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耀飛:​兩宋之際德清丁氏家族的族源與世系丨202112-77(总第1876期)


感謝胡耀飛老師賜稿 

原文載《德清文史》2014年第3期

引用時請注明出處



兩宋之際德清丁氏家族的族源與世系


文丨胡耀飛



宋代是一個文化世家層出不窮的時代,特別是江南地區,在經過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南唐政權和吳越政權半個多世紀的安定和平後,在宋代出現了人才井噴。其中湖州德清縣,即有一個丁氏家族,雖說不上仕宦之家,也保持有一定的地方聲望。丁氏家族成員《宋史》無傳,但有葛勝仲(1072-1144)為丁安常(1078-1142)所撰《左承議郎致仕丁公墓誌銘》(簡稱《丁安常墓誌銘》)[1]和劉一止(1078-1160)為丁安常之弟丁安議(1097-1151)所撰《丁居中墓誌銘》(簡稱《丁安議墓誌銘》)[2],頗揭其家族事跡。現通過這兩方墓誌銘,初步揭示其族源與世系。


一  兩方墓誌全文


葛勝仲《丁安常墓誌銘》:


吳興山水清遠,世産第一流人。本朝以文學政事風節致高位,稱名臣者,磊落相望。而高蹈著聞者,自祕書丞朱臨先生始。先生皇祐進士,以壯齒得謝里居,自號“少翁”,遠近慕其節,師尊之。自是邦人以知足自勵,歸不待年者,亦踵相躡,公其一也。

公諱安常,字權中,世家湖州德清。以諱某者為大王父,以贈中奉大夫諱某者為王父,以中大夫贈光禄大夫諱某者為父,而謂少翁外王父也。

公少有識量,强立早成,率諸弟游,賢關聲號,籍籍光禄。公遇恩,當上一子,公居長,而請先其弟。崇寧五年,果自以經術擢進士第,調開德府法曹參軍。年少耳,所為已卓越動人,劇吏不能骫法弄事。閲三年,將解秩,轉運使許几器其才,常表以自佐,遷從事郎、澤州司户曹事。會朝廷營室,下河東調大木鉅萬,異時役夫斬木太行,頻陟險峻,手足偶失措,輒顛墜崖谷,死者不可勝計。部使者檄公護役,且誘以重賞,公曰:“薄人於險而已,尸其利,非仁也。始吾不願仕者,正以違己為病,今豈戀此幘哉!”因求謝事,郡守丞力挽留之,抑其奏,踰月不上,而志不可奪,遂以宣教郎致仕。是歲,春秋纔三十八。光禄公喜曰:“而夙慕少翁高世行,今不愧之矣!”

宣和末,給事盧公襄守吳興,與公有學省同舍之舊,每叩門問政。已而被詔朝京師,且率貴近交章起公,因請俱行。公笑曰:“門既杜脱,復啟,寧不畏北山叢條譏人耶!”卒不屈。中年益厭城市,喜菁山巖壑之秀,且有葛稚川遺跡,乃即其地築草堂,環蒔松桂桐竹,日倘佯其間。未幾,金人侵浙右,士大夫南奔者無所歸,公峙糧掃舍為之主。有黄朝隠者,素昧平生,自金陵輿疾來求寓,公為調護其疾,俄不幸,厚禮葬之。公樂賑人之急,概如此。兩逢踐阼,恩遷奉議、承議郎,加賜朱衣、銀魚,積俸錢百餘萬,皆置不取。

紹興十二年九月某甲子,公年六十有五,終于家。以其年十二月某甲子,葬湖州烏程縣游仙里葛山之原。配羊氏,父曰奉議郎徽卿,封孺人。男曰士龍,强學有文,嘗薦禮部;曰士遜、士元,尚幼。女長適右修職郎、江南西路轉運司幹辦公事閻鑾;次適右承務郎葛邵;次適將仕郎姚端誠。孫男女合三人。

公性嗜書,遇警策,必手抄而心記。與客語,纚纚可聽。自奉孔薄,至可以利衆,若聚圖書,聘師友,一不靳。對童賤禮,意恂恂。與人交,無新故悉竭誠悃,一話一言,洞見肝膈。或問死生之理,憮然應曰:“彼怛化者,行有不慊於心者也,吾委順而已。”洎且死,起居言語如平時,家人迎醫及門,已逝矣。

嗚呼!豈退居二十七年之功用在是乎?彼抵巇射進,夜行不止,而位高禄富,碌碌與草木俱盡。視公所得,孰多耶?

