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重温④ | 赵翔带你在新闻突发现场“过关斩将”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追溯真实,重温深度!“深度重温”精选往期干货,再现往期经典。记者们匠心独运的见解、实用的行业洞见与操作技巧、新闻背后的故事和力量……深度训练营想和大家一起,重新探索其中的深度和价值,共同拓宽思维,唤起思考的激情。


/ 媒笔记 /
📚 赵翔:不同新闻突发现场里记者的遭遇、准备和突破
✍🏻 唐卓雅

赵翔


曾任长江日报九派新闻记者、《新京报》深度部记者、新浪乐居原创部记者。2020年武汉封城前后,创建“武汉一线记者援助小组”,向39家媒体记者援助物资。
在国内突发新闻领域,突破能力较强,近年来重要突发事件均有参与。杭州杀妻碎尸系列报道,获2020年新京报7月独家新闻总编辑奖;获悉湖南高院法官周春梅被杀,独家突破嫌疑人向慧姐姐;郑州暴雨,航拍沙口路地铁站献花作品《花海》。

图:记者赵翔提供


深度训练营邀请了赵翔为大家讲述在不同的新闻突发现场,记者要如何做好准备工作以及突破采访难关。

赵翔主要从突发新闻的主要分类、不同新闻突发现场记者的准备工作、在灾难现场记者如何做好自我保护、记者怎样突破调查难关以及突发新闻稿件的操作方式五方面进行阐述。突发新闻分为热线突发新闻和现场突发新闻。比如新京报的社会部多数是在做热线突发新闻;深度部多数是在做现场突发新闻,出差多一些。


1.准备一个安卓手机。因为苹果手机在通话过程中是无法录音的,在电话采访的时候配备一部安卓手机就可以一边通话一边录音。

2.准备一个笔记本。笔记本能够让我们在采访中随时随刻去记录一些东西。在后期整理时,就不用过多的去依赖录音。对于做突发报道来说,过于依赖录音功能会过于繁琐,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听录音了,会没有别人发稿快。

3.在现场不要背包。在案发现场,背包会被人一眼看出来是记者,所以我们去现场之前会把背包放到酒店。

4.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我每次出差的晚上回到酒店,第一件事情是和我的编辑去沟通。编辑会给你一些反馈,让你少做无用功。我有一个个人习惯是出差带上无人机,能够出一些视频类的新闻。

5.了解事件相关资料。在去一个现场之前需要准备关于这个事件的一些资料,包括一些已有的报道。还要去看已经有哪些媒体到了现场,要提前联系好,并确定案发的具体地点。
按照我经历过的情况复杂的报道,我会分为灾难报道和恶劣的环境与地形报道两种类型。
以灾难报道为主的包括有洪灾、台风、地震、疫情。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做的准备多一些。

比如去年武汉疫情期间,我是以一个专门向媒体提供物资的志愿者身份参与到这个事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记者不清楚自己要准备什么物资、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情况。

当时,我准备了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F94口罩、医用酒精、防护服,还有一些食物,发放给一线的记者。

图:记者赵翔提供

地震报道的准备

1. 选择租车前往现场,车型选择四驱车,找熟悉当地地形的当地人做司机2. 食物3. 被子4. 帐篷

图:记者赵翔提供
高原报道的准备

1. 注意高原反应2. 准备一个可以检测身体血氧状况的手表3. 氧气瓶4. 注意身体不要感冒
冰雪天气报道的准备

1. 租好一点的四驱车,用雪地胎,备上防滑链。2. 第一时间到达案发现场的,需要看一眼现场的周遭环境,寻找目击者。3. 以自身生命安全为先。

图:记者赵翔提供
洪灾现场的准备

1. 救生衣2. 劳保鞋。方便在水里行动,不至于水进到鞋子里走不动路3. 高帮鞋。高帮鞋更方便走路4. 绳子。如果需要下水,可以把绳子带在身上5. 胶皮手套6. 长裤。水里可能会有吸血虫,不能穿短裤,会把皮肤暴露出来7. 雨衣

图:记者赵翔提供

灾难现场如何让自己更安全

1. 跟着公益组织。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一定要和他们提前联系,他们很乐意帮助记者。如果你无法进入一个灾难现场,你可以借助公益组织的力量,你提前联系好他们之后,可以跟着他们的物资车一起进去,他们还会帮你安排食宿。

2. 多去加入当地的一些志愿者的微信群,多去跟当地志愿者去沟通,去获取他们的帮助。
外出采访的安全措施:

1. 住当地的好酒店。

2. 随身装一包白灰。外出采访时,可以在酒店的房间里撒一点白灰(让清洁阿姨不要给你打扫房间)。这样的话,如果有人进来了你就马上知道了。在路上遇见跟踪你的人也可以往他脸上撒白灰。

3. 睡前拉好锁链。

4. 如果有人跟踪你,不要跟他飙车。(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跟踪)走出该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围,可以进行解释。

5. 挨打。跟当地的宣传部联系好。尽量别挨打,能跑尽量跑。

6. 使用苹果手机可以多买一个苹果云盘,实时上传,百度网盘实时上传,资料不能丢。

7. 有人给你塞钱千万不能要。

突破方法:

