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 | 搭小屋、踩泥巴,一起快乐劳作——2019原宿朴门课程掠影

菁莪 Jing 原宿自然环保农场 2023-03-23



这篇文章是来自Jing的一份礼物。她在今年春天的原宿的朴门课程中第二次做翻译志愿者,五个多月过去,我们惊喜地收到她的关于这个春天的视频和文字。


感谢Jing收集并记录的这些闪光的动人时刻,还有她在课程结束后的自然实践之路。这篇文章,就作为今年朴门课程的一份特别回顾,与大家分享吧!


——小编




先看视频吧(不能错过!


👇



今年五月,我又一次来到江苏东台的原宿自然环保农场,做朴门永续设计认证课程(PDC)的翻译志愿者。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生活节奏,再加上去年秋已经翻译过一期PDC,这次的心情更放松了。经过漫长湿冷的冬天,五月初的气温迅速回暖,田边绽放着大片鲜红的虞美人,野豌豆、金花菜、香菜的花儿也都在盛开着,蚕豆正盛产,菜地和树林一片暖融融的绿意……虽说是第二次来,但每天总有欣赏不完的、全新的景色。


来上朴门课的学员们多少有相似点,简单爽快,一下子就能熟络起来,而且,这次有位艺术青年兼酒吧掌柜Tim带头,刚报到的那天晚上就开起了小派对。Sam本来说旅途太累要赶紧睡觉,但路过帐篷时,看到大家都在,还是忍不住坐下喝几杯,对Tim笑说,“You are already my favorite student!”(你已经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了!)

虽说对理论课程比较熟悉,但这期的实践课跟去年的有很大不同,大多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体验到。实践课时安排得比较多,而且学员们对于动手干活的热情也一直很高,连晚上烤火聚会的同时还要在一边忙着制作活性炭——而制作过程中的剧烈燃烧对于聚会氛围也有很好的调动作用。这群人常常是嗨到深夜也不想睡,精力旺盛得不得了。

Sam老师我是去年秋天就认识了,几个月没见,似乎中文又进步了不少,特别是朴门专业术语的中文词一说一个准,同学们赞叹他是个中国通。这次还新认识了大Ben老师,和Sam一样是来自英国,他俩同在泰国的Panya农场生活工作过,彼此太熟悉了,动不动就当众互掐,像孩子一样顽皮。Ben比Sam更呆萌爱笑,干活时开心起来就在田边手舞足蹈,口头禅是用中文欢呼“好棒好棒!”两人都有乐于探索和分享的心,语言和国籍不是障碍,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之间都是没有隔阂的。

Sam带大家做净水过滤器

给Ben来个特写吧

这次是我头一回尝试用视频的方式记录课程。为期两周多的课,内容特别丰富,而其中的理论课上我又要忙着做翻译,于是把视频记录的重点放在了户外实践上。这里想分享一些画面背后的小故事。


柳条汗蒸小屋

Sam做过很多自然建筑,所以户外实践中也有一大部分是跟自然建筑相关的。但一项计划外的实践成了这次的主打项目——我们用柳树枝搭建了一座汗蒸小屋(Sweat lodge)的骨架。这不仅对于学员来说是第一次,连老师自己也没做过,是大家一起摸索着完成的。其实在之前计划课程时,老师们跟原宿当家老吴商议过,想带大家盖一个篱笆抹灰小屋,当做旱厕用。可同学们对于盖厕所都不太有兴趣,毕竟农场已经有三个厕所了。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重新讨论,大家决定,不如盖个汗蒸小屋吧!这种穹顶形的可爱小屋,其实原本是北美原住民在传统仪式中使用的,但现在不少人将它作为一种有趣又美观的自然建筑来做。

老吴答应说,农场里的柳树可以随便用。柳树韧性特别好,怎么弯都行。做这个小屋,有点像在编织一个巨大的柳条篮子。正好,之前其他活动中搭过一个Tipi帐篷,留下了一块平整的圆形地基,大小很合适,还有砖砌的边沿。于是这里就被定为汗蒸小屋的地基了。全员动手砍树、搬运、修剪多余枝条,选了八根底部大概有手腕粗的柳树主干做主要的纵向支架,其他的稍微细些的树枝就作为横向的支撑。

