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片终于让我看到国产喜剧的未来

Jodiac 幕味儿 2021-05-19

唐大年导演,赵赵编剧的《寻汉计》让我真香了。

此片无论在话题上还是类型上做出的突破,其实都远远高于五一档的票房领跑者们。放眼近些年的国产都市喜剧,《寻汉计》也绝对是尺度最放得开的惊喜之作。

影片已经登陆欢喜首映平台独家播出。真心希望从上线流媒体开始,《寻汉计》能逐渐找到更广大的观众,收获它应该获得的关注和讨论。



1

《寻汉计》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北京大龄女青年王招(任素汐)和姥爷(李保田)相依为命。她瞒着姥爷自己已经离婚的事实,偶尔和前夫逢场作戏,结果不慎怀上了前夫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一家人上演了一场为王招寻找结婚对象的寻夫大作战。


粗略一看,这又是婚外孕,又是婚恋诈欺的,让人瞬时拉响三观警报。但是看电影不是看《今日说法》,非要看个大是大非,而是要品品这里面的人生况味。

容易被看做一个大龄青年婚恋故事的《寻汉计》,其实比近些年绝大部分国产喜剧都更贴近现实,更尖锐大胆,非常智慧地探讨了许多敏感社会话题。

这种尖锐大胆,不仅仅指故事表面的婚外孕问题。围绕着这个孩子落地之难,电影还触及了户籍制度、职场霸凌、婚恋市场的鄙视链、城市阶层差异,乃至固有的家庭结构解体和随之而来的老人赡养困境。


把以上这些话题熨帖地安放进一个家庭,让王招一家的生活显得丰富饱满,同时又避免了刻板印象,这需要极强的剧作能力。赵赵的原著小说和优秀的叙事编排是《寻汉计》整部戏立起来的根本。

基于此,我认为单纯地把《寻汉计》理解成一个寻找接盘侠的故事,是一种矮化。同时在如此丰富的现实维度面前,我也不认为王招是故事的唯一主角。

2

电影确实是以王招为孩子找爹为初始动机,但“寻汉”背后的纠葛和行进中的各种嬉笑怒骂,是以王招、姥爷以及弟弟杨来三人为行动单位的。从他们将行动目标定为废柴男青年杜微(王子川)开始,电影的主要矛盾则转向王家三人企图和杜微建立一个新的“家庭”上面来。


这也是《寻汉计》最不拘一格的地方——它的主角是一家人,而且都是有道德瑕疵的人。电影里,男人可以“坏”,女人和老人亦如是。

王招性格懦弱,她渴望获得幸福,更想要给孩子一个名分。惯常的故事应该围绕着她的并不单纯的目的开始“桃花运”式的选婿之旅。


而《寻汉计》则有一个更加绝妙的设计,也是在我看来本片塑造得最精彩,简直是为国产片做了重大贡献的一个角色——李保田饰演的姥爷。


姥爷耳不聪、目不明,但是心里一杆秤拎得清。和我们过于熟悉的高龄角色不同,他不仅拥有人生智慧,关键到了暮年还是一个生活的反叛者。

是他,看着孙女王招唯唯诺诺,痛批她懦弱。在姥爷的处事哲学里,人不能害人,但也不能教人家欺负。是他,揭示了影片最大的真理——人生是勇敢者的游戏。


“寻汉计”其实是姥爷的主意。

这个角色和由他为主导的故事主线,让人联想起《小偷家族》里的树木希林、《阳光小美女》里的艾伦·阿金,还有更近一些的《乡下人的悲歌》中的祖母格伦·克洛斯。

《小偷家族》

树木希林是个诈骗犯,但也是她一手建立了“小偷之家”,为一屋子天涯沦落人遮风挡雨。艾伦·阿金是个嗑药老嬉皮,作为孙女的选美教练,他是整个家庭公路之行的始作俑者,更用自己的死亡给全家人上了一堂真正的硬核成功学课。格伦·克洛斯一再逼迫孙子为他嗑药的妈妈撒谎,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这个孩子只要刻苦读书就能出人头地。

《阳光小美女》

王招的姥爷和这些老人一样,是家庭中最先觉醒者,在故事的关键环节,最先抛开所谓的道德束缚。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原动力,在关键的时刻为子女,为家庭做出了自己肉体乃至人格上的牺牲。

