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的蕨·余杭鸬鸟篇(上)

小丛丛 是桔梗吖
2024-09-04

今年12月初南方气温普遍偏高,趁着天气尚暖,对余杭山区的蕨类植物进行了一次小考察。本次考察路线是附近山脚一带,爬升了十几分钟,海拔在150~250米左右。

喜欢扎堆生长的蕨类植物

1. 杭州鳞毛蕨 Dryopteris hangchowensis

分类: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平鳞亚属,毛柄鳞毛蕨组

这株蕨生长于阔叶林下的低洼处,海拔230米左右。叶挺拔且修长,轮廓呈披针形。

叶为二回羽裂,小羽片的分裂程度为半裂,羽片与羽轴连接处有短柄。

叶先端渐尖;孢子囊群呈圆形,排列在羽轴两侧。

叶轴密被黑色线形的鳞片、羽轴和叶脉上亦有棕色纤维状的鳞片

羽片基部(最靠近叶轴)的裂片,其深裂程度几乎到达羽轴,成为了一对几乎分离的羽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识别要点,但这个特点很细微,对不熟悉杭州鳞毛蕨的我来说,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把握。


在《浙江植物志》上查阅了其他和杭州鳞毛蕨相似的蕨类,进一步对比:

  • 杭州鳞毛蕨和桫椤鳞毛蕨 D. cycadina 的羽片形态很相似,但桫椤鳞毛蕨通常分布于高海拔地区,而这株蕨发现于海拔230左右的阔叶林下。

  • 暗鳞鳞毛蕨 D. atrata混淆鳞毛蕨 D. commixta 的羽片都属于浅裂,羽裂的深度不超过一半。而这株蕨的羽裂程度属于半裂;

  • 同形鳞毛蕨 D. uniformis 的羽片则属于深裂或全裂,也同样不符合这株蕨的情况;

此外 ,这株蕨似乎也不属于典型的杭州鳞毛蕨,也许是以上某种蕨的杂交后代?还待进一步观察。

2. 同形鳞毛蕨 Dryopteris uniformis

分类: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平鳞亚属,半育鳞毛蕨组

在同一片区域,看到了另一株外形很相似的蕨。叶片挺拔且修长,簇生在一起。

叶为二回羽裂,小羽片的分裂程度为深裂,羽片和叶轴之间连接紧密、几乎无柄。

孢子囊群呈圆形,整齐排列于裂片中脉两侧。同形鳞毛蕨属于“半育鳞毛蕨组”,即孢子囊群仅生于叶片中部以上。但当时只拍了羽片局部的照片,没能印证这一点,是一个小遗憾。

叶柄上密布着深褐色的披针形鳞片,像刀片一样,让人过目不忘。


同形鳞毛蕨 vs 杭州鳞毛蕨

两者气质相近,对比下来至少有两处是较为明显的差异:

(1)羽裂程度:虽然都属于“二回羽裂”,但两者的羽裂程度不一样
  • 同形鳞毛蕨:深裂几乎到达羽轴;

  • 杭州鳞毛蕨:半裂,到达约1/2处。


(2)孢子囊群排列
  • 同形鳞毛蕨:分布于裂片中脉两侧,各成一行;

  • 杭州鳞毛蕨:分布于羽轴两侧,呈不规律排列。


3. 稀羽鳞毛蕨 Dryopteris sparsa

分类: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平鳞亚属,稀羽鳞毛蕨组

在登山小路一侧的山坡上,发现了一片葱葱郁郁的蕨。它浑身光滑、叶轴和羽轴皆无鳞片,以至于我最初没认出它竟也属于鳞毛蕨属。

叶轮廓呈卵形,羽片对生,叶先端渐尖。羽片基部一对小羽片很特别,位于下侧的那片小羽片尤为修长,看上去像是长出了一对“小耳朵”

叶轴、羽轴皆光滑、无鳞片,仅叶柄基部有棕色的披针形鳞片。

孢子囊群呈圆形,孢子囊完全成熟后变成了棕褐色。


后来在附近又找到了一株孢子囊群未成熟的稀羽鳞毛蕨,孢子囊群胖乎乎的,显得尤为可爱。

将其中一片羽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见孢子囊群被一层膜状器官紧紧包裹,像是一根弯曲的肉肠;当膜破裂后,会逐渐缩成一团,像盖子一样继续保护着躲藏其下的孢子囊们。这就是“囊群盖 Indusia”,台湾地区将 Indusia 翻译为“孢膜”,两种翻译都很生动。

