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熟财经李莹:“半熟”青年,“全熟”发展 | 记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三十六篇,我们采访财经记者李莹,听她讲述对采访和写作的理解。
“3,2,1,直播开始!”坐在屏幕面前的李莹立刻进入状态,这次的《财经》年度对话2023是她第二次在《财经》的大型活动担任直播间记者嘉宾,相较于上次直播,她多了份松弛感。

在两次直播活动前,李莹就曾参与过半熟财经的一些视频项目。作为传统文字记者,她起初并不熟悉在镜头面前表达,后来经过编导同事的多次指导,她逐渐改掉自己一些小的动作习惯、表情管理,适应镜头,进而为她担任财经年度对话的主持人打下基础。

李莹在《财经》年度对话2023直播

李莹的第一次直播是去年11月份的《财经》年度对话2022,作为小直播间的记者嘉宾。为了良好的直播效果,她跟另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一句句对词,反复磨合沟通,为主会场的正式活动打好配合,进行预热,并做好活动上下午场的连接。

在直播过程中,李莹还遇到了特殊情况。因技术故障主会场无法继续直播,她所处的小直播间只能紧急顶替上来。“本来跟同事坐在那里说说笑笑,导播突然告知要把镜头切过来,刚调整好表情,同事那边就说起了开场白。”她立刻回到直播状态,依靠之前积累的话题临场发挥,撑过了技术故障的20多分钟。

李莹说,每次镜头要切过来的前几秒是最紧张的。

有了上次的经验,在《财经》年度对话2023中,李莹更加游刃有余。在宏观的话题下,她结合操作过的选题,寻找生活中人们感兴趣的切口,用接地气的方式加以阐述,力争降低观众理解的门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在直播时的自信坦然,离不开在平日里的积累。尽管李莹形容本科选择新闻专业是“稀里糊涂”的决定,但此后她“从未想过放弃新闻行业”。她保研进入中山大学财经新闻方向,到实习进入《财经》杂志“半熟财经”团队,毕业后又留在那里工作,一晃已经和新闻打了八年交道。

她在稿件下的个人介绍是“不想考公的山东人”。相比限制多的、枯燥的生活,她喜欢记者的自由,珍惜这份工作带给她的“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与不同的人聊天”的机会。她逐渐从“半熟”走向“全熟”,学着如何做一名成熟的记者。

半熟财经记者李莹

代表作品:

[1]《该不该,复制淄博》 

[2]《就业蓄水池,快满了》

[3]《竹筒奶茶火了,但没人想喝第二次》


以下是深度营与李莹的对话:

Q:如何发现商业类选题?
A:最初在半熟财经任职时,给我划分的内容方向是消费。但其实我们每次报题并不会拘泥于每个记者划分的条线。在半熟财经,我们的兴趣点多在一些《财经》杂志以往所顾及不到的领域,比如一些话题轻松、年轻化的东西。所以在报选题的时候,人物、文娱和泛商业领域的新消费现象等都是可以的。

每两周我们会开一次选题会,但选题的积累却是在日常,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会给我提供很多灵感。我有一个备忘录平常碰到一些比较特别、有趣,有新闻性,并且值得进一步关注的内容就会随手记下等到报选题的时候,我就会再对这些选题进行筛选,进行上报。很多生活中发现的选题其实更能让我有动力创作。比如《竹筒奶茶火了,但没人想喝第二次》那篇稿件,是我周末去南锣鼓巷,看到满大街都是“竹筒奶茶”,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新事物、新现象,回来后就和编辑老师提了一下,于是着手操作这个选题。

半熟财经比较擅长操作周期长一点的稿子,但是如果碰到一些熟悉领域的热点事件选题,或是此前积累过一定采访资源的内容,记者这边也会有比较快的反应。

比如《“罐线没洗干净”,麦趣尔的解释合理吗?》这篇,是在麦趣尔纯牛奶产品不合格引起广泛关注,当事方麦趣尔发文说明后的第二天发出的。当时企业发文是在周日晚间,第二天上午,是财经十一人两周一次的选题会,留给写稿的时间并不多。好在之前采写《90后捧红新疆奶》选题时,我接触过几家新疆乳企,积累了相关的采访资源,于是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些采访。第二天选题会结束,就直接去了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开始写稿。

Q:财经记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行业知识,操作商业报道时遇到不熟悉的领域,该如何解决?
A: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AI、Web3、NFT等选题,最初只是了解其概念性的部分,对其中更深层次的运作过程或者底层技术逻辑是不太明白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先去各种平台搜索信息,掌握大概的知识框架。在搜索信息时我们可以关注行业内从业人士专门针对领域小白的一些知识分享,这些知识分享往往更通俗易懂。

比如我之前在操作《没人懂的NFT,谁是谁的韭菜》时,一开始也不了解NFT是什么,身边也没有人接触过。于是我就去搜它的概念,通过一些行业“大牛”的讲解以及行业小白的经验分享,观察别人是怎么用它来赚钱的,怎么去“炒”一个NFT,进而快速建立起自己对这个技术的认知。同时,加入一些相关群聊也是获取相关信息的省时省力好办法。当时我就加入了几个NFT交易群,观察大家的行为。如果遇到不懂的概念,就直接搜索或是找玩家问。

在平常可以多看一些资料,多学习前辈同行的文章。查资料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这可以让你快速上手你所要了解的行业,增加自身对其的了解和认知。比如我们组的李廷祯老师,他以前是调查记者,现在在财经十一人主要研究白酒方面的内容,我就常常看到他翻阅白酒相关的书。其实每一位记者都一直处在对行业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

做记者,就算很多东西不懂也不要怕,常学常问,我们可以用普通读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去进行采访,用更通俗的语言去撰写稿件。

Q:你是否有获取财经资料的固定渠道?

