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传媒研究

其他

警惕舆情“春劫”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2024年春节临近,舆情风险较高的集中在交通、消费、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方面。春节舆情既有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也反映社会问题和矛盾,是需要加倍重视的宣传窗口期。
2月6日 下午 6:01
其他

新闻也能Call back?

back”三年后的2024年冬,“春运妈妈”再“翻红”。无论是通过主流媒体的采访还是自媒体的二创,读者都能够了解到,曾经被行囊压弯了腰的年轻母亲,如今已经挺直腰板,勤劳致富。▲图为部分新媒体传播案例
2月1日 下午 6:16
其他

主播被指抄袭,道歉有用吗?

近日,百万粉丝博主“杨藩讲艺术”发布视频,称“与辉同行”直播间大规模抄袭自己的文案。在杨藩发布的两条视频中,列举了多处“与辉同行”主播董董解说时,与自己早年间视频的相似之处,包括内容、架构、用语都与自己发布的视频几乎一样,相似度超过90%。杨藩强调“与辉同行”是在卖货时商用,也完全没有声明引用来源。涉事主播董董在直播时称“讲解艺术时可能会用到一些老师的作品但无意冒犯……大家互相成就”。目前,与辉同行账号暂未对抄袭争议做出回应,但争议视频疑似已经下架,在作品栏中已找不到该视频。这样的疑似道歉有用吗?杨藩在直播中表示,会考虑“报警”。事态还在发酵中,已引发网络舆论热潮,开启了一场关于文案抄袭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热议。一些人认为,直播间应该注重原创内容的创作和保护,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能随意抄袭和侵犯他人的权益。另一些人则认为,网络内容为公共知识,直播间的内容创作应该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不是过于追求原创性,对于一些创意和内容的借鉴并不等同于抄袭……随着新媒体发展,步入“万众皆媒”时代,传播生态发生了巨变。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4亿,网络视听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UGC(用户生产内容)成为许多平台发展壮大的支柱。传播主体多元化,给公众信息获得带来更多便利,但同时,因在技术、认知、专业性等方面的参差,造成部分自媒体内容制作和传播行为失范。尤其在直播和短视频领域,文案、视频等创意内容意味着流量,流量就意味着利益,涉及抄袭的情况屡见不鲜,形式也更为多样化,侵权行为和短视频一同“野蛮生长”。
1月31日 下午 7:40
其他

新闻评论拒绝“标题党”

新京报传媒研究微信公众号推出《首席讲堂》栏目,邀请新京报的首席记者、编辑讲述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今天继续邀请新京报评论部首席编辑何睿,分享新闻评论写作的经验和心得。面对新闻事件,评论员找到合适的评论角度之后,下一步就要通过组织语言来呈现观点,还要起个合适的评论标题“点睛”及助力传播。
1月29日 下午 6:05
其他

这不只是201张新闻海报……

移动网络时代,新闻越来越碎片化。但是,厚重的、有分量的深度报道仍然是刚需,不管以何种形式承载,或是新媒体专题,或者是报纸版面。2023年,新京报推出201期周刊,涵盖书评、财经、时事、视觉、体育、文娱等领域,坚持做更纵深、更精致的深度报道,读者竞相传阅,甚至重金求购收藏……今天,我们特地汇总了201期周刊的精美封面,你看到的不只是201张新闻海报,而是众声喧哗时代,一家主流媒体对高质量新闻的追求,以及付出的努力。前方高能,201张精美海报,慢慢看:《书评周刊》新京报书评周刊已经成为文化媒体的行业标杆,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出版、创作者、学者群体中拥有实质性的突出影响力。2023年,书评周刊坚持深度策划,出品包括诸如《一百周年》《希望与等待:杨苡的一个世纪》《十分好笑:黄永玉的九十九个年头》《卡夫卡:存在的惊奇》《奥本海默:“盗火者”的重负》《有菜吃》等历史、文学、社科、生活等多个重磅优秀专题,品质与口碑保持一贯水准,同时推出多篇优秀书评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与讨论。(←下图左滑看更多精彩封面)《体育特刊》着眼于生活方式化的“小众”体育。用深度解读新意,以形式诠释内容,借平台推动传播,凭品质扩大影响。年轻人的运动小窗口,体育媒体的传统“大作业”。2023年,体育特刊以年初的《滑雪指南》登场,到年尾的《热雪南方》收官。关注了包括健身操、壁球、电竞、篮球、女足、新工体、亚运会等在内的体育行业热点、焦点话题,为读者奉上了贯穿全年的体育盛宴。左滑看到更多封面《地球周刊》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独到视角,解局当下国际形势;以前沿观察,传播人类进步点滴。跨越山海、打破时空,中国眼,观世界,第一时间直击国际热点,连线新闻事件核心人物。2023年落下帷幕,回首这一年,地缘冲突风波不断,俄乌冲突持续,巴以战火再起。过去一年里,新京报《地球周刊》月均推出一期,从大国外交前沿到联合国气候大会现场,从地区冲突到自然灾害,我们与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讨论如何应对全球挑战,连线联合国官员了解灾难冲突中一手情况,听“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讲述他眼中的中美关系,2024年地球周刊将继续带你直击现场,独到观察。左滑看到更多封面《学习公社》2023年新京报《学习公社》出刊11期,其中《非学科治理之路》,聚焦春节后频发的教育机构跑路问题,结合全国两会议案,邀请两会代表和委员对话,直击监管核心问题,引发高度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解读特刊、《给孩子的科学礼物》、《智慧校园智在哪里》等得到各方好评。左滑查看更多封面《产经周刊》新京报《产经周刊》由房产、健康、商业、食品四大板块共同操刀,轮流出版。内容涵盖四大领域的热点话题,质疑、解答、服务、调查,《产经周刊》一直走在话题的最前线。2023年,楼市新政、房企的纾困与自救、阿尔茨海默病日、百亿减重市场、被忽视的罕见病、全国烧烤地图、老字号的不老传奇、国产水果“反击战”、预制菜之争、冷饮市场热战,这些都是读者和业内关注的,也是《产经周刊》聚焦的。左滑查看更多封面《新京智库》2023年,新京报《新京智库》重点聚焦城市建设与人工智能发展。城市方向专题关注城市品牌塑造、营商环境提振经济、世界级城市群的整体建设等;人工智能方向探讨数据要素的流通、算力的建设及城市AI产业的应用成果。此外,还推出“制造之美”、“一带一路”、“春季峰会”等专题。整体上看,专题不仅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见解,同时也展现媒体在塑造公众认知、推动社会讨论中的积极作用,将复杂、前沿的技术和城市发展问题转化为公众可理解和关注的议题。左滑查看更多封面《时事周刊》2023年,新京报《时事周刊》覆盖全年时事热点事件,《冬奥会后首个雪季,“冰雪热”延续》《海南封关倒计时》《进化的天舟》《毕业季、毕业记》《火热夜京城》《三问暴雨》《内陆海鲜》《迎战肺炎支原体“大年”》《候鸟老人》等,都是各月热点新闻。切合重大选题,进行深入浅出解读,是《时事周刊》的特色。比如,全国首个生态日来临前,策划推出12个版的报纸周刊——《“两山”排闼送青来》,内容包括权威解读、实践案例揭秘、厅长专访,内容全面、采访扎实。左滑看到更多封面《深度视线》2023年,《深度视线》周刊琳琅满目,春节策划《故乡里的中国》、关注居家养老话题的《适老社会》、展示七十年攀登历程的《凌绝顶——人类攀登珠峰70周年》、展现不同类型冷门专业发展的《冷门不冷》、关注当下火热的陪伴经济的《另辟“职”径》、以及寻求城市独居老人生活困难与解决之道的《独自老去
1月26日 下午 6:59
其他

新闻评论不能做“跟屁虫”

开栏的话即日起,新京报传媒研究微信公众号推出《首席讲堂》栏目,邀请新京报的首席记者、编辑讲述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本期邀请新京报评论部首席编辑何睿,分享新闻评论写作的经验和心得。
1月25日 下午 6:58
其他

非虚构写作算新闻吗?

