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腾:要把作品当成产品来打磨 | 记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3-21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二十五篇,我们采访科技财经资深媒体人林腾,听他讲述对科技记者的理解。


图为林腾


2014年,林腾从传统媒体离开,进入了界面新闻,负责华南地区的科技公司报道。

那时,深圳的科技产业开始爆发性增长,他开始大量报道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的科技公司。按照林腾的说法,当时的大疆、OPPO、vivo还被大家认为是横空出世的新公司;华为刚刚转型做C端手机业务,没有多少销量,大家都不看好;而在他开始报道腾讯时,微信刚刚在社交软件市场上站稳脚跟,也没几个人玩《王者荣耀》。

“我跑的时候还不明白,觉得它们就是一些普通的科技公司;但后来才发现,自己见证了全球最优秀公司的成长。”

一个“追风的记者”——林腾如此形容那时的自己。事情发展得太快,每天都在面对公司的新变化,以及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就这样,他跟随科技行业共同成长起来——在他看来,这一方面得益于时代机遇,另一方面得益于个人内心不断往前追逐的动力。

五年的记者生涯后,林腾追逐的目标转向别处。那是2017年,当年的创新创业公司开始陆续赴美赴港上市;抱着抓住一波行业红利、获得更好的职业履历的想法,林腾离开媒体行业,陪伴一家公司上了市。

他参与了这家互联网公司在美上市的全部流程,完整了解到公司的运作方式;这种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体验,让他感到自己愈发接近商业的真相。

“你真正在一家公司待过、还伴随它做了一件公司里程碑级别的大事后,再回去做记者时视角会截然不同。”

一年后,林腾带着全新的视角重返媒体界;这回,他醒悟到要从一个追风记者转变为追寻本质的记者。

他开始做大量的深度报道,讲述科技行业现象背后金融和人的故事,并在信息繁杂的媒体环境里,用流量思维的写作思路破局,获得了不少行业的奖项。2021年,他和一些亲戚朋友聊起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发现大家对此很感兴趣。他觉得他可以把这些见闻和思考讲给更多人听,不久后,他做起了个人化的视频节目“湾区林斯基”,短短不到2年,已经收获了将近50万粉丝。

以下是深度训练营对界面新闻林腾的采访:

Q:科技条线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A:首先是经营状况(市场份额,用户数,营收利润等指标),其次是战略/产品方向,再次是股价动态、技术路线、创始人故事。总体来说更关注公司之间的竞争和掌舵手的内部决策。

Q:和其他条线相比,科技条线有何不同?

A:最大的不同是科技一直在变,无论是技术、产业逻辑还是写作逻辑。其他条线,例如金融,它的商业模式都有几百年历史了,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科技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是层出不穷的。

Q:为什么写作逻辑会不断变化?

A:因为公司在不断变化,带动写作重心的变化。比如在科技行业早期,就要按照拓展市场的逻辑来写作,描述初创公司如何拼命抢占市场(获客逻辑举例《中国手机厂商西进:到印度当插班生》);当公司成长为一个大型公司,战略制定者即高管之间的博弈斗争会成为主逻辑(《印度独角兽OYO中国困局:裁员,造假,本土团队沦为“傀儡”》);当公司从获客转向研发时,写作要围绕技术路线、技术竞争展开(《尼康停产单反相机传言背后:日本孤傲经营路线的一场溃败》)

Q:一般如何发现选题?

A:基于对一家公司的长期跟踪和专业判断——什么事情会引起行业关注?总体来说是一种经验主义。

以《逃离温室腾讯》为例。这个选题源于我在互联网公司时发现的一个现象:我所在的公司里有很多前腾讯员工,而在当时,腾讯如日中天,股价节节攀升,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离开腾讯?