1.扫楼

举例:我需要核实杭州杀妻碎尸案的嫌疑人许国立是哪家公司的员工。当时只知道他可能是杭港地铁或者杭州地铁的员工。


我到了杭州地铁的大楼,没有背包,大大方方地就走了进去,进去之后看有没有门禁,如果有就找消防通道上去;找不到消防通道可以稍等一会,跟着他们公司的员工进去,然后扫楼。


这栋楼是杭港地铁和杭州地铁一起办公,我装作一个面试工程车司机的人,问到有一个部门可以查到工程车司机的名字,我问“你们这有一个叫许国立的队长,但是我不知道他在哪个办公室,你能帮我查一下吗”,然后告诉我说他们公司没这个人,我就肯定许国立是杭港地铁的员工了。


我直奔杭港地铁办公室,找到许国立的车队队长,成功突破了这个队长。


2.偷拍(这件事有风险,不建议大家做)


3.翻墙

在出差的时候尽量穿行动方便的裤子,舒服一点的鞋,方便翻墙。


4.捏造身份

我突破官员的逻辑是由下到上。以南京大学生受骗案为例,比如案发地点在一个社区,我到达该社区后,装做一个受骗的学生套社区主任的话,之后,找到社区主任的主管领导,套主管领导的话,之后,直奔市局,找到了主管的领导。


这时,我没有再伪装,直截了当说明我记者的身份,说明来此的目的,我已经掌握了什么信息。往往这种时候他们会非常害怕,你可以直接正面质问,他第一时间不会想到上报宣传部,而是会给你解释,摆脱责任。他越说漏洞越多,漏洞越多,越要补充,越补充,漏洞越多。


其中最难的是扫楼,怎么能精准地找到具体的负责人、混进楼不被人发现,一定要从着装打扮,整体的气质入手。

热线的操作方法:

以望江女孩落水案为例。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一名17岁女孩河边自杀,路边行人报警,警察赶到后,女孩在警察注视下,溺水身亡。


我在突破这个事件时,听说当时带队的是警局的副所长,所以我上网百度这个副所长的姓氏,然后打通这个警局的电话,表明自己身份、引用网上的猜测,采用“诈”的方式诈出了一些信息。

Tips:

1. 把握你采访对象的心理。

2. 记者跟采访对象永远是一种博弈,一种心理上的博弈。我们通常到现场先写一篇快讯,拍第一条视频;现场探访,寻找一些可能的信源;突破当事人家属,出一篇稿;突破当地政府、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再出一篇稿......

Tips:

1. 快,到达现场一定要快

2. 与同行保持联系

3. 与记者组团去往案发现场

快讯模板:

第一点,发生了什么事;第二点,提供信源,某某人说了什么;第三点,复盘过往发生与此事件相关的事件。

无论未来想做调查记者、深度记者、特稿记者等等一系列记者,做一到两年的突发记者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Q:如何客观地报道一个事件?
A:一定要多信源。一个案件可能会有受害人、嫌疑人、公检法等,所以在报道一个事件中至少要有三方信源。信源越多越好。

Q:如何使报道细节化?

A:首先要在采访的时候问得细。比如我在报道漯河拆迁血案时,有一个人把汽油泼到了工地上,还没点着火就被抓了。我在采访他的时候,从他那一天早上几点起床问起,问他早上吃了什么、出门了没有、不工作了吗、你后来怎么出门的呢、你出门拿了什么、出门拿的东西是什么颜色、骑的什么车、中途走了多久、到达之后车停在了哪里......问得细一点,细节就出来了。

Q: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如何说服他?

A:当事人拒绝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经常会遇到被拒绝的情况。虽然拒绝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还是要多去试试,多去问问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家属。
分情况,被拒绝的时候不要强迫采访对象接受采访,个别时候可以“耍耍流氓”,但是不要惹怒人家,不要太过分。
要学会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和采访对象产生共情。

Q:在灾难发生时,最应该做哪种报道?寻找哪一类型的当事人?

A:我觉得没有最应该做的报道。很多时候,选题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找不到核心,找边缘”,多找找多聊聊,线索就有了。

Q:怎么梳理案件关键信息?

A:在做深度选题时,我会用百度脑图把事件相关的每一个人的人名和联系方式标清楚,然后去找这些人之间的联系,再不停地往脑图上加内容;还有一种方法是“时间线”,就是打开Excel表格,左边第一列写时间,第二列写事件,第三列写参与的人,第四列写造成的影响,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你就能发现这里面的问题。
此外,还要多看同行报道、查论文、上裁判文书网、天眼查寻找一些信息。如果需要核实电话号码是否是某个人的,可以直接打开支付宝给这个人转账,上面就会显示这个人真实的姓。

Q:突发报道怎么快速拿到资料?

A:学会扫楼。一般政府资料是不会轻易泄露给记者,学会扫楼很重要。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本期互动:重温本篇,你对突发报道还有什么疑惑吗?留言交流一下吧~


-END-

值班编辑 | 赵秋伊运营统筹丨梁   栋 温泓烨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财经十一人》刘丁:用调查和数据穿透信息迷雾 | 记者手记
[2]熟财经李莹:“半熟”青年,“全熟”发展 | 记者手记
[3]吴呈杰:比起事无巨细的采访提纲,对主人公的观察和理解更重要 | 稿件复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