某再仕此邦,晚復卜居近郊,寔仰公行義,且辱薦息女為孫婦,方圖與公黄冠野服,相從泉石間,而公遽不幸,悲夫!初,光禄公以進士起家,入總榷貨,出刺邠、光二州,有材力撥煩之譽,官其子三人,公與弟安止、弟子雄飛,復能挹世科,而子姓與賔薦者相屬。故今衣冠儒學盛家推丁氏興,蓋未艾也。銘曰:

丁公儀儀,早謂瑰奇。學於古訓,弗懈弗隳。

一世所難,獨勇為之。一世所願,顧謝不窺。

天相其功,開迹宏大。以壯為老,浩然夙退。

才雖不施,志則云遂。媚于林丘,優游卒歲。

塗轍弗升,於天奚懟。天卒相之,子賢而文。

圭組赫奕,豈必其身。



劉一止《丁安議墓誌銘》:


君諱安議,字居中,湖州德清人。丁氏之先,散居濟陽、清河、陳、譙等郡,至漢名固者,仕吳為司徒,卒葬吳郡之武康,子孫家焉。武康至唐分為德清,而丁其著姓云。

君之曾大父夢徽,隠德不仕;大父珙,贈中奉大夫;父維,以進士起家,仕至中大夫,歷守邠、光二州以卒,贈特進。妣朱氏,鄉先生祕書丞臨之女,贈吳郡夫人。

君以特進任為從事郎,監吉州酒稅,歷淮西帥司。屬官潭州南嶽廟,用薦改右宣教郎,知秀州海鹽縣丞,通判韶州。紹興二十一年正月壬辰,終於家,享年五十有五。累階右承議郎,賜五品服。以其年四月辛酉,葬於烏程縣平山村里揺塢之原。

君少警悟,强記憶,出入書傳,喜論道古今。既筮仕,益習吏道,心計絶人。初為吉之筦庫,鈎校有方,累政所負,不數月悉償之,課更奇羡。郡士以學舍庳陋,請於郡,欲更諸亢爽,且屬君護作,量功命日。規制既定,會淵聖皇帝踐祚,詔罷土木之役,君會校官弟子,語之曰:“聖天子愛民而息役,懼有以傷之也。而學之不建,用為郡羞,吾欲無勞民動衆,而卒成之,何如?”於是白郡,以貲富者十人為學職,而屬役焉。又記召市儈,悉告之:“吾欲平直而貸爾半物之至,於我手取償,一不以委吏。”皆曰唯唯。未幾,材用豐辦。學成,壮偉為江右冠,士大夫以是多之。

廬陵令闕,委君攝治。君質明,坐堂上,訟訴至千牘,應聲剖决,事皆得情。未晡,庭已空,老吏畏服,姦欺屏迹,治以最稱。其在海鹽也,遇歲大旱,復民租十八,而和糴尚存。君語令曰:“歲惡,常賦且弗克,不應復有和糶,使上官怒,吾身任之。”檄屢至,君抗論反覆,卒賴以免。旁縣有積冤不伸,往往請於上官,丐從丁君决之,民信服類此。邑有陶涇,溉田數百頃,歲久湮塞。旁大姓以陰陽家不利己,輟沮止,不克濬治。逮君蒞事,莫敢有辭,濬之如其舊。自是,並涇高仰之田,無旱歲。邑子作《陶涇行》以美其勤。君歎曰:“興民之利而除其害,以為己當任者,古之吏也。矧陂澤廢興,所繫甚重,見於民謡,鮮不由此,若召父、杜母與?‘壞陂誰,翟子威。反乎覆,陂當復。’至託言於黄鵠,豈不以利害所,繫為不輕耶?吾位卑力微,藉衆以成,且為利不博,何敢自功?”論者益嘉之。

