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苦瓜之美。

最好的阳光 阳光植物志
2024-09-05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阳光植物志”,即可订阅。原创心血,欢迎转发。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苦夏的时候,我会做点桂花苦瓜。


把苦瓜切片,焯熟,再用冰水降温,最后浇上桂花蜜。视觉上绿得透亮,味觉上苦与甜融合着,唤起食欲,是很好的度夏小菜。



南方的苦瓜,相对北方的,都很胖。一个在手,就像拿了把蒺藜流星锤。


苦瓜表面疙里疙瘩的,术语叫“瘤皱”,所以有别名叫癞瓜。因为味道发苦,寒凉,也叫凉瓜。


苦瓜还有一个别名——锦荔枝,一看就是喜食它的南方人起的名字,透着喜爱之情。



苦瓜非本土,原产东印度。大约在元末、明初传到了中国,也有一说是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物种。


元代《南海志》书中提到了苦瓜干,说它不讨巧,一因味苦,二因形丑。



因为太苦,最初苦瓜也是作为观赏作物,《救荒本草》也只是把它列为救荒吃食。


后来,食用者逐渐多了起来。明末清初的岭南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有记:“(苦瓜)一名君子菜。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 



苦瓜与排骨或炒或煮,只是自苦,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


人们认为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称呼它为君子菜。


苦瓜是葫芦科的,植物志上形容它是攀援状柔弱草本。


与黄瓜、葫芦等同科植物相比,特意加了“柔弱”二字。



视觉上,的确挺“柔弱”。

茎与枝上都被柔毛,卷须纤细,叶长着微柔毛,不分歧。叶子初时也被白色柔毛


这清秀柔弱的感觉,大概也得自苦瓜的叶子。


卵状肾形的叶子,有五到七个深裂,叶脉掌状,边缘长了粗齿或不规则的小裂片。比起黄瓜和葫芦的大叶子,通透清柔多了。


苦瓜花冠黄色,雌雄同株,雄花单生叶腋,雌花单生,三个柱头,膨大,两裂。 


苦瓜在成长过程中,子房密生瘤状突起。成熟后的苦瓜是橙黄色,里面有很多带红色假种皮的种子。


但如果等到那时候吃,口感就太老了,所以我们的苦瓜也是它的幼嫩状态,和黄瓜类似:黄瓜上的晨露。


植物志记载成熟果肉和假种皮也可食用,红色假种皮是甜的,我还没试过。


其实嫩时的苦味也是暗示有毒,防止被动物吃掉。等成熟后假种皮变红、变甜,这时候反而要吸引动物来享用,以便自我繁衍。



《本草纲目》中说:“苦瓜原出南番,今闵、广皆种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茎叶卷须,并如葡萄而小……青色,皮上痱如癞及荔枝壳状,熟则黄色自裂,内有红瓤裹子。瓤味甘可食。其子形扁如瓜子,亦有痱。”


苦瓜的根、藤与果实可入药,清热解毒。所以,天气特别热的时候,适当吃点苦,也能开胃除烦渴。


苦瓜的苦,明末清初的画家,朱明遗民石涛一定深有感触。


他身为明宗王室后裔,历经巨痛,幼年出家,曾自号苦瓜和尚。 据说他餐餐不离苦瓜,更把苦瓜奉于案头。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



此际植物


萝卜花,也有出水芙蓉的一面。

吃不了辣椒,不妨碍写辣椒。

番茄的滋味。

黄瓜上的晨露。

心心念念,终于遇到了这个颜色的野鸢尾。

花微,色淡,梗细,它是这种透骨草。

此季北方山林里的小明星,薄皮木。

终于找到一朵开花的烟管头草。

斜茎黄芪的纠结体质。

要先认识草木樨,才能明白它为什么叫草木樨状黄芪。

草木樨,古书中用来防虫的“芸香”,是你吗?

熊耳草,这蓝紫色的小萌熊,睁着好奇的大眼睛。

紫苜蓿,花苜蓿,都是“苜蓿”。

包头“城中草原”植物小记。

龙葵,花小却有个大名字。

荞麦花,粮食作物中我见过最美的花。

家乡的桔梗。

野西瓜苗,假以时日,会结出西瓜吗?

顶羽菊,脑袋上顶着羽毛,就这样记吧。

一花一气质,乳苣就是很温柔。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胜花。

沙拉中又香又辣的芝麻菜,花也筋脉偾张。

马齿苋和地锦草长得很像,可以这样分。

送几张壁纸,都是家乡的小野花,歇歇眼。

轻松实现青杞自由。

看见蓼子朴,莫名想起抱素怀朴。

鹤虱隔着衣服扎了好几下,估计想让我好好观察它的锚状刺。

傍晚时分,发现了几株欧洲千里光。

菟丝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先放个水晶烧卖般的菟丝子馋馋你们。

绿地上有牛膝菊,也有粗毛牛膝菊,正好分辨着认。

太和殿广场,青砖漫地,凹凸间,有几丛小小的铺地锦。

听说,要有点运气,才能遇见黄花列当。

故宫,地锦长出了龙的气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阳光植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