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墨普德 |阿来的民族精神及其作品中的独特风格

第214期 文星学术 2021-09-21

(本文原刊于《阿来研究》第十辑)

(本文作者:墨普德[印度])


从我本人作为诗人、翻译家的角度去分析阿来的作品,首先自然而然地关注他的诗歌。到现在,我翻译出的书有《鲁迅诗集》《中国当代诗歌集》(自选)、《艾青诗歌寓言集》《毛泽东诗词全集与文学赏析》《胡志明在华的“狱中日记”》,还通过跨文化印象的角度来翻译艾青、巴勃罗·聂鲁达、尼克拉斯·桂连三位世界文化伟人的作品,而反映出他们各自如何看待置于东半球和西半球国家的文化及其对此的理解。



        今年六月份,我沿着丝绸之路,在甘肃和新疆一带的中国佛教石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术考察,深深地感受到了那里人们如何珍惜非物质文化,体会到了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藏一带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今日的“拜金”社会脱离“利人”的传统文化时,阿来的作品可能会带领我们寻求非物质文化的珍宝,这着实吸引我们印度读者。



        阿来作品的读者大多数都通过他的小说来认识阿来。但用阿来本人的说法,他的表达是从诗歌开始,他从文字中得到的感动也是从诗歌开始。他的诗歌大多写于青年时代,后来虽然转向小说创作,但在他心中,诗情并未泯灭。1989 年首次出版的诗集《阿来的诗》基本完整呈现了阿来诗歌作品的全貌。


        

       在阿来的青少年时代,在川西高原寂静的冬夜、漫长的春天里,阿来从诗歌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他自己说:他从南宋词人辛弃疾(1140-1207)、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的诗歌中,“打开了诗歌王国金色的大门”。1982年,阿来以一首名为《母亲,闪光的雕像》的诗歌斩获他人生第一个文学奖。之后,他写出了《草原的回旋曲》《棱磨河》两组诗百余首。从《阿来的诗》可以看出汉藏两种语言与文化中不断穿行的思想行为和文学行为的具体表现,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体现着汉藏文化对话。以小说成就为世人所熟知的阿来,对诗歌有着文学初恋般的情深。


          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的阿来主要著作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亮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其他作品还有小说《空山》《格萨尔王传》、非虚构作品《瞻对》等。他的作品语言异质天成,多讲述藏人生活,展现在封闭或即将被打破的封闭环境下藏族社会及生活的变化,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尘埃落定》讲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的藏族社会,在红白两派汉人以及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各种纷扰下自动及被动产生的各种巨变。阿来身为藏族作家,但他的作品并无强烈的政治含义,而是用别样的视觉,单纯、敏感、诗意的语言展示出令人惊异或迷惑的藏地历史和现实。在阿来看来,少数民族语言、边疆语言背景的汉语写作者之所以痛苦,与语言认知有关,不少人是为满足别人的所谓“少数民族风情”而写作。阿来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处于边缘,要么自己奇观化,要么被别人奇观化,要警惕这样一种可能性,尤其不要自我奇观化,以乞求别人的注目。”



       谈到汉语和藏语之间的距离,阿来说:“写作肯定是汉语主导,但在写与西藏相关的作品时,我会经常用藏语思维。《尘埃落定》的写作过程中,有时用汉语写不下去,就在脑子里用藏语构思,然后翻译,里面有些句子有非汉语的痕迹。”阿来的看法是:“汉语发展至今,不是某个民族的语言,而是一种多元共建的公共表达空间。‘汉语’字面意思是汉族的语言,这个意思在当下显得过于狭隘。其实还在有更好的提法:国语、华语。这些新提法能够让更多的人找到亲近感和凝聚力,跨越了民族和国界。”



        今年八月份,我在贵阳参加作协举办的研讨会上提过这样的观点,也就是中国的非汉族人们不需要在其名字旁边标出自己是哪一个民族,这其实使他们更加感到处于边缘地位。谈到阿来个人的情感更多来自哪个民族,他说,“人的感情实际上来自地区,通过家庭和家族建立的地区概念。”



        多年前,我正好书写名为《汉藏社会反映于民间文学》的博士论文,后编成书的时候,我心里曾冒出个问题,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与阿来的非常相似。谈到他于藏族文化和汉文化中喜欢哪些因素,他说:“我最喜欢自然状态下,非宗教状态下的藏文化,那里有非常完整的大山大水,我常在那里露营。”



       谈到阿来做《科幻世界》的总编辑,他说:“科幻小说的写作其实是有难度的。中国的科幻小说10多年前刚兴起,但后来迅速就没落了。因为读者受消费浪潮影响,实际上目前最热的是玄幻类,而不是科幻类。作者和读者的科学素养都不高,也没有现实的验证。读者读科幻小说,不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就是纯粹消闲。某几本书的突然走红,对中国的科幻类型文学的整体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



        我相信,阿来的作品能够吸引印度读者,在阿来所反映出来的非宗教环境中的藏族文化,一旦被译成印度各地区的语言,其作品的芬芳将流传开来。



往期链接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鲁博安 |艺术是对生命的回应,高扬着个体的存在 ——我读阿来的作品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李莎 |我和阿来:现在相遇也不晚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娜佳 |解读《尘埃落定》诗学特点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金泰成 |另一个文明 ——阿来的文学世界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陈安娜 |阿来的“静” ——读《阿坝阿来》感思

【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邱华栋 |从《空山》到《瞻对》:阿来的虚构和非虚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