君性鯁亮,以氣節自許。與人交,一語道合,握手出肺肝。有不合,雖鉅人長者,弗為屈。異時,廟堂故人數問君無恙不?一往見之,居家孝友,周遠近親黨之不能婚姻、喪葬者,無所愛吝。於教子尤力,建家塾,聚書萬卷,館名士,與子孫游。自罷官海鹽,乃淡然無仕進意。或勉之,則有甚難之色。愛平山川巖之勝,築室曰“蛻廬”。間與賔客嘯詠其上,倘徉忘歸。躬治竁域,垂二十年。是為君之域。

配莫氏,封孺人。男四人:雄飛,左從政郎、泰州興化縣令;時飛、冲飛,舉進士;幼未名。女六人:適左承議郎、主管台州崇道觀沈介;左迪功郎、新廬州學教授王彦舉;登仕郎俞子陵;餘在室。孫男三人:曰炳、煜、燁。孫女一人。

君既葬,雄飛伸書請銘於余,辭言懇到。既又出君婿、尚書郎沈君之《狀》,紀君行實有典則。余三過讀之,謝曰:“先大夫與余同里閈為姻家,其相知宜詳,然余老而心志耗昏,目視貿貿。遇時有小疏述,命兒輩執筆牘占授,首尾不相顧,或遺落失次第,尚何能發揚先德之懿?”雄飛請益堅,所不得辭,銘曰:


結駟飛車,九軌之途。未極所如,有掣其驅。

截蛟斷犀,太阿之利。小見其割,匵弗卒試。

繄能者人,不能者天。君亦奚為,有銜下泉。

流澤兹始,其後必侈。我言曷以,君有才子。


二  德清丁氏族源


論丁氏世系,首先得溯源丁氏之先,據《丁安議墓誌銘》載,“丁氏之先,散居濟陽、清河、陳、譙等郡,至漢,名固者仕吳為司徒,卒葬吳郡之武康,子孫家焉。武康至唐分為德清,而丁其著姓云。”可知丁固是德清丁氏家族能追溯到最遠的祖先。丁固是孫吳時期的大臣,在《三國志》無傳,僅《虞翻傳》中提及其父受虞翻知遇之恩,曰:“初,山陰丁覽、太末徐陵,或在縣吏之中,或眾所未識,翻一見之,便與友善,終成顯名。”[3]幸得裴松之引東晉虞預《會稽典錄》載其祖孫四代略傳,內容頗為簡單,今全引如下:


覽,字孝連,八歲而孤,家又單微,清身立行,用意不苟,推財從弟,以義讓稱。仕郡至功曹,守始平長。為人精微潔淨,門無雜賓。孫權深貴待之,未及擢用,會病卒,甚見痛惜,殊其門戶。

覽子固,字子賤,本名密,避滕、密,改作固。固在襁褓中,闞澤見而異之,曰:“此兒後必致公輔。”固少喪父,獨與母居,家貧守約,色養致敬,族弟孤弱,與同寒溫。翻與固同僚書曰:“丁子賤塞淵好德,堂構克舉,野無遺薪,斯之為懿,其美優矣。令德之後,惟此君嘉耳。”歷顯位,孫休時固為左御史大夫,孫皓即位,遣司徒。皓悖虐,固與陸凱、孟宗同心憂國。年七十六,卒。

子彌,字欽遠,仕晉,至梁州刺史。

孫潭,光祿大夫。[4]


可知,在三國兩晉時期,山陰丁氏家族從丁覽到丁潭共四代人,先後出仕吳、晉,其中以丁固的成就最高,誠可謂世族。此外,《會稽典錄》作者虞預作為虞翻的曾孫,對於與虞翻有交往的丁覽、丁固父子一家的記述,也增加了其可靠性。