汗蒸小屋的穹顶形结构究竟怎样形成,这中间有个曲折的过程是没有拍到视频里的。第一次尝试,我们先把每根主干的底部削尖,同时沿着砖头地基的边沿挖浅浅的洞,试着就这样把主干支在地基边沿,结果证明行不通。主干重量还挺大的,刚开始时勉强支持得住,但当八根主干的顶部被两两绑在一起、形成穹顶形之后,随着总重量的加大,它们也越来越难稳定,如果没有人用力撑住,整个“篮子”就会七歪八扭,完全走形,重的部分塌陷下去,轻的部分被推着挪动,根本没法接着做。

于是,狠狠心,一个下午的忙活被完全推翻,绳子一根根解开,重新来做。得先把主干的底部深深地固定住才行。之后的一天,我们先精确地在圆形地基中测量出等分的八个点,Sam找来一个缺胳膊少腿的钻孔器,硬是凭着臂力在八个点上慢慢地钻出了一尺深的洞。把主干插进洞中再填土夯实,这样它们就再也不会挪动位置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轻松愉快了,主干的下半部分之间先用横向枝条固定好,再顶部两两相连扎成穹顶形,再依次加更多横向支撑的枝条,用绳子扎好,也可在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加点自己的小创意。

整个建造速度很快,第二次建造也只用了两个半天。主要材料就是柳树枝和绳子,没有钉子,也没有用到什么复杂的工具,不太像是在做建筑,而像是个大型的手工。

有人提出想要扦插柳树枝,让它们顺势长到小屋上,做成一个Living building,想法是好,但这地基中的土含有不少石灰,不适合种植,怎么办呢?大家就沿着圆周挖了长长的坑,里面填上从小树林挖来的土,再把柳枝一根根修剪好,插进土,浇透水。随后的几天,都不断有同学去主动给柳枝浇水。课程结束后不知过了多久,子懿发出微信消息说,这些柳枝居然成活了,而且其实并没有再多浇过水,完全是靠天。

扦插的柳条发芽了

当时在小屋的一侧,还用柳枝编了个小拱门,刚做好大家就乐呵呵地钻进钻出。虽然只是个小屋的骨架,但有了门,似乎就有点新家的感觉了。课程安排紧凑,这次没有时间把这个小屋做完整(其实后来还是被拆了,毕竟确实做得不太好)。但我还是很喜欢它,很想在未来,在某处再次尝试一下,或许能打造成一个临时的庇护所。我看过的一本野外生存书籍中就提到,可以在这种穹顶形小屋骨架上绑大捆大捆的秸秆或芦苇叶,紧密地排列,达到一定厚度,就能起到防水保暖的作用,或许真值得一试呢。


制作活性炭
活性炭的制作实践,也是经过了一些曲折。做活性炭,是为了加在自制的净水过滤器里作为滤材。这个净水过滤器整体很庞大,一共四个五十升的大桶,前面三个桶内的主要滤材分别是大卵石、沙子和活性炭,第四个桶用来储存净水。利用浮阀和水管的位置就能控制水面高度和过滤速度。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没有完整地在视频里展示。不过,这样的过滤器主要针对未经任何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如果是只用作过滤自来水,就没必要这么大动干戈了,做个小型的活性炭过滤器就可以。

烧活性炭的“窑”是用很简单的材料做成——两个废弃的大铁桶,其中一个底部被打了许多小孔,变成筛子状,这是“窑”的主体。另一个铁桶底部有大圆洞,做成烟囱状。用的时候两个桶叠在一起,之间用铁棍支撑、留出缝隙。烧制活性炭需要尽量大小一致的木头,整齐地塞在下方的铁桶中,尽量不留空隙。不过,我们第一次试做时,准备的木头不太符合标准,导致了失败。当时,Sam一看到火焰是从铁桶底部开始燃烧,就觉得不对劲了,果然,不一会儿,当火焰到达铁桶上方,我们凑近一看,里面几乎不剩什么固体物质,塞得满满的木头们化成了一小堆灰,真是可惜。后来大家分析,觉得是木头尺寸和大小不一造成的问题。

