婆娘转变为英雄娘亲的过程,她的善良和正义是“太行娘亲”的共性,而她的私心,她的坚强、乐观、泼辣、强悍,则是“这一个”娘亲的鲜明个性。她舍生取义、舍己救人的行为主要出于对民间道德中“信义”的坚守,而不是概念化的革命情怀和高大上的信仰,这使人物显得更加亲切、可信。不足之处在于,剧中日寇、汉奸的塑造比较脸谱化,主角的戏较满,而次要人物形象过于薄弱、单一,大的情节走向和艺术呈现手法也都未能脱离窠臼。要从套路之中走出新意,还需在人物行为动机和行为发展的设计上再下功夫。


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经典?我认为,除了讲文化传统、革命精神,还要讲人性人情,这是作品成为经典的前提。同时,题材并不是决定一部作品是否会成为经典的标尺。经典作品应该有丰富的思想,能给不同时代的人提供不同解读;应该有堪称范本的艺术技巧,能够常演不衰;应该有原创性,即便是对其他作品的移植改编,也能显示出深刻的提炼和创新。


李小菊


李小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太行娘亲》的编剧李莉、主演陈素琴及主人公赵氏这三位内心强大的女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剧李莉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磅礴的情感能量把赵氏从平凡低微到伟大崇高的转变过程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力,主演陈素琴则以精湛的表演成功塑造了赵氏形象。剧作所采用的平民叙事视角,不同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塑造高大全形象常用的英雄主义视角,是有开创意义的。作品借赵氏之口痛骂汉奸和日本侵略者,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怀,虽然剧中日本鬼子形象脸谱化特征明显,但是这种爱憎鲜明的创作态度,在当前影视剧创作中对日本侵略者作“泛人性化”表现的态势中愈发显出拨乱反正的意义。在当下娱乐至死、戏谑经典、解构英雄的不良风气中,作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再塑革命英雄形象,重建英雄主义精神,重构经典红色叙事,对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观众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剧中赵氏怀抱孙子被活埋井底的场景把漫长而惨烈的死亡过程直接呈现出来,像古希腊雕塑《拉奥孔》把死亡过程永久定格一样,成为该剧另一独创之处。如果在舞台呈现上能够以更加丰富的手段如心理外化或意识流等充分表现赵氏复杂的心理活动,会使剧作更富表现力。此外,过于复杂的舞台设计压缩了演员的表演空间,建议改进。


王学锋


王学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革命现代戏的新书写,不仅要有能力概括政治、社会层面的复杂,而且更要写出其中“人”的变化和人心的幽微。本剧体贴细腻、层次清晰地展现了女主人公从“赵氏女”到“英雄娘亲”的名称变化所对应的心理状态、身份认同的转换。第四场女主人公在张伯坟前的大段唱是很典型的所谓观念和话语“召唤”的历史时刻,即革命的伟力很具体地开始参与建构一个无名妇女的心理和身份认同,虽然这一主体建构是集体性的,但女主人公意识到通过这个群体共同的、主动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女性于此获得了认同,也就具有了建构主体意识的能力,这是少见的革命改变人心的敏锐书写。但从“英雄娘亲”到“太行人”的身份认同和话语转换却稍显突兀,在短时间内相对紧张的艺术空间中,无论是传统乡村农民的认知空间从“十里八村”到“太行”区域的扩展,还是身份认同、革命集体意识方面从“英雄娘亲”到“太行人”的转换,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革命主体性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革命文化、革命集体意识对农民的“召唤”,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认同,其间的心灵震荡一直延续至今,对这一过程的历史书写和艺术建构需要更多的体贴、认知、想象和耐心,因为这也是对我们当代人的心灵建设。


孙红侠


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革命历史题材新作《太行娘亲》响应十九大报告对现代戏创作的要求,以一个完全不同于《赵氏孤儿》的“献子”故事展现军民鱼水情的主题。但与同类题材作品所不同的是,此剧将民间品格看重的“信义”二字与军民鱼水一家的革命情感进行打通,接通了民族文化与革命文化两大传统。


太行娘亲,谁的娘亲?剧中的娘亲是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养育了八路军后代的普通女性,其中让人感动的深意是:革命老区是人民军队的娘亲,是老区哺育了人民军队,赢得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尾的一声“娘亲”,让每一位座中人泪水潸然,因为那声声酸心热耳的旋律在审美之余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百姓的儿子百姓养”,儿子长大莫忘娘亲。