非虚构写作,能算新闻吗?
1月24日 下午 6:53
其他

频道关了,电视台也关吗?

很多电视频道,没能坚持到2024年。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去年底发布一则公告,宣布2023年12月31日关停普洱市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2023年,类似的新闻并不鲜见:大连广播电视台综合影视频道、少儿频道于10月30日停播;10月26日,贵州广播电视台发布关停都市广播和摄影频道的消息;湖南岳阳9月发布公告,岳阳各区目前电视台和频道均限期关停;8月30日,广州广播电视台关停5个标清频道,广州台成为全国首家全面关停标清频道的播出机构。5月15日起,韶关市广播电视台绿色生活频道停播……近两年,很多广播电视台纷纷关停或调整频道。2023年5月23日,国家广电总局曾发布数据:近两年,经广电总局批准已先后撤销130多个频道频率,其中2023年撤销频道频率20多个。半年过去,这一数字还在急速增长。人们不禁要问,在纸媒大面积停刊后,频道关停之后,电视台也要关吗?
1月8日 下午 6:03
其他

我交了三篇年终总结,领导看完沉默了……

又到交年终总结的时候了。昨天收到一篇公号推文《急需AI写作者:照需求生产文章即可,极度缺人,可居家办公》,我才意识到,AI写作的时代真的到来了。赶紧想了想,AI可以帮我点啥?年终总结还没写呢,要不……
1月5日 下午 6:26
其他

都在盘点2023,任务交给你了……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新华社通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官号”被举报“标题党”,你怎么看?

融媒时代,“标题党”遍地开花。这种适应了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操作手法,在内容运营上占尽先机。但对于“标题党”的认定,却没有一定之规,可谓“甲之‘标题党’,乙之‘神助攻’”。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广电、视听产业要变天?裸眼3D风暴在路上!

5G基站在湖南长沙开通。至此,广电进入5G商用时代。如今,4年过去了,5G科技带来的超高清视频早已融入大视听全场景产业链。从传统端到移动端、从大屏到小屏、从供给端到消费端,超高清视频早已深入人心。
2023年7月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赛龙舟刷屏,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村BA?

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三。弯道竞速的龙船扒法让叠滘龙船成为全国唯一的水上弯道竞速民间体育项目。(图:纪录片《扒龙船》)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秒回”好友是AI克隆人,你会上头吗?

-不顾事实蹭流量,警惕“社会纠纷爆网”乱象探店视频,怎样发布才不违法?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教授败给网红老师?新闻学还能学吗?

敏锐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者的必备素养。同样一件事,在大众眼里可能平平无奇,但是在记者眼中却蕴藏着新闻价值。尤其在同题报道中,如何选取新闻角度、选择新闻事实,考验着记者的新闻策划能力。5.
2023年6月17日
其他

不顾事实蹭流量,警惕“社会纠纷爆网”乱象

李忆林子来源:新京报▲资料图:人们通过网络发言,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图/IC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探店视频,怎样发布才不违法?

-媒体做音频,还有戏吗?谁在网暴武汉坠亡母亲?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媒体做音频,还有戏吗?

-谁在网暴武汉坠亡母亲?“国企领导牵手门”,侵犯了隐私权?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国企领导牵手门”,侵犯了隐私权?

-谁在网暴武汉坠亡母亲?媒体做新闻客户端,真的是找死吗?
2023年6月8日
其他

谁在网暴武汉坠亡母亲?

-做新闻客户端,真的是找死吗?这些摄影作品好在哪里?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专项初评结果公示
2023年6月4日
其他

媒体做新闻客户端,真的是找死吗?

许文嫣,《青年记者》,2023年第9期2、《2022-2023报业融合发展观察报告》,人民网研究院3、《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2》,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
2023年6月2日
其他

这些摄影作品好在哪里?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专项初评结果公示

近日,中国新闻摄影网公示了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初评结果。公示显示,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经过初评委员会评审和数字照片专家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依据《关于开展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工作的通知》和《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两个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确定以下35幅(组)新闻摄影作品入围参加定评。现通过中国新闻摄影网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24日至30日。在此期间,如有意见请联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韩敬,电话:13910505637,邮箱:hanjingzb@126.com。新闻摄影1.《习近平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新华社)【初评评语】精彩乃至经典照片的属性就是经得起反复赏析品读,并且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这张照片无论从现场环境、形象元素、典型符号等哪个方面来衡量,都彰显其文章天成、妙手偶得的光芒。习近平同志带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阔步向前、坚定自信。背景中“胜利的出发点”几个金色大字更成为点睛之笔,既紧密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发出的伟大号召,更给读者以守正创新、勇往直前的坚强信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希望。2.《习近平等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新华社)【初评评语】照片背景简洁,色彩喜庆热烈,氛围端庄隆重。习近平总书记的形象坚定而从容,动作自然而亲切。作为前景中的党旗尤其是旗帜上的党徽,突出强化了新闻事件的背景和主题。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这张习近平总书记向在场记者挥手致意的温馨画面,既用视觉语言再现了现场的新闻焦点,更用色彩、符号、动作、神态等摄影元素,生动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征程领路人的大党大国领袖光辉形象。3.《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新华社)【初评评语】灯笼、春联和福字等元素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纷飞的雪花令人感知到天气的寒冷。习近平总书记冒雪看望基层受灾群众,在院子里跟大家亲切交流,照片定格下典型环境的典型瞬间。此时无声胜有声:大国领袖牵挂百姓冷暖的人民情怀跃然纸上,与群众心连心的赤子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照片记录的是冬天里一个寒冷的农家院落,但画面内外却洋溢着浓烈厚重、温暖感人的回忆和氛围。4.《重庆山火救援实录〈热血“长城”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momo”是谁引热议!网友提醒:别用在网暴上...... | 周末谈

在上网的时候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用户粉色的小恐龙、统一的“momo”名称充斥着各个社交平台近日,人民日报一篇评论让“momo”的真身引发关注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mo”其实,“momo”们并不是什么“神秘组织”综合央视网消息,一开始,“momo”这个名字和头像只是新用户注册账号后自动生成的默认信息。不少人对此感到费解:网名和头像,不是用来体现个人特点、与其他用户区分开来的吗?为什么都要用一样的搭配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搜”。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考古、“家访”越来越多地闯入个人空间,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少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冲浪足迹轻易被熟人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或者被其他用户攻击而不敢发言。披上“马甲”,泯然众“mo”,有了集体掩护的身份,可以极大减轻社交压力,实现“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mo”的网络表达欲和分享欲。这也让不少年轻人跟风加入,换上“momo”套装。但除了好玩,“momo”大军的存在,也给不少人带来了麻烦。一名网友留言说:自从加入了momo大军,我开始肆无忌惮地在评论区发言了,“反正有别的momo替我背锅”。这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取名叫’momo‘的,恐怕都是键盘侠吧!”一个“坏momo”,可能会“殃及池mo”,让集体承受骂名。昵称“已注销”和“江湖骗子”就是前车之鉴,因为有扰乱社区秩序的风险,已被部分平台制止。另据潮新闻消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集体面具不等于浑水摸鱼的自由,更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人民日报评论:适度隐藏成为一种新的需求。momo营造出的氛围有赖每一个momo共同守护。澎湃新闻评论:人们应该明白,之所以出现momo,部分原因正是人们对网暴的反感。人们不能助长这种风气,把momo用来当网暴的遮掩,凝视深渊却被深渊所凝视,这无疑是最遗憾的局面。“隐身”带来的安全感需要“momo”们共同来维护我们永远要记得自由有边界互联网发言要谨慎!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xjbcmyj@bjnews.com.cn-
2023年5月28日
其他