大家再次决定,没关系,重新来做。过了几天,Sam和Ben弄来了一大袋形状大小几乎完全一样的小木块,都是五厘米左右边长的正方体,倒进铁桶,很容易就排列得整整齐齐。这次很顺利,火是按照常规的走向,从铁桶顶部慢慢烧到底部。看着原本硬邦邦的厚实铁桶被烧得通红,着实感受到了火焰的威力。大家纷纷围坐在桶边,保持着安全距离,不断翻着面烤火,同时又紧张兮兮地期待着结果。当火的颜色从橙红变为蓝色,就要极为小心地把上面滚烫的烟囱移开——那一瞬间,特别冷艳又旺盛的一大团蓝色火焰在夜空中飞舞,是相当奇异的景象。不过紧接着,我们就要喷水把火扑灭了,这样才能保留住炭。让Sam吃惊的是,这次,竟然制得了大半桶的活性炭,质地也非常好,他说自己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活性炭产量,我们直接从“历史最差”呼的一下变成了“历史最好”。

“历史最好”活性炭!

这些活性炭被压碎、清洗干净后,就能作为净水过滤器的滤材,而剩下的粉末也大有用途,它们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活性炭中富含无数孔隙,能保水、透气、吸附养分、固定大气中的碳,还能形成有益微生物繁衍的空间。

踩泥巴,做土砖
还有一项实践,氛围充满童真,那就是做土团。这算是对于土团建筑的初级体验。土团的制作材料简单自然低成本:黏土是外购的,用时需要过滤、加水搅打均匀;配合上采自农场本地的淤泥(其实淤泥不太理想,但毕竟是本地较多的原料),再加上菜籽壳,或来自黄麻加工厂的边角料“麻丝”(也可替换成其他植物纤维),脚踩混匀后就是土团。土团不管是作为篱笆抹灰的主材料之一,还是制成生土砖,都很适合,干后坚固、防火、隔热保温、不开裂。

踩泥巴的时候,就像舞会一样热闹。那天已经温暖得像是真正的夏天,凉凉的泥巴踩起来滑溜溜的特别舒服。废弃的浴缸作为土团材料的搅拌池,Ben拿来音箱放起了节奏畅快的音乐,大家两两一组轮流体验,脱掉鞋子站到浴缸里,或是互相环抱手臂来稳定重心,很自然地跳起双人舞,或是弯下腰手扶浴缸,撅起屁股踩起“动感单车”……尽管有时难免会踩到尖尖的小石子,也阻挡不住大家在泥巴浴中的欢乐游戏。

混匀后的土团,先是被用来修补一个年份已久的面包窑,把它的基底做得光滑匀称。翻译搭档Jinpei对自然建筑特别有兴趣,她说一直很想动手盖房子,也到其他地方学习实践过,果然,她抹起泥巴来显得很熟练。其他同学边做边学,说着笑着,都很快掌握了基本技巧。面包窑修补好后,土团还有不少剩余,大家也觉得不过瘾,做什么好呢?不知是谁提议,那就把旁边的一面竹篱笆墙给抹了吧!这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户外储藏间的墙,因为位置紧邻面包窑,就这么不幸地被大家盯上了。来不及征求老吴的意见,说干就干,我们抄起抹刀就开工了,很快,这面墙的下半部分被均匀地糊上了泥巴,原来旧旧的、发黑的竹子被严严实实地覆盖住了。果然,正如Sam课上所说,篱笆抹灰是建造墙体的最快捷和简单的方式。其实,原宿那栋著名的螺旋顶的墙体,就是Sam带领学员们用类似的方式建造起来的。

就在我们玩泥巴的同时,Sam在一边自顾自地锯木头、打磨、钻孔、上螺丝钉……做了一套土砖模具。它的外形有点像是个垂直上下的、短短的木梯子。使用前要在水中浸泡,以达到不沾的效果。但我们第一批尝试做的土砖没能顺利脱模,黏糊糊地走了型,原来,是因为土团在模具里停留时间太长了,土就粘在了木头上。第二批做,大家喊着“快快快!”,填土的速度加快了四五倍,填满后迅速把模具抬起,哇!成功了,土砖的形状保持得很完整,一个个厚墩墩的,一定很保温。真想试着用这样的生土砖盖个小房子啊。