上党梆子作为山西四路梆子中古老的一支,因这部剧作有了走向全国的起点和代表作,这是其剧种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同时,此剧也给当下的戏曲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话题:革命文化题材如何成为艺术经典?经典的产生离不开“传统”二字,但“传统”并不等于是经典,艺术家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跳出传统和理论的束缚,以独立思考甚至是一意孤行的姿态投入创作,才能产生更多优秀的现代戏作品。与此相对应,戏曲的理论与批评也需要新的突破、新的生长、新的声音。


张之薇


张之薇(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的创作是一次尊重剧种特色的现代戏创作,一次让古老剧种焕发新生命力的创作。如果说从前大多数红色革命题材创作给我们的印象是脸谱化、类型化和叙事的二元对立,那么今天的红色革命题材对创作者提出的要求就是让更生动的人物来感染观众,努力挖掘人物的丰富性、复杂性、多侧面性,使舞台形象逼近真实的人。而《太行娘亲》中赵氏这个人物就是丰富的、多侧面的,本来一个孙子大过天的奶奶,一个有些泼辣的普通农村女性,到了结尾,成为一个平凡的英雄、伟大的母亲。创作者努力挖掘英雄人物的平凡性、寻常性、人性,同时也在挖掘一个最寻常角色——母亲的不平凡和伟大之处。赵氏的成长过程充满情感对抗、现实矛盾、生死选择、亲疏取舍,她的转变中是有情感对峙的。全剧中一些重要的唱段支撑起了一个善良、朴素、迷信、求孙心切、对八路军后代有爱的赵氏形象,最终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核心唱段中既有强烈的情感撞击,也有细密的心理逻辑。


从表演层面来看,全剧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唱段都颇具感染力,将上党梆子的高亢激越和曲折婉转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同时打击乐的运用也很精彩。其次在做表上,这虽是一部现代戏,我却看到了主演陈素琴在表达情绪和组织行动时用程式重新创造和转化的探索。这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演员的创造力对一部新创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李志远


李志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太行娘亲》是强强联手创作出的一台成功的上党梆子佳作:有当代著名戏曲编剧李莉加盟,保证了剧本的艺术质量;有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担纲主演,保证了舞台创作在唱念做打方面的高质量呈现;有国家一级导演王青执导,使得该剧很好地完成了二度创作。正是因此,作品2017年7月19日首演以来,已经演出了六十多场,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同时,该作品相继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和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的支持,实际上是得到专家层面的认可。该剧着力塑造赵氏的形象,充分展现这位具有强烈传宗接代思想的普通妇女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娘亲,其舞台形象的创作具有多重性,兼有老旦、青衣、彩旦、泼辣旦的行当特点,这就令赵氏形象突破了单一性,具有了更大的艺术魅力。当然,这一题材的创作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以精品或经典的要求来要求《太行娘亲》的艺术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赵氏述说后山所见,与田大娘同台时两人的身段安排、一些过长的唱词及唱腔设计如何令舞台创作更合理更流畅等小细节,还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另外,还需考虑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位演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位角色都“活”在舞台上。


王静波


王静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创团队有着较高的艺术追求,他们为“搜孤救孤”的主题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样是宗法社会对于男婴的血脉传承意义的重视,《赵氏孤儿》的救孤出于友情和道义;《太行娘亲》的救孤则是出于军民情和信义(需留意“军民情”“信义”内涵不尽一致,剧末提出“信义”,则需在剧情中予以贯穿和阐释)。《赵氏孤儿》中的英雄是男性,自始至终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太行娘亲》中的英雄则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在矛盾发展中渐渐觉醒和担当,将捍卫一家的狭小母性扩大到舍己血脉、保八路军血脉的大的母性。赵氏这一人物形象鲜明,在她身上,集结着农村妇女的一些特性,因而更加朴实。她为生病的孩子“叫魂”的举动是为妙笔,虽带迷信色彩,因其见识的局限而显得真实。因出于善意、且“不留孩子”的话语与“心疼孩子”的行动自相矛盾而显其可爱。


在主线的梳理方面,该剧最重要的是要将赵氏思想和态度转变的线索处理清楚。当前,张伯牺牲是促使其态度转变的主要事件,那么需要使之前场次中张伯的形象更加清晰。革命年代的军民“鱼水情”,对于当代大多数观众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剧中八路军救助民众多做暗场处理,使观众缺乏感性认知,建议将之在舞台上直接呈现出来。摆满月酒这一场是热场,揭示了群众中蕴藏的力量和革命生机,演员的情绪饱和度和舞台色彩可以更强烈些。