新规后首次!2023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公布

2023年5月24日,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今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法》《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施细则》。其中提到,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设立《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采编实务》2个科目。根据工作安排,2023年度考试大纲将于2023年5月上旬公布。《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法》明确,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根据工作安排,第一次考试拟于2023年11月举行。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后,通过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将成为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的唯一渠道。《2023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分为考试目的和性质、考试方式和方法、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题目类型四个部分。《大纲》包含《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采编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内容,2个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大纲》提到,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试卷由若干客观题和主观题组合而成,2个科目试卷总分值均为200分,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分值各占卷面总分值的50%。此次《大纲》,为新规实施后的第一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拓展阅读:《新规来了!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将实行全国统考》考试内容和要求(一)新闻基础知识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3.党的二十大精神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5.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简史6.新闻法治与新闻管理7.新闻传播主要法律法规8.新闻道德9.新闻记者职业要求10.时事政治(二)新闻采编实务1.新闻采写的特征和原则2.新闻发现、新闻选题与采访策划3.新闻采访的类型4.新闻采访的准备5.新闻采访的实施6.新闻写作7.新闻编辑8.广播(音频)新闻采编9.电视(视频)新闻采编10.网络新闻采编11.融合报道扫面下方二维码下载《2023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原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全文)本文来源:中国记者网本文编辑:徐彦琳xjbcmyj@bjnews.com.cn-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看这26件新闻漫画的“新表达”!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专项初评结果公示

5月22日,中国新闻漫画网公示了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初评结果。公示显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主办的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初评评选会于5月12-14日举行,会议评选出报送定评新闻漫画作品15件,候补作品3件,国际传播作品5件,候补作品3件。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现对初评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23日至2023年5月29日。在此期间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评议。邮箱:zgxwmhyjh@qq.com新闻漫画初评结果新闻漫画手绘长卷|长城群英绘•北京2022年冬奥会冠军“全家福”(点击标题链接查看原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数字技术如何推进媒体融合?“便捷”“数据”成网民热议数字中国关键词!

CCTV-8K,开通了“百城千屏”超高清传播平台,对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及赛事进行直播。国家文物局联合中央广电总台推出《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古韵新声》等系列节目,应用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跟随影像“撸熊猫”

-如何应对新闻疲劳?尼曼实验室2023年全球新闻业预测报告北京“官宣”入夏!来读几首小满的诗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如何应对新闻疲劳?尼曼实验室2023年全球新闻业预测报告

圣地亚哥大学传播学副教授现在是RSS阅读器的时代随着使用Twitter越来越像吸烟——一种你无法戒掉但知道自己应该戒掉的习惯——有可能一个更好的RSS阅读器最终会占据市场并扩大规模。两年前,Sara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北京“官宣”入夏!来读几首小满的诗 | 周末谈

-文物科普怎么做?看媒体博物馆日都整了什么活!AIGC新闻有何优缺点?清华大学《AIGC发展研究报告1.0版》发布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前高管拟直播筹款重启天涯社区;10万余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被清理 ​| 传媒动态【5.14-5.20】

AI表示,该应用将在未来几周扩展至其他国家,并将很快推出Android版。据悉,这款APP免费使用,目前只支持英语,可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用户历史记录,同时提供APP内购买项目ChatGPT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文物科普怎么做?看媒体博物馆日都整了什么活!

-AIGC新闻有何优缺点?清华大学《AIGC发展研究报告1.0版》发布“三个名字”改了几次?“数”说新闻有讲究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AIGC新闻有何优缺点?清华大学《AIGC发展研究报告1.0版》发布

《报告》为社会各界应对AI领域的挑战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建议,有助于共同探寻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和谐之道。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办的《AIGC发展研究报告1.0版》发布会在京举行。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高仿人机器人“清心”的配合下,团队课题组宣讲报告内容。沈阳为报告的撰写思路及其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探寻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发展之道《AIGC发展研究报告1.0》(以下简称《报告》)是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倾力打造的成果。该报告融汇全球各国在AIGC领域的政策制定、企业战略部署及产业实践经验,汇聚了行业发展、学术研究与社会理念,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普及AIGC知识体系,提供全面了解AIGC动态的指南。与此同时,《报告》涉猎当下AIGC研究的热点议题,该报告至少有60%的内容是由AIGC自动生成。《报告》共分为技术篇、产业篇、评测篇、职业篇、风险篇、哲理篇以及未来篇七个部分,旨在对AIGC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与展望,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技术作为AIGC领域的基石,其发展与创新对整个行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报告》对大语言模型的软件特征和互联网模式进行归纳,提出“重互联网概念”,并构建“技术急变指数”以评估大语言模型对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报告创新性地对未来GPT5-GPT8等后续版本技术发展进行了推演与预测。这些预测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了解AIGC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并为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产业是AIGC的应用场景,而评测则是衡量AIGC应用效果的关键环节。AIGC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产业篇创新性地提出AIGC五层发展理论,从基础设施到价值创新,逐层递进的构建发展需求层次,以指导企业和组织更好地理解AIGC在产业中的应用。NEWS值得关注的是,在传媒领域,《报告》提出了AIGC的若干跨界应用场景:新闻采集层面:采访音频识别、海量资料抓取分析、素材同步自动处理、交互式直播;新闻编辑层面:写稿机器人、快速剪辑集成制作、字幕生成、画质自动修复/除抖/清除杂物、快速横屏转竖屏;新闻播报层面:AI新闻主播、Al晚会主持。MEDIA《报告》还提出,未来,通过AIGC与传媒交互,可能出现更多元的新闻方式:对话新闻: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新闻。通常会有两个或多个角色,通过交流观点和分析来呈现新闻事件,其特点是更具有交互性和立体性,让新闻更加有趣味性。无记者新闻:通过机器人、AI等自动化技术来收集、编辑和发布新闻的方式。其特点是无需人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发布新闻,并减少人为干预。辟谣新闻:自动识别和分类新闻,对新闻进行真假判断、溯源追踪与辟谣发布。数字驱动,提高辟谣准确率,帮助公众及时了解和纠正虚假信息。职业篇、风险篇和哲理篇共同构成了AIGC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分别关注AIGC技术在职业发展、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应用与影响。AIGC技术的浪潮对现代劳动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职业篇中,《报告》提出职业替代与增强模型,即“任务分解替代概率模型”,用于计算现有职业整体替代率,预测哪些职业将受到自动化影响并面临替代。在风险篇中,《报告》指出了潜在问题与挑战,如AI霸权、数字偏见与歧视、AI武器和军事应用以及AI侵权等。针对AI侵权中的版权风险,《报告》引入“最小版权识别单元”的概念,以判断AI生成的作品是否侵犯了他人的版权。在哲理和未来层面,《报告》对AI进行了反思和深度思考。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协作、共生。沈阳教授表示,《报告》为社会各界应对AI领域的挑战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建议,有助于我们共同探寻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和谐之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本文来源:清元宇宙、中国社会科学网本文编辑:徐彦琳xjbcmyj@bjnews.com.cn-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三个名字”改了几次?“数”说新闻有讲究