A:数据类的资料,我一般会去券商或者相关咨询机构、数据机构,找商业数据、行业分析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积极利用国家各个部门的官方网站,如国家统计局等,在官方网站上很多数据类信息都是公开的,往往可以查询到一些较为宏观的经济类运行数据。
人的资源过往的学习也很重要日常采访中积累的业内人士通常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难以公开获取的资料信息。与此同时,增加科普类文章的阅读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纳精华,也是补充写作灵感的重要方式。

尽可能掌握多一些信息增量会对后期的稿件写作有帮助。比如在《就业蓄水池,快满了》这篇稿件中,网约车是主要聚焦的行业。除了一些公开数据的收集,和司机群体的采访,我还需要去联系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去咨询他们能否提供一些数据。

Q:回看自己在半熟财经的成长历程,在寻找采访对象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A: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一般根据文章的选题而定首先要明确选题内容,明确该选题的内容主线,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几方面。再根据不同的问题去找不同的人或者利益方来解答或者证实,最后这些采访可以相互印证,能交织出逻辑自洽的文章就基本够了。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把文章涉及的,或者是你想主要关注的那个方面所牵涉到的一些利益方写进来。例如做消费领域的选题,除了写消费者、商家,通常还会涉及供应链上的利益方。有时也会加入行业分析师、投资人这类第三视角的论述,使得整篇报道有三方角度的印证。比如《父母看不上的“奶油风”装修,何以俘获年轻人?》这篇报道,我发现那时做“奶油风”装修的人蛮多的,所以我就从逻辑判断上出发,先去关注“奶油风”现象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的有很多人在做“奶油风”装修?再进一步探究“奶油风”走红的原因和“奶油风”走红会牵扯到哪些其他的行业和产品的问题。

诸如此类的“装修”选题会牵涉各种材料的供应商,因此探索“供应链上的利益方”就需要我们去观察这个产业从头到尾的生产链条上有哪些厂家或供应商,然后就可以顺着“钱的走向”来捋清商业逻辑,也就能由此框定采访对象的范围。

Q:怎样才能问出一个“好问题”,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呢?

A:对采访对象做好前期的了解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之前的相关报道,根据采访对象之前的表达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采访提纲。同时,跟采访对象聊他过往的经历,往往也能激起他表达的欲望。

若我们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已经对最后要呈现文章有一定的设想,或者前期资料准备得比较完备,那么对于提问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追问也是得到“好答案”的方法,若采访对象的回答并没有令你满意,可以通过追问或是问一些更详细的问题加以引导。

在采访时,身为发问者应该掌握主动权,不能只围绕准备好的采访提纲,可以尽可能地发散思维。这种发散式的聊天也会为你提供比较多的素材,在整理写稿时,能有更多的素材可以让你有空间来更加从容地塑造个人形象。

Q:写作泛商业化领域话题时,会遵循一些范式吗?

A:谈到泛商业的话,一个很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与金钱相关,有没有人通过这个挣到钱。这也是编辑余乐老师多次向我们强调过的。像“职场”“消费”这些话题的话,其实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所以我们会格外关注这些方向。

写作久了之后确实会有个人习惯。我通常会遵循一个从浅到深的逻辑关系,首先交代清楚这个商业现象的定义和概况,比如对于竹筒奶茶、脆皮五花肉等选题的报道,我会偏向先写它的一些线下“爆火”的消费场景,然后描写它的“爆火”体现在哪里。在下文加一些铺垫,进一步从市场、供应链方面介绍它出现的一些原因。所以有些稿子看起来写作逻辑都是相通的,结构也类似。

Q:如何让一篇泛商业领域报道变得生动?如何做到趣味性和专业性平衡统一的呢?

A:在我看来,虽然半熟财经主打“年轻人感兴趣的”,关注年轻人感兴趣的一些泛商业现象,但其实它的调性还是有“财经的性格”在里面的。财经本身的报道风格以严肃为主,且较为注重商业上的逻辑和稿件上的深度,往往一篇稿件需要覆盖多个社会的角度。因此,我们的稿件里面会有比较多的采访,这已经成为默认的习惯。

想要让一篇报道比较动人主要是加入的故事把人物的故事作为线索串起全篇,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关键。比如《西红柿为什么越来越难吃》那篇报道里写,“有的消费者做番茄炒蛋时,觉得番茄本身的味道并不足够,于是添加番茄酱增加风味”。这种故事性且生活化的表达可能会更加抓住人的眼球,往往这种“人物的反应与表现”会比“西红柿的风味程度降低了多少、硬度增加了多少”这种数据呈现出来的客观表达,更让人印象深刻。

Q:您在本科阶段有双学位的经历,一路走到现在成为半熟财经的记者,对未来想做商业领域的同学,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A:兴趣一定是第一生产力,若对商业领域现象感兴趣,那自然而然就会注重对这一方面的观察,比如日常生活中对“这家店为什么能够短时间内做起来”“某种商品形态为什么突然变“火”了”这类问题的思考。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平常生活中保持敏感的新闻触觉是非常关键的。

李莹觉得,在媒体行业,她只是一个刚入行不久的新面孔,还处于不断去尝试,建立行业认知并自我强化的过程中。“其实做记者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方式,有自己的特色和路径,至于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跟行业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END-
作者 | 刘柏轩 李欣怡编辑 曹奕涵 宋佳旻值班编辑 | 伍洋乐运营统筹 梁   栋 温泓烨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冰点周刊》焦晶娴:走出“新手村”的新手记者 | 记者手记

[2]非虚构作者吴呈杰:等待打破框架的时刻 | 写作者手记

[3]记者罗兰:在36岁决定成为媒体新人 | 记者手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