我开始探索这个问题并得到了一个基础的模糊的结论:他们认为腾讯现在发展得太好了,太像一个温室了,所有人都有钱了、没动力奋斗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没什么机会。

回到界面新闻后,我开始正式着手这个选题。我找到了大概十名腾讯员工,在职、不在职的都有;另外我还找到一些管理学研究者一起探讨,最终得出了“温室腾讯”的结论。

当时,这篇报道看上去像是“盛世危言”,因为在报道发表时,腾讯依然势如破竹。但今年开始,腾讯因为经营业绩不佳开始裁员,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当时提出的腾讯人均效率低的问题。

Q:我看到您在2019年又写了一篇《腾讯打破温室》,应该是这个选题的延续。

A:对,2019年时腾讯开始做CSIG,所谓的to B业务,要像华为、阿里一样更野蛮、更狼性地加入丛林斗争,因此我当时做了一篇腾讯想要打破温室的稿子。但今天来看这篇稿子的判断和结论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Q:目前互联网公司是否陷入了某种停滞?

A:准确来说是用户停滞。风已经停了,下一阶段要做的是探寻本质。科技的本质是什么?是芯片,是技术,是系统,这些上游的东西。

行业的变化和我职业生涯中的视角变化经验是一样的。我一开始追风,后来探寻本质;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一样,最开始追风、跑马圈地,比的就是谁获客快,但在获得用户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修内功,不然美国只要卡一下芯片就不行了。

Q:可以展开讲讲您职业生涯中视角的变化吗?

A:之前我会更单纯地探讨产业本身,比如手机、互联网产业的变化。但是除了产业大环境外,真正对公司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有两个要素:

第一是钱。科技金融不分家,科技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金融的支持。

第二是人。一家初创企业能否成功,和公司的创始人、决策者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后来的报道中针对金融和人的能力做了补足。

这需要时间磨练,会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但如果你对好报道欲望足够强,就会有耐心。有的稿子我能做好几个月,比如逃离温室腾讯复盘金立死亡之谜视觉中国的逃跑计划失序的魅族:黄章与李楠的“费财”始末,甚至在这期间没有其他稿件产出,但我愿意等待好作品的爆发。

Q:近年来科技条线报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从追风转向追寻本质。转折点大概是2019、2020年,华为事件、互联网增长瓶颈、互联网反垄断法出台等一系列因素都在暗示追寻本质的时代的到来。我认为未来科技报道会更关注核心技术的演变、更迭、突破,更关注研发,之前被关注比较多的是还是商业模式。

Q:您觉得对于科技记者来说,懂技术和懂商业模式,哪个更重要?

A:一个厉害的记者要懂行业的所有环节。比如一个手机包括硬件层和软件层,那么这两层的技术都要懂,还要了解技术如何衍生商业,金融又如何辅助商业。美国媒体的医疗报道记者是可以直接做外科手术的,只有到达这种层次,才能看明白很多事情。

Q:您学习技术时会觉得吃力吗?

A:不会很吃力,你不需要去写代码,懂技术带来的商业原理就可以了。

比如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区别,前者储电量不如后者大,但是更安全,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开始用磷酸铁锂。

再比如,中国公司在光伏技术领域拥有几乎全产业链的领先,因此未来光伏产业的出口会比其他产业有优势。

Q:您平时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

A:差不多每周一本书,每天会花很多时间浏览各大新闻网站和交易软件,要保持阅读习惯和对行业的敏锐度。

Q:财经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记者的个人分析和判断,但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似乎要求记者尽量减少主观判断?

A:我认为出于舆论监督的目的,记者需要对商业带有偏见。监督一定程度上会预设立场地质疑,看公司是否能自证清白。媒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有问题的公司才会害怕媒体,好公司是经得起放大镜审视的。但是记者的偏见,一定要是专业的,要证据充分。

Q:那您怎么看待信息平衡?即不能单采一方观点,要采访到多个信息源。

A:我觉得单一信源没有问题,因为对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增量信息。

如果这家公司是一个公众公司或者消费品面向大众的公司,有了增量信息就应该公之于众,因为我们保护的是更多人的利益:投资者,消费者,客户,员工。如果对方觉得有问题可以出来反驳,舆论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可以随着时间消散的。

Q:您刚才说“记者一定要是专业的”,怎样算是专业?