记者和编辑在采编稿件时,经常会机械地进行数字运算,“顺手”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在新闻报道当中,适当、精确地运用数字,可以更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更直观地反映新闻内容,更深刻地表达新闻主题,能对新闻稿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然而,事物通常都具有两面性,新闻稿件中的数字也是一把“双刃剑”:少而精,锦上添花;错用或使用不当,则严重损害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本文以《丽水日报》的稿件为例,探讨“数”说新闻时,要尽量避免的一些问题。1简单加减新闻采编当中几乎很少用到深奥的数学知识,大多时候只是一些数据的加、减、乘、除。也正因为没有难度,使得记者和编辑在采编稿件时,经常会机械地进行运算,“顺手”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2019年,一篇题为《三次改名的红坞村》的优秀通讯,在年度浙江新闻奖的评选中,因为一个简单的数字差错由二等奖降为三等奖:解放前,红坞村因村民吃不饱穿不暖住破茅屋而叫“鸡坞村”;解放后,村民盼望在党的领导下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于是改名为“油坞村”;改革开放后,早已解决温饱的村民对红红火火的小康生活充满期盼,于是又将村庄改为沿用至今的“红坞村”。文中可见,红坞村有三个名字,但只改了两次名。记者在写稿时,误把“三个名字”等同于“三次改名”。首关失守,后面编、审、校关关失守。在对待这个数字时,他们的思维误入了同样的陷阱。类似的错误还有:8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国庆期间,市区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802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1%,较2021年同期增长1.2%。这是2022年10月的一篇消息稿当中的一段文字,仔细鉴读,并没有发现数字方面的差错。事实上,这段文字的作用是说明记者提交编辑的稿件,标题出了问题。这篇稿件的原标题是这样的——(引题)连续三年实现同期增长(主题)国庆假期丽水消费市场稳步向好记者在写稿时,是如何得出“连续三年实现同期增长”的结论的呢?其错误与《三次改名的红坞村》一文雷同——2020年、2021年、2022年总共3年。编辑在编稿时,直接删除了引题。再来看一个例子,2020年5月开始,一则关于猫头鹰几十年飞入农家育雏的新闻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在松阳乡下,有一栋远离村民聚居地的老房子。房主39岁的儿子袁林伟,10岁时第一次迎来猫头鹰到家中阁楼育雏。此后每年2月,猫头鹰都会如期而至,5月底带着雏鹰重返大自然。从这段新闻事实中,首发的松阳县媒体把猫头鹰飞入农家育雏的时间确定为29年。其计算方法是:袁林伟今年39岁,猫头鹰第一次飞入他家时,他10岁,39减去10等于29。事实上猫头鹰的报道,不能简单地用“39减去10”来计算。这里要考虑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即猫头鹰每年2月来5月走。2020年媒体报道时,已经是5月份了。实际上袁林伟10岁时猫头鹰第1次来,11岁就是第2次。以此类推,他19岁猫头鹰就已经是第10次来,39岁就是第30次来。因此,记者在写稿时纠正了这个细节错误,明确了“猫头鹰飞入农家育雏”的时间是30年。2机械记录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我们在采写稿件时,不断章取义剪裁素材、不曲解采访对象的原意。但这并不是要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原话,不加思索地机械记录和再现。因为各种原因,有时采访对象的表述,并非新闻事实。2021年3月,一篇题为《百年鱼跃助推乡村振兴大业》的口述实录文章原稿写道:记得2014年8月20日,丽水暴发了百年一遇的洪灾,受灾的粮食经营户找上门来,请求鱼跃帮助购买被洪水浸泡过的大米,说这些大米用来酿造酒、醋没问题,价格可以便宜一些。在编辑过程中,“百年一遇”的说法使人产生了疑虑。于是找出当年媒体对“8·20”洪灾的报道,核实为“50年一遇”。此文原稿的数字差错,主因是记者以“第一人称”写作,“忠实”记录了口述人夸大的原话,放弃了对形容洪灾严重程度的“几年一遇”这一概念的警惕性。在采访时,还会碰到不够严谨的采访对象,对一些数据“脱口而出”。2021年6月,通讯稿《“洋留守”儿童: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中,有这样一段原话:在方山乡学校里……陈旭真在努力学习之余,还积极锻炼身体,跳绳、跑步、举小杠铃……努力提升身体素质,“现在,我一分钟跳绳能跳300多个。”她自豪地对记者说。14岁的女生陈旭真跳绳一分钟能跳300多个?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一分钟跳绳是许多地方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能跳200多个的考生已经很不容易了。事实上,目前一分钟跳绳的世界吉尼斯纪录也只有332个。经核实,稿件中的数字300,应为200。对采访对象所说的数字,我们不仅要去核实,有时还要去推算:在深圳,查小钢前后总共献血25次,献血量达2.04万毫升,获得2001年至200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是2022年7月《“献血达人”的“一腔热血”》文中的一段原稿,编辑对数字进行推算后发现,查小钢每次的献血量是816毫升。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每次献血一般不超过400毫升,二是怎么还多出了16毫升的零头。与采访对象核实后,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即2010年前献一次血小板算800毫升全血,但是16毫升的零头无法解释。由于时间过去太久,采访对象后来让记者把2.04万毫升修正为2万毫升。但是,编辑又提出了疑问,数据修正后说明查小钢献了25次血小板,他第一次献血就知道献血小板?编辑一再追问,终于提醒了采访对象。上述原稿中出错的不是“2.04万”,而是“25次”——查小钢总共献了26次血,第一次献400毫升全血,得知献血小板间隔期短(普通全血献血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不少于两周),而且每次按800毫升全血计算后,他于是连续献了25次血小板。3表达繁琐数字在新闻稿件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使用的数字越多越好。数字在精不在多,使用一些没有效用或者意义不大的数字,甚至滥用数字,反而让稿件读来繁复、枯燥无味。《杨国平:12年扶贫路,喜看增收景》是2020年12月见报的一篇人物通讯。为了突出扶贫干部杨国平的扶贫成效,记者在原稿中采用了大量的数字:12年来,在杨国平和所有人的努力下,莲都区摘除欠发达县帽子,全面消除“4600现象”。全区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3年全市第一。近年来,莲都区扶贫工作取得了一个个好成绩:2015年与全省同步摘除欠发达县帽子,全面消除“4600现象”;2018年26县发展实绩考核全省第五名;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11年来增长3.57倍,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3年全市第一。12年来,杨国平共牵头实施异地搬迁10012户23912人,其中整村搬迁209个自然村5454户12420人;投资29亿多元,新建联城城郊农民新社区、大港头镇金港小区、老竹镇学埔小区、丽新乡畎岸月山小区等26个安置小区(点),极大改善了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显然,这三段文字所表述的扶贫成效非常亮眼。可文章主人公杨国平,只是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负责人,这些成绩是整个莲都区取得的,而非他个人。这些数字用在这篇人物通讯上证明力不强,且读来繁琐。4交代不清准确、重要的关键数字,在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可能远远胜过大段文字。“用数字说话”,很多时候可以让新闻的重要信息一目了然。然而,记者在写稿时,如果交代不清、表述含糊,文章中的数字反而让人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困惑。2020年3月,记者在《邱潘秋:方寸之间见奇景》一文原稿中写道:邱潘秋的盆景园仅浇水就需要花4个小时时间,夏天要浇两次水,一天就需要8个小时。他为此皮肤晒黑了很多,后来请了工人来帮忙。初看,我们得到的信息是“盆景园浇水只要4个小时”。可是后面又进一步交代“夏天要浇两次水,一天就需要8个小时”。综合起来看,才知道浇一次水需要4个小时。其实,这段文字中的数字本身没有差错,问题出在语言的组织上。换一种表述方式,这段文字就一目了然了:邱潘秋的盆景园,浇一次水就需要4个小时。夏天每天要浇两次,一天就需8个小时。他为此皮肤晒黑了很多,后来请了工人来帮忙。同样因为语言组织不当,导致“数字困惑”的还有2023年2月份的《云和紧水滩镇:集体经济创收益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AI孙燕姿”翻唱《发如雪》:一场法律与艺术大考