孢子囊成熟过程中,颜色从半透明变成黑色、最后又变成半透明、且橙色的环带变得清晰可见。

4. 太平鳞毛蕨 Dryopteris pacifica

分类: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泡鳞亚属,变异鳞毛蕨组

同样是在这片区域,发现了另一种和稀羽鳞毛蕨相似的蕨。

叶轮廓呈卵形,羽片互生,叶先端渐尖,且叶基处同样也拥有一对“小耳朵”。

叶轴上密布着基部棕色、先端毛发状的鳞片,小羽片中脉处则是棕色的泡状鳞片

叶柄基部的鳞片为黑色披针形,层层包裹住叶柄,非常显眼。后来在《浙江植物志》中了解到,太平鳞毛蕨与变异鳞毛蕨 D. varia 在各方面都很相似,但变异鳞毛蕨叶柄基部的鳞片为棕色或暗棕色。有待进一步观察。

太平鳞毛蕨 vs 稀羽鳞毛蕨

两者差异还比较明显,但由于叶轮廓蛮相似的,因此也顺便比较一番。

(1)叶片
  • 太平鳞毛蕨:羽片互生,裂片披针形;叶片富有光泽

  • 稀羽鳞毛蕨:羽片对生,裂片长圆形。


(2)叶轴和羽轴上的鳞片
  • 太平鳞毛蕨:上部黑色、基部棕色的小鳞片;

  • 稀羽鳞毛蕨:光滑、无鳞片。


5. 鳞毛蕨属,泡鳞鳞毛蕨组

分类: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泡鳞亚属,泡鳞鳞毛蕨组

它生长于盘山公路一侧的坡面上,在裸露的岩石壁上非常引人注目。

叶片厚且硬,像皮革一般富有光泽。叶先端的小羽片浅裂或不裂,越往后、羽裂程度越大。

孢子囊群呈圆形,有明显的囊群盖。未成熟的孢子囊呈白色,逐渐变为棕褐色;

叶轴、羽轴皆有鳞片,叶柄基部的鳞片尤为显著。

初见时觉得像黑足鳞毛蕨 Dryopteris fuscipes,后来一路上也看到了不少相似很高的蕨,却又各有不同

回家后比对植物志,看啥像啥、看啥又不像啥,愈加不敢确定它是什么蕨了?根据叶轮廓和鳞片特点,觉得它们应该属于泡鳞亚属,泡鳞鳞毛蕨组

有的孢子囊群特别小,看上去像只有一层囊群盖而没有孢子囊,它们是还没有成熟吗?还是发育不良呢?

棕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包裹着叶柄。

6. 斜方复叶耳蕨 Arachniodes amabilis

叶轮廓为三角形、裂片为带芒刺的斜长方形,在鳞毛蕨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复叶耳蕨属。

叶片顶部呈长尾状,但基部的羽片没有特别伸长出来的小羽片,故排除长尾复叶耳蕨 A. simplicior

囊群盖的边缘不平滑,而且具有睫毛状的小齿,故排除假斜方复叶耳蕨 A. hekiana。

裂片为斜长方形,边缘有尖锯齿,齿尖有芒刺;叶柄基部密被棕色、披针形的鳞片。

7. 贯众属

无论是水沟边、柏油路旁还是竹林下,一路上遇到了许多贯众属的蕨。有的羽片近乎全缘、有的像镰刀。


共记录了7种鳞毛蕨科的蕨类植物:

1. 鳞毛蕨属,杭州鳞毛蕨 Dryopteris hangchowensis

2. 鳞毛蕨属,同形鳞毛蕨 Dryopteris uniformis

3. 鳞毛蕨属,稀羽鳞毛蕨 Dryopteris sparsa

4. 鳞毛蕨属,太平鳞毛蕨 Dryopteris pacifica

5. 鳞毛蕨属,泡鳞鳞毛蕨组

6. 复叶耳蕨属,斜方复叶耳蕨 Arachniodes amabilis

7. 贯众属 Cyrtomium

特别感谢 Solarfe、章毓厅、柚子、蜜蜂、皮皮几位老师和朋友的指导和帮助。
文中如有任何不确之处,恳请大家指正,非常感谢!


更多文章

逛植物园 

南宁植物园 | 南宁植物园·苏铁园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昆明植物园·兰花馆 | 昆明植物园·食虫植物馆 | 惠州市植物园 | 杭州植物园·盆栽园 | 杭州植物园·百草园 | 杭州植物园·夏日闲逛
全年公园观察计划 
2023年,用一整年的时间去观察,见证四季的变化,定期记录公园里的植物、蘑菇、虫子、鸟儿。
1 月:冬日茶花 | 棕背伯劳的食物
2 月:传粉昆虫 | 春天的嫩芽 
3 月:春天里的12种小野花 
4 月:垂丝海棠 | 野草大赏 | 百花齐放  
5 月:食蚜蝇等24种虫子
6 月:幼鸟觅食 | 蘑菇20种 
7 月:柳叶马鞭草与菟丝子
8 月:秋天来了,硕果累累
9 月:喜欢阳光的海金沙 
10月:显微镜下的节节草
11月:公园观察之树皮篇




👇👇  动植物小学徒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是桔梗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