A:首先,写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虽然真实不代表是全部的真相,但是真实发生过很重要。然后记者要对行业足够了解,以做出合理的逻辑推论,以及充分采访、交叉验证。

Q:您的文章底下偶尔有很多评论,有质疑,有反对,还有人掐架。怎么看待质疑?是否会怀疑自己分析有误?

A:我也会怀疑自己分析有误。记者不是神,我只能尽量保证自己报道中的信息是真实的;观点被质疑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另外质疑不是一件坏事,有质疑,说明这件事在被讨论。

Q:这种平常心是逐渐养成的吗?

A:这不是平常心,这是自信,如果不自信,别人一质疑你就焦虑了。自信是基于多年的经验以及专业判断。

Q:您是如何处理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的?

A:从职业出发,你需要什么信息,就去找企业要什么信息,这是本质。

对于企业给出的信息,要有筛选和过滤能力。有的事情明明是一个新闻,企业非要包装成一篇软文,那么就把软文中新闻的部分提取出来就是了。

和企业的沟通并没有那么难,专业是你行走江湖的护身符,如果你不专业,企业也不会太尊重。

Q:我听说您可以在企业知情的情况下写企业负面。

A:当然可以。企业反对也没有用,这个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企业在意与否,而是你从职业出发考虑是否应该写。换句话说,你作为媒体人,你的服务对象是媒体公司,而不是企业。

但是,你必须要做到就事论事,不要投机取巧,也不要为了写而写,一切都要基于专业的新闻操作。

Q:您和企业闹过不愉快吗?

A:经常发生,但这种事很正常。只要你是一个专业的人,那么一定能征服所有人。没有人会因为你专业而讨厌你。

Q:财经媒体靠企业盈利,同时又要对其进行监督,总觉得有点奇怪。您怎么看这件事?

A:这就是媒体商业模式的不合理。我认为媒体不应该靠公司广告生存,应该有更好的商业模式,但是目前还没有人探索出来。付费模式不适用于常规媒体,只适用于能够提供稀缺信息的媒体。

Q:怎么看待软文?

A:软文不是新闻,评价体系不同——一个是广告营销评价体系,一个是新闻专业评价体系。传播力高,客户满意的软文,就是好软文。

Q:很多人说您文笔好,您有什么写作方法吗?

A:我是一个心中有读者的人,我经常问自己:当我的读者看到这一幕时,ta会想什么?我经常想,我如何说第一句话,才能让地铁里面的一个陌生人耐心地听我讲下去。

如果希望读者能继续看下去,文章里一定要有很多能够让ta看下去的元素,比如人、故事,还有转折。

我很看重“完播率”“5秒不划走率”。虽然我是一个记者,但我觉得自己更是一个产品经理,我把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作品都当作产品来做,在保持高的专业度的同时做到懂用户。我认为一个东西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才有价值。

这就是我2018年回到界面后确立的“流量思维写作倾向”。因为市面上的追风文章实在是太多了,我希望我的稿子能在繁杂的信息中脱颖而出,不然我拿到的信息就没有价值。

Q:您的写作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吗?

A:最早看东野圭吾,后来很喜欢村上春树,他们教你如何把故事写得引人入胜;另外就是财新、南方周末、华尔街日报,教你如何抓住本质——厉害的记者能够在抓住本质后,用非常简短的文本把一件事描述得清楚,且有力度。

Q:你觉得好的财经报道是怎样的?

A:首先要切中当下财经世界的矛盾,无论是宏观经济、金融还是产业;另外需要有扎实的调查和论据;还需要有极强的表现力,让文章能被更多人看到。


-END-


作者 | 张晓艺

值班编辑 | 钟楚滢

统筹总监 | 许   愿


推荐阅读


[1]陈晶:记录本身就是意义 | 记者手记
[2]财经记者杜卿卿:从业近十年,始终珍视认识世界的自由 | 记者手记
[3]视频记者俞金旻:做记者要心中有光,脚下有泥|记者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