AI歌手出道即巅峰,歌手也将面临失业?“AI歌手”纷至,会毁掉音乐行业吗?AI时代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AI歌手。4月以来,华语乐坛最火的歌手或许是“AI孙燕姿”。从周杰伦的《发如雪》、陶喆的《Melody》,到伍佰《挪威的森林》、刘欢《好汉歌》,甚至英文和日文的歌曲,AI孙燕姿都能完美演绎。那么,顶流AI孙燕姿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AI孙燕姿能够火出圈,这又存在哪些版权争议呢?▲“AI孙燕姿”B站作品截图。孙燕姿音色+他人音源+原作者歌曲=AI孙燕姿作品打开B站,可以发现AI孙燕姿翻唱各类歌曲的作品从4月起开始爆发式增长,其中不少经典歌曲配上孙燕姿极具辨识度的音色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获得了极高的播放量。如UP主“陈墨瞳1995”在4月12日一口气发布了三个AI孙燕姿作品,包括原唱为陈雪凝的《绿色》、张韶涵的《梦里花》,甚至还有一首日文歌曲,高桥洋子的《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三部作品均获得了破万的播放量,而4月14日发布的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发如雪》的视频更获得了161万的播放量。不少创作者在自己的主页或AI孙燕姿作品中介绍,作品使用AI音色替换技术(Sovits4.0),其来源为so-vits-svc模型,一款由中国歌声合成爱好者Rcell开发的AI语音转换项目,可从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GitHub上获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使用该技术需要先准备AI歌者本人的音频数据集(如孙燕姿本人的采访、直播素材),根据此数据集让AI训练模型,再准备一个输入源干声,最后使用模型推理替换输入源歌声中的声线。如在播放量较高的AI孙燕姿翻唱《发如雪》的视频中,虽然《发如雪》原唱是周杰伦,但视频制作者使用了另一位B站UP主、斗鱼主播“真栗”的翻唱干声及伴奏,最后用孙燕姿的声线替换了“真栗”的声音,才完成这一翻唱作品。“AI歌手”纷至:除了AI孙燕姿,还有AI周杰伦等随着这一技术的日趋成熟,不少人发布了基于Sovits4.0的训练教程,除了AI孙燕姿之外,AI周杰伦、AI王心凌等各路“AI歌手”也在近日纷纷“推出作品”,而不少反差娱乐向作品也纷纷出炉,如周杰伦演唱《只因你太美》,日本动漫角色阿妮亚演唱《上海滩》等。但在众多歌手中,孙燕姿由于声线独特极具辨识度,翻唱作品效果相对较好并较容易被认出,仍是最为出圈的“AI歌手”。不过,对于不少孙燕姿的歌迷来说,AI孙燕姿的作品与真实的孙燕姿作品仍然是可以分辨的。“如果是老一点的孙燕姿歌迷,可以听出许多作品里根本不是孙燕姿的唱法。”孙燕姿粉丝小可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虽然音色很像,但一些翻唱作品在转音、尾音上的处理完全不是孙燕姿的风格。”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浏览众多AI孙燕姿作品的评论发现,一些孙燕姿歌迷甚至能听出AI翻唱的孙燕姿音色是“早年的音色,现在孙燕姿不会这么唱。”小可表示,一些AI孙燕姿作品可以听得出来是创作者用心调试制作,寻找和孙燕姿唱法类似的翻唱者替换孙燕姿音色,才能有“以假乱真”的效果。但这一技术火了之后,有作者用孙燕姿的声音胡乱翻唱歌曲,效果不好,影响孙燕姿的形象。另外,还有一些声称AI孙燕姿超越了孙燕姿的评论,看上去很不舒服。涉及哪些版权问题?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一部AI孙燕姿作品往往是由四方参与的:孙燕姿本人(贡献音色)、翻唱作品原作者(贡献原版音乐作品)、翻唱作品的翻唱作者(贡献待被替换的干声及伴奏),最后是将上述三方进行技术合成的AI孙燕姿作品创作者。其中,虽然也有创作者直接使用原作者的声音进行替换,但效果往往不佳,容易“穿帮”,此外不少AI孙燕姿出圈的作品是翻唱原唱男声的作品,因此首先寻找一个类似孙燕姿唱法的女声翻唱者,再代入孙燕姿音色效果更好,因此往往一部成功的AI孙燕姿作品都要涉及三个歌手:原唱、翻唱、孙燕姿,而这往往容易引起麻烦的版权问题。今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优化训练数据,应不含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5月15日,音乐版权律师赵智功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AI孙燕姿作品是有版权问题的,具体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一层一层细细分析。如果是目前B站UP主“自娱自乐”不涉及商业化的情况,可能不涉及著作财产权,但还是涉及著作人身权,比如署名、表明表演者身份、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等。在他看来,歌手的声音、气息运用、演唱特点、发声风格、演唱技巧、综合唱功等,构成特定的表演形式,在法律上被归类于表演者权。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九条有相关规定。赵智功表示,AI所产生的作品,并非真的由孙燕姿演唱的作品,而是基于学习孙燕姿的表演,将其表演精细拆分并重新组合的结果。在表演方面,使用了孙燕姿的带有个人鲜明特点的表演(孙燕姿的声音本身就非常有识别度);在意愿方面,违背了孙燕姿本人的意愿,可能因为歌手人设、风格及艺人市场的因素,她本人未必想翻唱《向天再借五百年》,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于表演者表演形象的歪曲。“此外,在经济方面,AI翻唱Cover歌曲侵犯了孙燕姿本身的市场资源,孙燕姿翻唱什么歌曲,本来是应该由其本人以及其经纪公司/唱片公司,基于艺人设定和音乐市场的考量共同决定的。而现在,AI孙燕姿可以翻唱任何歌曲,说不定很多人抛弃真人孙燕姿的《天黑黑》,改成开始单曲循环孙燕姿的《发如雪》了。如果有人把AI孙燕姿的作品做成付费解锁、刻成CD进行售卖或以其他方式商业变现,同时也侵犯了孙燕姿作为表演者获取报酬的权利。”赵智功说。AI歌手将如何影响音乐行业?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被AI模仿的歌手和版权方展开了行动,如有AI模仿知名歌手Drake的《Heart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刚刚,官方正式通报!”算不算标题党?他们讨论很激烈......

都说“要做好标题,不做标题党”。但是,好标题与标题党的界限在哪里?“刚刚,官方正式通报!”算不算标题党?新京报打造的时政公众号“政事儿”,从小细节解读大时政,公众号运营团队的一绝就是起标题,一个标题改十几遍是常事。他们到底是怎样起标题的?视频新闻成新京报各采编部门的标配,“薇薇说”“城市体验官”“容我想想”“你以为呢”“罗东时间”“剥洋葱”等新京报融媒体品牌IP迅速“出圈”。各个“轻骑兵”团队是怎么运作的?对网红记者、编辑有特殊激励措施吗?4月初至5月初,60位来自苏州的媒体人带着很多这样的问题,走进了新京报社。新京报视频团队、平台号运营团队、政事儿、动新闻等团队毫无保留地分享各大品牌栏目“出圈”的“秘密”,从选题策划到人员配置、考核激励,甚至细致到用什么剪辑软件。这60名苏州媒体人,分别来自苏州日报、苏州广电,以及苏州各市区融媒体中心,他们也是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媒介创新实践基地第三期、第四期培训班的学员。在北京幸福大街37号新京报社,他们开启为期五天的“沉浸式”学习和交流。《政事儿》主编马俊茂在分享《10W+爆款的背后:只做好标题,不做标题党》。这两期培训分别有28个课时,课程设置极具针对性。结合苏州各媒体实际情况,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从一线资深采编精选12名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围绕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动画、新媒体策划、深度报道等方向,定制专门课程,通过案例分析、现场实操等方式,面对面交流分享新京报新媒体转型的经验。新京报平台运营部副主编李凡宗在分享新京报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心得。除了现场授课培训,培训班还设置了现场交流、赴报社具体部门单独交流、分组讨论、课后作业、导师点评等其他环节,最后还结合当地的2023年重点工作,提交融媒体策划方案,方能顺利结业。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有学员找到新京报一线采编或者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对一“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两人都忘记去食堂吃饭。即使是最后一天即将返程,还有学员在跟新京报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详细交流新媒体运营编辑的考核细节,差点误了火车。新京报首席编辑胡杰通过新京报经典深度报道的总结分析,详细阐释《如何操作一篇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不空谈,重视实际操作,是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媒介创新培训班的最大特点。每节课后,导师都会布置作业,大家分组讨论,并形成完整策划方案,然后再由导师逐一分析点评。培训最后一天,还有“现学现用”的重头戏:各组围绕当地2023年重点工作,策划融媒体传播方案,并在结业仪式上分享。学员分组讨论选题策划,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环节。结业仪式上,苏州日报学员在分享小组成员头脑风暴的成果: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融媒体策划方案。五天的培训交流时间,不算长。但是,通过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大家认识了更多的媒体同行,结交到了新的朋友。真正的学习和交流,才刚刚开始。正如学员在调查问卷所写:这次培训内容新颖、案例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期待以后还能走进新京报社,更深入了解这个团队。新京报导师分享的新媒体运营策略,都比较实用,可以现学现用,打开了我的思路。一直以来我都在追求辞藻华丽,似乎只有这样才显得“我有水平”。今天胡老师说“白描最显功力”,让我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了解多一点>>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于2022年正式启动,平台涵盖三大板块:融媒智库专家小组、媒介素养培训学院、媒介创新实践基地,汇聚了全国顶尖新闻传播领域专家、知名一线采编和新媒体运营“大咖”,组成智囊团和讲师团,提供融媒体实务经验共享,助力地方融媒体改革。媒介创新实践基地设在新京报社内,课程设计因人而异,实行菜单式定制;学员实行“沉浸式”跟班学习,与近千名新京报人一致,保持同样的工作和学习节奏,迅速了解并掌握新京报一线采编的新闻生产和运营策略。2023年以来,已经有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通过实践学习,从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结业。一图看懂>>如果你对该平台感兴趣欢迎添加下方二维码交流探讨本文作者:支云鹏本文编辑:徐彦琳xjbcmyj@bjnews.com.cn-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20首诗词,送给最可爱的母亲 | 周末谈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今天,本文精选20首写给母亲的诗词,祝愿母亲身体健康,事事顺心,节日快乐!/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网络表演市场去年营收近2000亿元;网信部门派出工作组进驻斗鱼 | 传媒动态【5.7-5.13】