土砖完成了
不知为什么,玩泥巴确实会上瘾,一团团黏哒哒、软乎乎的泥,不管是踩在脚下还是捧在手里,都让人觉得踏实、没来由的高兴。不知不觉,一群成人变回了小孩子,完全不是为了上课完成任务而做这些事,而是为了内心天生需要的、跟泥土的亲近。土墙抹完了,Tim和米莱还舍不得离开,他们静静地坐在墙边的地上,用松果、野草还有狗爪印给墙面做装饰,还摘来白色的一年蓬小花,拼出象征和平的图案……

抹土墙

老吴讲解墙体建造过程


还有还有...

课程当中值得回味的片段还有很多。Ben带大家割野草、加上枯枝枯叶和羊粪,做伯克利堆肥。Jinpei教我们做韩式泡菜,爱吃辣的人们顿顿都少不了这酸爽的美味。还有一起摘菜洗菜,一起包饺子,或是烧起面包窑做各种形状的披萨。身段轻盈如燕的都都带大家上了几次瑜伽课。Sam的招牌巴西柔术课,总是笑闹声一片。临别前,来自朱家角镇的太行艺术团到来,表演洒脱而流动的火舞……不论是文字还是视频,能传达的真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对我来说,那些天,在课程内外,都有许多全新的收获。或许,PDC课程就是这样,每次都是独一无二的吧,它总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能量编织交汇而成的。



后记

离开原宿的这几个月,我在淮安的家乡忙着种自己的小菜园。朴门实践可以囊括生活方方面面,但对我来说,健康无毒的蔬菜是最紧迫的需求,于是就从这个角度入手。去年冬刚刚获得五六十平米的土地的使用权,外人看来是特别小,但我却是第一次在这么大面积的土地上动手种植。不打任何药,也几乎不拔草,但从夏到秋,菜园的产出都远远大于需求。其中的故事,过阵子我也会整理、分享出来。

不过,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气候变化的真实和残酷。从去年整个冬天暗无天日的冬涝,突然转到春旱,紧接着的就是夏旱、秋旱……从四月到十月,下雨天数(包括只飘了几分钟的细小毛毛雨)加起来可能也就十来天。整个夏季,往年很频繁的雷阵雨只来了两场,而且并不大。当我意识到问题,想新建水系统却又受到诸多限制,只好每天费力地手工浇水,还不得不放弃了一些需水量大的植物。

而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当亲眼看到我家附近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迅速干涸,水位降了两米多(这还是补给了长江水后的效果),那种低沉的感觉难以言语。我意识到自己以前忽略了多少重要的事物。朴门不一定能在短期内对社会形成多大影响,但它一直在为我们提出恰当的、珍贵的提醒。只要稍微打开感官,我们都能意识到无限制发展的代价有多大。

感恩原宿的伙伴们给我的学习机会,两次课程的参与,加上亲自动手实践,现在,朴门对我来说,更大的价值不是理论或技术,而是帮助我学着从新的层面来面对问题。朴门实践本身是充满乐趣的,虽说难免有辛苦、有疑惑,却总能填补自己内心对于回归自然的本能需求。这点,真的就足够了。当我从自然中获得满足和喜悦,面对问题的勇气也开始一点点成长。我的尝试才刚刚开头,但我已经知道我会继续在这条路上慢慢走下去。

(图片来自原宿小伙伴们的分享)



关于作者:菁莪(Jing),2010年开始关注生态环保领域,并实践生态生活方式。曾学习自然教育,做过六年编辑,兼做采访和翻译。2018年正式告别城市重返乡村,目前在国内各地生态社区做志愿者,探索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也不断深入认识自己。个人公众号:罗格谷,没有很具体的写作主题或方向,但回归自然的心一直不会变。“菁莪”是真名,字面意思是生长旺盛的莪蒿,源自《诗经》中的《菁菁者莪》一诗。


或许你还想读读Jing的另外两篇文章
👇
在土地上,收获行动的力量 | Jing的朴门生活回顾(1)
学会跟“垃圾”打交道,给大自然一份敬意 | Jing的朴门生活回顾(2)


往年原宿PDC回顾

👇





编辑 | Jing & 子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