當然,虞預所載只是到虞預本人所在之時,在虞預歿後,丁氏家族的記載需要依靠其他史籍。據《晉書·丁潭傳》記載:


丁潭,字世康,會稽山陰人也。祖固,吳司徒。父彌,梁州刺史。……子話,位至散騎侍郎。[5]


可知丁潭又有子丁話,父子二人延續了吳國以來的世祿。當然,丁話未能立傳,當是仕宦之後勁不足。而丁潭在此處明確稱之為“會稽山陰人”,則可知山陰丁氏一直在山陰居住。

可惜,在丁話之後,山陰丁氏無聞人焉。南朝宋時,有一位山陰人丁彖文,曾給侍中袁粲送錢行賄,從而被推舉為會稽郡的孝廉。但是事發後,袁粲因此免官,丁彖文估計也沒有好的出路,再無記載。[6]到了隋唐五代,筆者遍閱正史與墓誌,山陰地區再也沒有丁氏人物出現。不過從丁彖文能夠納錢行賄來看,南朝時期山陰丁氏的資產頗為豐厚,或保持了其鄉里豪族的形態。

那麼,作為山陰人的丁氏家族,又是如何進入武康的呢?或可從地方志入手。首先來看北宋太平興國(976-983)年間的《太平寰宇記》,在記載湖州武康縣古蹟時寫道:“丁固墓。吳司空也,在縣東一十五里。”[7]其次看元豐(1078-1085)年間的《元豐九域志》,在記載湖州古蹟時,也有“丁固墓”[8]的記載,不過具體地址不詳。再據嘉泰(1201-1204)年間談鑰(1137-1213)所修《嘉泰吳興志》,其卷四《山·德清縣》載:“紫金山,在縣北十八里,山舊名金紫,郡城丁氏葬於此山,其後贈金紫光祿大夫。”[9]此處“金紫光祿大夫”,當即指丁潭,《晉書·丁潭傳》載其“康帝即位,屢表乞骸骨。詔以光祿大夫還第,門施行馬,祿秩一如舊制,給傳詔二人,賜錢二十萬,牀帳褥席。年八十,卒。贈侍中,大夫如故,諡曰簡。”[10]而光祿大夫多加金章紫綬,即金紫光祿大夫。[11]也就是說,這裏的紫金山,應該是丁固家族的墓地。

結合《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和《嘉泰吳興志》,可知從丁固開始,德清紫金山成為了丁固家族的家族墓地,其具體方位在德清縣城以北十八里。而丁固本人的墓,則在武康縣城以東十五里。又據雍正(1722-1735)年間《浙江通志》引晚明湖州人宋雷所撰《西吳里語》:“武康丁墓村有漢丁固墓。”[12]可知在武康不僅有丁固墓,尚有丁墓村,且最早在明代即有此稱呼。丁墓村,據《德清縣地名志》所引道光年間的行政區劃,位於當時武康縣北鄉十五下二保二、四莊。[13]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丁墓村名尚存,屬於秋山公社虎山大隊駐地,有80戶350人,位於秋山南1.5公里處。[14]

既然墓地已經在此,丁固家族當然也移居德清了。至於《晉書·丁潭傳》依然稱其為山陰人,恐有兩種可能:第一,丁固子孫中的丁潭一支留在山陰,並未遷徙;第二,丁潭因祖上在山陰而把山陰作為丁氏郡望,但事實上已經移居德清。而從金紫光祿大夫這一軼聞來看,當屬第二種可能。不過這一郡望並未得到發揚光大,在《元和姓纂》中,關於丁氏的記載僅有提及祖先為丁公伋,並無郡望記載。[15]