汶川2008“有图无真相”的时代怎么办?抖音新规AI生成内容需标注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十五年了,这些画面依旧让人泪流满面 | 汶川2008

新京报摄影部2008年5月21日,57岁的李明生离开绵竹市灾民安置点,背起地震后找回的全部家产,衣物锅盘与一只兔子,走向10里外的家。他决心回家寻找失散的女儿,同时收拾自己倒塌的屋子。摄影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有图无真相”的时代怎么办?抖音新规AI生成内容需标注

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技术的负面价值,将其规范化,治理好。和迪丽热巴“接吻”、与刘亦菲“深情对视”、24小时AI主播带货、“赛博美女”、乘地铁的照片被“一键脱衣”……AI生成内容最近在网络中屡屡刷屏,似乎“有图有真相”的时代彻底结束了。小红书博主“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挖呀挖呀挖”爆火背后!网络短视频版权如何保护?

在“挖呀挖”争议中表现出来的版权意识弥足珍贵。▲网名“音乐老师花开富贵”的黄老师走红之后,被卷入了舆论漩涡。图/“音乐老师花开富贵”视频号截图“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五一假期前后,两位主播以教唱童谣《小小花园》的短视频走红网络,引发全民跟唱“挖呀挖”。连日来,反诈版、交警版、检察版等各种版本的“挖呀挖”争相出炉。从传播度和覆盖面观察,“挖呀挖”已成为今年网络舆论场上现象级的传播案例。人红“是非”多。走红之后,网名“音乐老师花开富贵”的黄老师和网名“毛葱小姐”的桃子老师,均被卷入了舆论漩涡。有质疑两位主播幼师身份的、有批评主播开直播揽收巨额打赏的,还有的指称黄老师本就是某专业网红运作机构(MCN)的职业网红。这些真真假假的争论,已是舆论场上的常态,也是网红赖以维系热度的重要手段。对用户来说,当故事看,或只为消费时间,宣泄情绪,自个儿乐在其中就好。但关乎“颜值”与“创作”之争,以及由此衍生实则延宕已久且仍存巨大分歧的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著作权保护,却值得拿到公共场域讨论一番。“颜值”与“创作”本不对立在此次事件中,部分网民慨叹“颜值”再次战胜了“创作”,起初是指桃子老师“挖呀挖”在先,但在流量获取上却明显不敌颜值更清纯可人的黄老师。随即有网民“挖”出了更早的“挖呀挖”主播“草莓壳”和“王小玲”,而后者也有着“幼师”标签,且早在2021年3月10日就发布了一版《小小花园》。据“王小玲”在其直播间介绍,这首歌的歌词由她最早改编而成,并取名为《小小花园》。另某百科上的《小小花园》词条则显示,该作品的词、曲、编曲均为“苏苏”。直到今日,各主播的粉丝们还在为谁是“挖呀挖”的正宗原版争论不休。主播靠“挖呀挖”爆火,已再次证明:在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的数字社会,颜值也是生产力。不管黄老师背后有无机构的身影,也不论视频中的她究竟开了几级美颜,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一个有着清纯容貌、治愈笑靥的幼师形象——这符合观者对一个理想幼师的想象。颜值即生产力的背后,是人类对美的本能追求。视觉一直都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判断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只是强化了视觉因素,这让颜值高的人或物更容易出圈和走红。不管是纯天然的,还是层层滤镜后的,姣好且相匹配的颜值有利于促进内容的传播,这已是消费时代的常识。若代入MCN视角,颜值本身即创作。因而,大可不必将“黄桃之争”定义为“颜值战胜了创作”。“BGM自由”或将一去不复返事实上,短视频创作所关联的著作权保护,远比其他作品复杂。以“挖呀挖”为例,其整体形式是融合了音乐、念白、律动与手指操的“奥尔夫”(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背景音乐(BGM)绝大多数版本配的是周杰伦2006年作品《听妈妈的话》;念白用的多是《小小花园》。各版本的《挖呀挖》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场景、手指动作与主播颜值了。因此,各家粉丝各显神通,通过在互联网上“考古”来支持自己喜欢的主播,无可厚非。相反,这其中表现出来的版权意识弥足珍贵。从目前的信息来看,黄老师、桃子老师均非《小小花园》原创者,“王小玲”也只宣称她是改编者。确定的是,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涉及商用,擅自将《听妈妈的话》作为BGM的各版《挖呀挖》,均有侵权嫌疑。尤其是那些开通带货或接受打赏过程中使用他人作品的版本,是无法以个人学习、合理引用来作为抗辩的。长期以来,针对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的侵权,著作权人提出索赔或寻求司法解决的并不多见。但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数据,该院涉短视频著作权案件收案数量逐年增加,且增幅明显。2019年,这一数据还是540件,2021年已进入了4位数,达1284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版权意识提升,司法维权成本降低,行政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不少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主播们所误认为的“BGM自由”,或将一去不复返。短视频版权保护也需“挖呀挖”再说回这次红遍全网的“挖呀挖”。承担侵权责任以被侵权人主张为前提。从法律上说,周杰伦不主张,不代表《小小花园》的著作权人也不主张。周杰伦现在不主张,不代表将来他也不主张。之所以著作权人现在还未主张,可能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擅自使用,也可能他认为维权成本过高不愿主张。一种更复杂的可能是,著作权人认为其作品虽被擅自使用或改编,但有利于其作品在线传播或热度维系,无需干预。不管基于什么原因,都不影响权利人随时可主张其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财产权等。因此,相对于用户来说,内容生产专业机构(PGC)、平台和监管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责任更大。过去的知识产权宣传,对提高普通公众版权意识,强调得更多。事实上,只有机构、平台、监管部门重视起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带动个人用户,进而带动普通公众树立更好的版权意识,共同维护、保障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热门短视频中,未经版权方授权的音乐、视频素材俯拾皆是。不知情肯定不是理由。在全民“挖呀挖”的网络热潮中,请机构、平台和监管部门也一起来“挖呀挖”,在自家的领地里种下版权的种子,开出版权保护的花。本文来源:新京报本文作者:王琳(法律学者)xjbcmyj@bjnews.com.cn-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国家队出手“挖呀挖”!政务新媒体如何借势传播?