王  馗


王  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该剧目前达到的艺术高度超出了此前我观看剧本时的印象。从剧本孵化到精品扶持、元旦戏曲晚会,大家一直都在呵护这部作品,呵护的原因就在于剧作在大家熟悉的“舍子”文化母题中,将蕴含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舍生取义精神进行了重新解读,从而演生出一个具有现代质感的故事。剧作家李莉通过严谨的戏剧结构、顺畅的叙事和鲜明的人物,展现了太行山区两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在二度创作中,王青导演和以陈素琴为代表的演员团队共同努力,在舞台上赋予这些人物以灵魂。现在很多现实题材的作品常常流于肤浅、平庸,很难经受时代的淘洗。仅以音乐表现力而言,《太行娘亲》已经具备了佳作的品质,只是在人物的细腻刻画上还有提升的空间。第一是要规避母题的相似。这部作品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程婴舍子的传统情节和评剧《母亲》中的相似内容,如何在二度创作中创设个性化的情节,这是目前要着力考虑的。特别是剧中面对舍子问题时,又进入了一个现代话题,即孩子该不该由大人来舍的伦理困境。该剧聚焦于赵氏和梨花婆媳两人的成长,梨花护养孩子出于母性的自然,赵氏拒绝孩子出于生存危机的考虑,都是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最后,梨花的不舍与赵氏的大义凛然形成了对比,这也同样真实。该剧主题是“护子”,在救护中呈现了太行山区群众和八路军之间的血肉联系。第二是要规避现实性的束缚,展现真正属于戏曲的魅力。现在这个舞台呈现稍显陈旧,剧中对日寇的谩骂虽然可以调动简单的民族感情,但不够深刻,应该强化在家国危难中赵氏从一个“悍婆娘”到一个“厚”娘亲的变化历程,特别是要对八路军与赵氏母女彼此关切呵护的情感进行渲染,展现生命的从容与深沉。第三是要规避现代戏创作的套路,强化现代戏创作中的现代质感。比如追孩送奶一场,虽然唱做繁复,但是基本是依靠转台来实现的,器物已经遮盖了人物表演。凸显人在舞台上的力量和创造是现代戏的重要创作方式,生命的成长与环境的互动必不可免。前面张伯的戏要加以凸显,中间王营长的戏要进行深化,后面群众的情感要加强表达,否则只有一个主演的突出,反而会弱化题材蕴含的力量。另外,还要注意剧作风格,即全剧到底是正剧还是悲剧的风格。从情节上看,这种悲剧的表达最后要上升到诗的意境,呈现人物成长后带有诗意美的质感,而不是重点表现她对日寇的戏谑。目前剧作风格还没有准确的定位,如果有的话,最后一场戏所呈现的人物质感是会有区别的。这部戏放在面向基层的民间舞台上可以接受,但是放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看,这种表达是否足够现代,还需要考虑。没有这种现代意识,这部戏就不会达到现在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准。如果能舍弃一些程式成法的限制,使整台戏得以升华,就有走向精品的可能。


陈素琴


陈素琴(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上党梆子《太行娘亲》领衔主演):从2016年创作《太行娘亲》以来,这个作品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肯定,真的很幸运。每次开研讨会,我都很受启发。尤其是今天听了这么多专家的意见和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是我们在下一步的修改过程中需要参考的。我特别看重这种成长的过程,通过一次次的历练获得提高是我最大的收获。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吸收各方的意见,竭尽全力把该剧做好。大家既不是上党梆子的老观众,也不是上党梆子的从业人员,能认真看完我们的戏,并认真记录唱词以及细节,让我深受感动。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作为主创团队的一员,我们没有理由不进步,没有理由不经历痛苦来打磨作品。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能为大家提供一台更完美、更接近经典的《太行娘亲》,到时候请各位专家学者验收。谢谢大家!


赵沂旸


赵沂旸(晋城市委宣传部部长):今天一共听了31位专家的意见,我感到很受教育,也很有收获。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实是我先前没有思考过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先前的一些模糊想法,包括剧作的题材问题、情节的套路化问题、人物的脸谱化问题、舞美的陌生化问题,专家们都有清晰的表达。感谢各位专家给我们的鼓励和建议,感谢王馗所长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建议主创团队梳理专家意见,仔细思考并悟透,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不要为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沾沾自喜,不要因几句恭维话而头昏脑胀,爬坡肯定是艰难的、痛苦的,但是我相信你们能做到。对于戏曲研究者而言,晋城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在戏曲史上是一个很典型的拥有良好戏曲生态的地方,晋城还有一群活跃在基层的演员需要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各位学术研究的鲜活素材。希望各位能将晋城当作戏曲研究所的试验田,通过双向合作,推动我们的戏曲实践和戏曲研究所的学术研究。谢谢大家!


《太行娘亲》剧照之二


摄影:刘晓辉、曹进堂



编校:颜之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古腔新论说青阳——2018年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纪实

戏曲研究所举办滇剧《水莽草》学术研讨会

“戏曲实践经验及理论之融合研讨会”近日在港澳举行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