三  德清丁氏的世系


上面略述德清丁氏族源,雖然可以證實丁固及其後裔葬於德清,但丁安常、丁安議兄弟是否真的是丁固後人,已經無法詳細考證。但從德清一地南朝至宋代並無大亂的社會背景來看,應該可以認同丁氏族人的說法。事實上,是否真的是丁固的後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宋代的丁氏家族在興盛之後,以丁固為祖先,強化了這一記憶,並重塑了宗族群體。

德清丁氏在宋代達到其第二次興盛,這還可以通過丁氏成員在科舉上的成績來瞭解。通過《嘉泰吳興志》,能夠列出兩宋之際湖州丁氏進士成員如下:


卷一七《進士題名》:皇祐元年(1049):丁伯初、丁錞;熙寧六年(1073):丁注、丁演;熙寧九年(1076):丁維;元豐二年(1079):丁掌;元祐三年(1088):丁沔;崇寧二年(1103):丁挈;崇寧五年(1106):丁安常;大觀三年(1109):丁安止;宣和六年(1124):丁昌朝;紹興五年(1135):丁雄飛;紹興三十年(1160):丁輈;隆興元年(1163):丁光逮;乾道二年(1166):丁敦夫;乾道八年(1172):丁夢錫;紹熙四年(1193):丁端祖(原註:曾叔維,伯祖安常、安止,伯輔雄飛)。[16]


在這裏,從皇祐元年到紹熙四年,凡140多年間,整個湖州地區一共出現了17位進士。

可惜這一名單並未區分具體的縣,但根據《宋登科記考》整理,丁伯初、丁錞[17]、丁注、丁演[18]、丁掌[19]、丁沔[20]、丁挈[21]、丁昌朝[22]、丁輈[23]、丁敦夫[24]、丁夢錫[25]為歸安人,丁光逮[26]為德清人。當然,《宋登科記考》把丁安止著錄為歸安人[27],把丁端祖著錄為烏程人[28],則有誤。可知,湖州地區的丁氏分屬歸安、德清兩縣,就進士數量而言,歸安丁氏居多。然而歸安丁氏世系不詳,僅丁注、丁演、丁沔三人或為兄弟行,當屬於一個家族,惜不知其父祖、子孫。

就本文所論述的德清丁氏而言,根據前文所引墓誌銘可知,其中與丁安常、丁安議有關聯的即有丁維、丁安常、丁安止、丁雄飛、丁端祖五人。丁端祖下小注中,“曾叔”當是“曾祖”之誤,“伯輔”當是“伯父”之誤,則丁端祖或即丁雄飛之弟丁時飛之子。無法確定的是丁光逮,《宋史·藝文志》記載有“陸峻、丁光遠《蘄春志》”[29],《浙江通志》亦有丁光遠為德清籍進士[30],則丁光逮當即丁光遠之誤。然而丁光遠取名規則與德清丁氏其他成員皆不合,暫且存疑。

另可考證的是丁氏姻親。其中前文兩方墓誌銘都提到的朱臨,是丁安常、丁安議兄弟的外王父,即外祖父。此外,丁維所娶朱氏,不僅是朱臨之女,亦是朱彧之姑,朱彧在其《萍洲可談》中記載了朱氏的一件逸事:


大父居湖州城西,遶宅為園,植果。有一李樹,實佳。家有姑,自幼時愛食,因占護,每李熟,他人莫敢採,家人號為“大姑李”,傳其種於外。後數十年,諸父貧,不能有祖構,而姑所嫁丁維為中大夫,典郡且富,遂售其地建宅,大姑尚無恙,竟得舊李。[31]


又據同樣是湖州人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記載,朱彧為朱服之子[32],撰寫《南陽活人書》的朱肱又是朱服之弟[33],可知朱氏家族在湖州亦一士族。丁氏與其聯姻,誠然門當戶對。

更為顯赫的家族是曾任兵部尚書的沈介(1121-?)所屬德清沈氏家族,據周揚波考察,沈介本人與族父沈與求(1086-1137)(歷任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沈復(曾任同知樞密院事)並稱為“吳興三沈”之一,或可加上沈與求之兄沈琯可稱為“吳興四沈”。[34]唯沈介本人所屬一支不顯,其父名不詳,其祖沈彥聲。[35]沈介子孫不詳,然有女婿章木,仕至永州通判。[36]

最後,結合墓誌銘和上文考證,可得丁氏家族世系聯姻圖如下:


附記:稿成之後,感謝費衛民先生指正疏誤,感謝朱煒兄推介,得以刊於家鄉文史類刊物《德清文史》2014年第3期!