政务新媒体发布的作品,内容合规较之个人用户,当采用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尺度。▲网名“音乐老师花开富贵”的黄老师因《小小花园》走红之后,各行行业争相改编。图/“音乐老师花开富贵”视频号截图近日,这首名为《小小花园》的儿歌,因其简单轻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和几位幼儿园老师极富感染力的教学演绎而火爆全网。尽管关于“挖呀挖”短视频版权仍争论不断,但热度依然不减。连日来,有各行各业加入了“挖呀挖”的行列,@中国石油,@中国中铁,@中国船舶,@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官方视频号纷纷“入坑”。还有平台以“国家队出手了”为题,汇聚了包括交警版、反诈版、消防版、税务版等在内的一系列政务新媒体短视频版本。1有人“挖呀挖”,守护你我他反诈版:“在手机里面刷呀刷呀刷把挣来的money全给骗子花在电脑里面押呀押呀押挣的钱都打了水漂还要被我抓”消防版:“遇见小小的火灾,请你不要害怕拿出小小的灭火器,要提拔握压”小朋友和大朋友,你们学到了吗?△视频来源:大同消防2有人“挖呀挖”,连通你我他@南方电网:在深深的地底下挖呀挖呀挖接长长的电缆送电到你家@国家电投:在铁塔图纸上挖呀挖呀挖织就条条线路通万家@中国电信:在山河湖海上挖呀挖呀挖建高高的基站连接千万家@中国中铁:在大大的城市地下挖呀挖呀挖修长长的地铁,通达千万家!在荒芜的大山里面挖呀挖呀挖挖通了致富路,方便千万家!@中国交建:在高高的天山下挖呀挖呀挖挖长长的隧道便利千万家!3有人“挖呀挖”,把那绿电发@中核集团: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三门核电
2023年5月9日
其他

从月入2万到“没活干”,AI给原画师们带来了什么?

随着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发展,除了原画师行业,包括广告、翻译甚至写作等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AI带给他们的冲击,除了失去工作外,他们也会考虑,人的价值在哪?Rico用AI生成的城市。受访者供图28岁的原画师林佑江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接活儿”了。他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平时接一些游戏公司的原画外包单子,“一个月能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但在今年二月以后,游戏公司开始使用AI(即人工智能)绘画,他突然没活儿了。26岁的原画师刘子昂也因此失去了工作,现在他所在的圈子,每天都充斥着被AI替代的焦虑,“尤其是新人,大家都不知道要不要入行了。”根据记者采访和相关媒体报道,随着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发展,除了原画师行业,包括广告、翻译甚至写作等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AI带给他们的冲击,除了失去工作外,他们也会考虑,人的价值在哪?同时AI技术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版权的争端。“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去记录、可以去模仿、可以去学习人类的视觉思维和语言体系,但这些视觉思维和语言体系的创新还是需要人类去做,这也是人独有的价值。”相关专家表示。因AI失业的人一个月前,刘子昂被公司裁员,距离他第一次使用AI绘画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今年3月,AI能够生成精美图像的消息在绘画相关的圈子里蔓延开来。刘子昂试着输入几个关键字,“少女,蓝天”,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软件生成了一幅画——一个漂亮的姑娘戴着草帽站在烈日下。刘子昂“被唬住了”,他用“精美”来形容这张图。“当时圈子里都只是震惊技术发展的这么快,也想过会影响到我们行业,但没想到这么快。”很快,刘子昂所在的“小型游戏公司”要求所有的原画师使用AI绘图软件。刘子昂和团队里的几个原画师摸索了一段时间,发现AI可以根据原画师提供的关键词,生成一些图像。“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一些之前没有涉猎过的领域,给我们提供一些灵感。”另一方面,AI可以帮忙细化一些细节,比如游戏人物鞋子的款式、携带装备上的花纹。最初刘子昂还觉得高兴,“提升了20%左右的效率”。但到了4月,公司就以“互相不合适”为由,将刘子昂辞退。离职后,他听说公司又接连辞退了几个原画师,招进了一个专门使用AI的员工。刘子昂看过现在公司用AI生成的人物,“更多是拼贴,没有创作。”他看到网上媒体的报道都在说“AI取代了原画师”,各种原画师的群里充斥着“焦虑”两个字,“会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怎么办,自己喜欢的东西好像突然变得一文不值了。”林佑江也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接到过单子了。他在2021年辞职做自由职业,主要接一些游戏原画的活儿,“好的话每个月可以固定有2万左右的收入”。林佑江对这份收入很满意。因为一直接不到活儿,林佑江决定离开北京,离开北京前,他在北京的街头。受访者供图今年2月,有客户直接发来AI生成的图片让林佑江修图。林佑江不愿意。一方面,他不愿意做修图的工作,“自己创作和给别人修图肯定还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原本画一张图的价格是8000-10000元,对方给的修一张图的价格为2000元,“他们觉得图像已经生成了,我只需简单地修一修,将价格压得很低。”但林佑江觉得自己的工作量应该要达到5000-6000元,拒绝了。连续几个月接不到活儿,林佑江试着去找工作。发现不少公司要求他们具备使用AI软件的技能,面试变得更加困难,一位人力资源专员告诉林佑江,现在原画师相关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上百人面试。“有一些公司因为还在观望未来AI绘画的发展方向,暂时停止招聘新的员工。”林佑江形容AI就像是竹子一样,一夜之间,突然钻出来,没有给人反应的时间。“学习画画十多年,我突然之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AI绘画在一夜之间颠覆了行业?林佑江在2016年前后就听说过AI绘画,“之前它的迭代速度非常慢,大家像在听远方的小作坊的笑话一样,没有人把它当回事。但没想到,AI绘画在一夜之间颠覆了行业。”在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Rico回忆,去年三四月,几款AI绘画软件相继诞生,“但当时AI生成的图像还很抽象,涂抹感非常强,人脸糊作一团。”一两个月后,这款AI绘画软件就“没声了”。去年三月,Rico用AI生成的图像还很抽象,涂抹感非常强,人脸糊作一团。受访者供图今年年初,AI制图软件Midjourney和Stable
2023年5月8日
其他

插队女子表情被制成车贴,“快意恩仇式”监督要不得 | 周末谈

正确的舆论监督,需要克制的传播行为。“婆孙插队事件”热度在五一假期居高不下。5月4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有人在某饭店认出婆孙二人,不时议论,且一直跟拍。
2023年5月7日
其他

五一档电影票房达15.19亿元;小红书拟上线团购功能 | 传媒动态【4.30-5.6】

Chat不再需要“候补名单”,用户只需登录微软账户便可以访问这个结合了GPT-4技术的搜索引擎。“这意味着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比以往更轻松地试用新版Bing
2023年5月6日
其他

“视频天下”时代,媒体融合转型仍需迈过“三重门”!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融媒传播有哪些难点?借视频内容转型,主流媒体还有哪些牌可打?在与商业平台相互成就的同时,主流媒体如何坚守专业主义?这些热点议题事实上也是媒体融合转型面临的“三重门”。“求形式重于求内容、新媒体沿用旧逻辑、内容和情境不匹配等,都会导致有价值的优质内容难以触及用户。”日前,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共创主流舆论新格局——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媒体融合存在的“可及”之困。从“推动融合”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我国媒体融合进程正迈入新阶段,主流媒体通过加大与商业媒体合作力度,以直播、短视频、互动融媒体产品为发力点,正形成了一股网络新势力。
2023年5月5日
其他

今天,20句名言致敬青春

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今天是“五四青年节”。104年前,在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青年运动中,爱国主义精神同民主科学精神凝聚为一体,共同创造了既有深刻内涵、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步。又是一年五月,阳光明媚。一代代青年,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青春的多姿多彩。本文整理了一些写给青年、致敬青春的名人名言,祝广大青年节日快乐,不负青年使命。01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觉醒年代》02去吧,青年,去吧!与幽谷的香草同埋;去吧,青年,去吧!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别让夜宿海底捞成了“特种兵式”旅游攻略