他们是世俗意义上的“坏老人”。但正是他们的身体力行,让年轻人后知后觉:原来长大是从不只想着怎么对得起自己,从摒弃害怕失败的懦弱,从心里能容下腌臜的事儿开始的。

《乡下人的悲歌》

李保田演活了这个腰杆子、脖颈子都直挺挺的,说一不二的北京老头。

当这样的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长者,甘愿放弃自己一世的光明磊落,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也要为孙女过上有着落的后半生拉下脸来,去做一件道德上站不住,良心受到谴责的事情时,那种力道,情感冲击力和三观正不正是挨不上边的。


这在我国的大银幕上,不啻为一次珍贵的观众震撼教育。

到了这个层次,我感觉《寻汉计》基本已经触及到了国产喜剧电影话题尺度的天花板了。


3

《寻汉计》还给这个切中当下现实生活的故事布置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空间背景,让人看到电影描绘北京的另一种可能。

眼尖的观众或许能发现,王招的家大概就在朝阳区曙光里,地标性建筑“大裤衩”近在迟尺。

可导演却故意避开了地标性建筑的露出,用“北京的消失”去塑造“北京的存在”。


他不吝镜头地展示王招在现代建筑物的缝隙之中走过街天桥、坐公交车、穿行地下通道的通勤过程,还有居民楼下那个无论她怎么蹬都不会向前移动一寸的健身车。

物理空间上,你能瞬间感受到北京城市的大,迷宫一样的复杂,新旧并置,以及人物在行动上的踟蹰不前。


711便利店、“双11”、汉堡王,星巴克咖啡等等商业品牌全都在《寻汉计》里面丝毫不加掩饰地露出。加上招呼摩的、租借汽车,给送水小哥结账,吃饭办卡等等商业元素和行为的铺天盖地,让主人公的生活烟火气十足。


这显然是导演的一种有意为之。消费、经济、钱,就是这个社会运行的最基本规则之一。故事中的北京,因为这种带有阶层残酷性,直截了当的生存方式展现,获得了现实的肌理,产生了与其他任何一个城市生活都无差别的连通性。

这样尊重事实细节的直白手法,让影片的故事既独属于北京,同时又能与广大的中国观众产生共鸣,本土观众和全国观众两不得罪,姿态非常开放。我甚至觉得外国观众都能看懂。这个北京故事,具有了普世意义。

这一点在速来标签化地方风貌、高度依赖地方语言,各种流行一时的网络段子、谐音梗大肆泛滥的国产喜剧里面,独树一帜。


4

这样一个会讲故事的电影却在叙事上点到为止,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其实,《寻汉计》完全可以被看作中国的性转版《老爸老妈浪漫史》。

《老爸老妈浪漫史》

美剧讲的是从孩子的视角猜究竟谁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中间生出了许许多多个章节和人物。而王招肚子里的孩子,也大可以一直跟着妈妈,保持悬而未决,一路继续和各色男子你来我往。而杜微这个角色可以和她建立那种一波三折,始终互相牵扯的冤家关系,吵吵闹闹,折折腾腾,一路向前。

倒不是说一定要这么残忍,想看着王招一直都没着没落。只是这个人物的设定和以北京为背景的故事框架,实在有着难得的叙事潜力。它特别适合随着飞速发展的社会,尤其是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捕捉变革对都市日常生活的细微影响,一直不断向前发展下去,不断为观众提供自身反照的参考文本。


和“香港电影是否已死”一样时常冒出来让影迷操心的另一个话题就是“京味儿喜剧能否复兴”。

看过《寻汉计》,我想应该问题不大。光是任素汐、李保田,王子川拌嘴我就能连看100集。


有了这样的一组人物关系,有了丰富的社会话题作为内容,有了当下的北京城市作为故事背景,《寻汉计》衍生成我们的《老爸老妈浪漫史》甚至是《寅次郎的故事》又有何不可呢?

东京浅草有个阿寅,北京朝阳曙光里有个王招。王招和姥爷相依为命,马上就要35岁了,她要为肚子里的孩子找到一个父亲……


《寻汉计》正在欢喜首映APP全网独播
扫码即享VIP会员9.9元包月特惠购

我们还将为大家送出《寻汉计》免费畅看兑换券
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在下方留言区评论
我们将挑选八位朋友送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