注 释


[1] 葛勝仲:《左承議郎致仕丁公墓誌銘》,《丹陽集》卷一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劉一止:《丁居中墓誌銘》,《劉一止集》卷四九,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92-494頁。

[3] 陳壽:《三國志》卷五七《虞翻傳》,中華書局,1959年,第1323頁。

[4] 虞預:《會稽典錄》,轉引自《三國志》卷五七《虞翻傳》,第1323-1324頁。

[5] 魏徵等:《晉書》卷七八《丁潭傳》,中華書局,1974年,第2064頁。

[6] 沈約:《宋書》卷八九《袁粲傳》,中華書局,1974年,第2230頁。

[7] 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九四《湖州》,中華書局,2007年,第1889頁。

[8] 王存:《元豐九域志》卷五《湖州》,中華書局,1984年。

[9] 談鑰:《嘉泰吳興志》卷四《山·德清縣》,《宋元方志叢刊》第五冊,中華書局,1990年,第4703頁。

[10] 《晉書》卷七八《丁潭傳》,第2064頁。

[11] 杜佑:《通典》卷三四《職官一六》,中華書局,1988年,第934-936頁。

[12] 宋雷:《西吳里語》,轉引自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三七《陵墓三·湖州府·武康縣》,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 德清縣地名委員會編:《德清縣地名志》(內部資料),德清印刷廠,1984年,第26頁。

[14] 《德清縣地名志》,第221頁。

[15] 林寶撰,岑仲勉校箋:《元和姓纂》卷五《丁》,中華書局,1994年,第628頁。

[16] 《嘉泰吳興志》卷一七《進士題名》,第4828-4831頁。

[17] 龔延明、祖慧:《宋登科記考》卷四《仁宗皇祐元年》,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2頁。

[18] 《宋登科記考》卷六《神宗熙寧六年》,第335頁。

[19] 《宋登科記考》卷六《神宗元豐二年》,第366頁。

[20] 《宋登科記考》卷七《哲宗元祐三年》,第418頁。

[21] 《宋登科記考》卷八《徽宗崇寧二年》,第501頁。

[22] 《宋登科記考》卷八《徽宗宣和六年》,第663頁。

[23] 《宋登科記考》卷九《高宗紹興三十年》,第904頁。

[24] 《宋登科記考》卷一〇《孝宗乾道二年》,第960頁。

[25] 《宋登科記考》卷一〇《孝宗乾道八年》,第1012頁。

[26] 《宋登科記考》卷一〇《孝宗隆興元年》,第928頁。

[27] 《宋登科記考》卷八《徽宗大觀三年》,第536頁。

[28] 《宋登科記考》卷一一《光宗紹熙四年》,第1185頁。

[29] 脫脫等:《宋史》卷二〇四《藝文志三》,中華書局,1977年,第5162頁。

[30]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選舉三·宋隆興元年榜》。

[31] 朱彧:《萍洲可談》卷三,中華書局,2007年。

[32]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4頁。

[33]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三,第390-391頁。

[34] 周揚波:《從士族到紳族——唐以後吳興沈氏宗族的變遷》,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85頁。

[35] 周揚波:《從士族到紳族》,第186頁。

[36] 周揚波:《從士族到紳族》,第194頁。


丨延伸阅读丨


胡耀飞:《钱惟演集》前言、后记


一宋史研究资讯一

微信号:songshiyanjiu

邮箱:txq1627@126.com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潘梦斯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宋史研究资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