夜宿海底捞这种模糊的“僵局”需要及时打破。近日,“夜宿海底捞”现象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据极目新闻报道,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凌晨4点半在海底捞南京某门店吃饭时,遇到了夜宿的人群“占桌睡觉”,需要排很久的队,最后也没吃上。帖子发出后,“海底捞一门店睡满人导致无法用餐”的话题,很快便登上了热搜。海底捞店内到底能不能夜宿?对此,海底捞相关门店在其最新回应中称,“我们是餐饮场所,暂时没有留宿服务。如果遇到有人留宿的情况,可以找门店现场负责人反馈”。实际上,此前也有过夜宿海底捞的情况,却也没有严重到这次“睡满人导致无法用餐”的程度。这次情况特殊在于,一则“五一”假期游客众多,二则当晚有演唱会,导致该门店涌入不少夜宿之人。但是,夜宿问题屡屡发生在海底捞门店,让原本出于善意的这种“隐藏服务”被公开“利用”,就需要有所注意了。此前,网络就一直流传着“夜宿海底捞攻略”“海底捞过夜史”等帖子。这些“攻略”虽不违法,却也未必合理。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类帖子的炒作与流传,向部分群体传达这一做法的可行性,才让夜宿海底捞成为可选项。报道中就有大学生直言,“特种兵式”旅游本身就是为了节省开支,来海底捞吃个火锅顺便休息一晚,很划算。但是,这种看似“划算”的夜宿行为,不仅会影响其他用餐者的用餐体验,也会影响餐饮场所的正常经营秩序;对夜宿者本身而言,也有不少现实问题需要考虑。比如,行李和随身物品的看护,甚至人身安全保障也都是问题。一旦财物丢失、人身安全遭受侵害,责任由谁来承担?目前,这些无疑都处于灰色地带。这种为图省钱、贪小便宜进而挑战规则的行为,无事发生可以万事大吉,一旦出现意外,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争端,最终成为“不划算”。因此,留宿餐饮场所的行为不值得提倡,更不应该成为“特种兵式”旅游攻略,被推广、流行。对此,夜宿者要看到潜在的风险,餐饮场所也需从责任意识出发,及时明确规则和服务边界。短暂的歇脚休息和过夜毕竟不同,其或许可以尝试创新提供借宿服务,或者提供更好的协调解决方案,门店则应该明确拒绝提供留宿服务。总之,夜宿海底捞这种模糊的“僵局”需要及时打破,以免“纵容”之下,相关攻略推波助澜,使得部分餐饮场所成为部分游客的“留宿打卡地”,而给各方带来意外和风险。本文转自新京报评论本文作者:和生(媒体人)
2023年5月3日
其他

社科院2022网络文学报告:用户规模达4.92亿!言情仍是IP改编主力题材

《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全民阅读再次写进政府报告,IP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复苏的重要引擎,网络文学则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海内外影响力扩大与“讲好中国故事”是网络文学2022年两大发展特征。4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以网络文学内容创作和改编市场现状为蓝本,从时代定位、行业趋势、IP产业、版权保护、网文出海等层面,完整展现了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新兴趋势。报告中提到,2022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389.3亿元,同比实现了8.8%的高速增长;2022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涵盖5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达9.01亿。报告指出,2022网络文学呈现出四大行业趋势:其一,在内容精品化趋势的持续推动下,2022年网络文学海内外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在国内,144部网文作品入藏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10部网文的数字版本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在海外,16部中国网文被大英图书馆收录,网文出海遍及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达到9.01亿,美国、印度、英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地区均深受影响。▲优秀网文作品(主办方供图)在报告发布活动现场,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开始关注带有现实主义倾向的题材和情节,他们用自己的声音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民生民情和民风民俗,表现当代大众生活百态,折射出人们的精神面貌与情感需求。去年12月29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在深圳文博会期间举行“首批网络数字版本入藏仪式”。经审核通过,首批入藏了覆盖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五大类、45项不同形态的网络数字版本,其中包括《复兴之路》《大国重工》等为代表的10项网络文学作品,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数字中国”视野下的数字化传承。其二,创作代际更替,九零后成创作中坚力量,零零后崛起成新增主力。数据显示,以卖报小郎君、轻泉流响为代表的90后、95后作家接连打破网络文学订阅、月票纪录。2022作家指数TOP500的新面孔中,00后占比提升10%。其三,内容题材层面,随着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现实、科幻、玄幻、历史、古言成为“中国故事”五大标杆题材:现实题材作品以37.2%的高复合增长率,迈入“黄金时代”;科幻题材作品在高速增长、获得2022中国最高科幻奖银河奖认可的同时,更在大众评论中掀起“科普潮”;玄幻题材现实内核凸显,历史、古言题材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传承。其四,内容格局的变化也传递到了消费生态。报告指出,2022年,网络文学付费与免费模式呈现共荣局面,付费内容质量、收入双增,付费重回高增长。如起点读书2022年12月的月活用户数同比上涨80%,全年收入同比上涨超30%。同时,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主流视频平台2022年度TOP10热门剧集中,付费网文改编影视剧整体占比近50%,已经成为影视化改编的重要来源。聚焦IP改编这一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晴雨表,报告进一步揭示了2022网络文学IP改编三大核心趋势,包括:优质IP多轮次开发可实现价值升维得以验证;IP生态链工业能力提升,网络文学开发周期系统性缩短;言情、现实为网文改编主力赛道,悬疑、科幻和玄幻为IP改编三大潜力赛道等,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形式迭代、路径创新的成熟发展阶段。以2013年的超级IP《斗破苍穹》为例,从累计销售1300万册、畅销海内外的同名书籍,累计播放量超37亿次的有声书、超135亿次的动画,到上线首日即登顶App
2023年5月2日
其他

“特色+传播+口碑”,淄博烧烤蹿红的传播三件套

如果说“烤炉+小饼+蘸料”是淄博烧烤的“灵魂三件套”,那“特色+传播+口碑”便是淄博烧烤走红的三件套。淄博烧烤似乎是一夜走红,且至今热度不减。淄博烧烤的“专用手势”。据媒体报道,仅3月份,淄博这座人口仅470万人的城市,就接待外地游客4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34%。某点评数据平台显示,3月以来,淄博当地“烧烤”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70%。“淄博烧烤”关键词全平台搜索量则同比增长超770%,多个在线旅游平台“五一”期间高铁热门目的地榜单,淄博均位列前十。连淄博人自己都没想到,淄博烧烤就这样火透了。各路媒体争相报道,高铁站乌泱乌泱的人群,淄博正从“宇宙中心曹县”接过新晋“顶流”的交椅。淄博一家烧烤店门因不堪重负贴出歇业通知。(来源:极目新闻)像淄博这样“意外”走红的城市,人们可能已经不陌生了。丁真因其朴素的笑容走红网络,为四川理塘带来热度;新疆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策马奔腾,为当地文旅代言;因在短视频平台爆火,山东曹县被称为“宇宙中心”……2023年的春天亦是中小网红城市迸发的春天。因爆款剧《狂飙》而火的广东江门,举办“村BA“的贵州台盘村,再到因“烤炉小饼加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火遍全网的山东淄博......不同于传统的旅游城市拥有一众闻名天下的经典景点,这些中小城市凭什么走红?如果说“烤炉+小饼+蘸料”是淄博烧烤的“灵魂三件套”,那“特色+传播+口碑”便是淄博烧烤走红的三件套。在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的今天,每一座城市都有凭借自身独特文化出圈的机会。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有何可以借鉴之处?媒体转播,点燃网络流量这些网红城市的爆火出圈离不开媒体的助力。以淄博为例,淄博烧烤的火爆并非一朝一夕,早就是电视台的老面孔。早在2021年,CCTV4播出的纪录片《美食中国》之《淄博·和为淄味》,以及山东卫视纪录片《至味山东》之《“淄博烧烤”
2023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