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一棵树|樟树—111 香樟与茶的故事

夏艳 茶路心语
2024-09-05

2022

/

8.1


 // 



在学习树友观察笔记的时候,因为职业关系,我特别会留意茶这方面的知识点,默默跟着大家学习了很多。


想起了巴斯德那句名言: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虽然我断然不会有大创造,哈哈,我也像巴斯德一样,我抓住了这样的学习机遇,因为是个热爱学习的人,我准备着我的头脑。






#01  老鹰茶



四川有一款茶叫樟茶,樟茶顾名思义和我们樟树有关。这个樟是我们樟树的亲戚樟科木姜子属毛豹皮樟和豹皮樟,植物祖师爷林奈用双名发给植物分类,但是古代,我们相似的樟树都叫樟。


樟茶是用豹樟的叶、茎、枝梗等做的作为茶饮用的一种代用茶饮料。


樟茶有好多小名,比如老鹰茶、老阴茶、老荫茶、白茶、大树茶、虫茶等。

书上一般以老鹰茶为名。

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三个故事:


一:因为四川石棉县毛豹皮樟只产于崇山峻岭之间,由于山高,一般只有像老鹰那样的飞禽才能飞到上面。


二:由于毛豹皮樟树芽(叶)具有清凉解毒的作用,老鹰等飞禽会飞到毛豹皮樟树上啄食树叶解毒。


三:以前当地人将产于大渡河中游生长的毛豹皮樟的嫩芽(叶)放在开水里捞起来,阴干后存放,有贵客来时饮用,故叫"捞阴茶",因为发音相近,逐渐被称为老鹰茶。


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老鹰茶,其实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樟树亲戚们都很厉害!



#02  茶盏



一群人会走的更远,是的,总是会有伙伴给你火花,当看到闲云的茶盏时,我真是惊呆了,茶盏里落入一片桑叶。




她告诉我:南宋诗人陈与义有“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的诗句。


桑树是我国农耕社会很重要的树种,诗经》里说:“桑与梓,必恭敬之。”桑树在老祖宗心里的地位非常高。茶杯里飘着一片桑叶,是何等惬意又风雅,也只有宋代才会有这样的雅韵。


果然,从网上查找这方面资料才知最初使用桑叶盏的可能是禅僧或是参禅人士所为,而后流行开来。


这里有一个故事,更好地理解和读懂这片落叶的人生境界。


僧人问云门禅师:“树凋叶落时如何?”

云门曰:“体露金风”。


金风是秋风,体露是现出树的实体。

秋风吹落叶,自然体露。

这是禅语:​就好比历经苦难的禅者,在脱却身心得一切烦恼妄想之后,进入真空无我的“身心脱落”之境。



一片落叶,置于盏中,让人心无杂念,平静接受生活的自然规律。


金风体露复何言?大道从来绝变迁。

一叶飘空天似水,临川人唤渡头船。

              (宋•白杨法顺禅师)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从一片叶子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


让我们从这片叶子再回到茶吧。

这喝茶的茶盏叫木叶纹碗盏。

木叶纹碗盏的制作工艺独特,存世量少,国内很少几家博物馆有收藏。流入日本的被称为“木叶天目”,并将它列为国宝级文物。

为啥有天目两字,难道和浙江天目山有关吗?

宋代皇家茶园在福建,当时贵族喝茶流行用的是产自福建南平建阳地区的黑釉茶碗,称之为“建盏”。

天目釉系列茶碗,则氧化烧和还原烧并存,且含铁量也较低,从胎底能明显看出与建盏含铁量的区别。


宋代留学中国浙江天目山一带的日本禅僧们,就把当时的黑釉系茶碗(其中主要是来自建阳窑的建盏)当作宝贝带回国,因不明就里,他们就把这类黑釉茶碗统称为天目碗。


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类茶盏的国际通用名,实则是一种讹称。


木叶盏最早是在我的家乡江西烧出来的。这么美的盏一定会有一个非常美的故事。是的!让我们穿越到宋代……


1200多年前,宋朝,一片桑叶意外落入正在烧制瓷器的江西吉州窑中。


待开窑后却发现,那片桑叶历经了烈火试炼,非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如涅槃重生。


将它美好的叶脉筋络永远留在了黑釉瓷盏中,烙印出永恒的惊艳,木叶天目盏就此诞生。



在喜好饮茶、斗盏的宋人看来,用这样带有悠悠禅意的好盏品茗,不仅是仪式感的象征,更是对风雅文化的尊敬。


故而木叶天目盏自出世以来,就颇受世人追捧,曾为奉为禅宗茶器圣物,渐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后又入宫廷为宋徽宗所爱。


怎么样,这个茶盏是不是很浪漫?






#03  茶米




 


树友闲云在观察昆虫,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好多叶片往后卷曲,其实是蛾子幼虫躲在叶背后 ,这种叶子有个专用术语:茶米叶。↑↑↑

茶米是什么?和我家茶有关系吗?想起来3月份初展的嫩叶,有的时候像害羞的小姑娘往后卷。茶米是茶的意思?茶米叶是嫩茶叶?



于是,询问潮汕的书友,得到的答案是,她们那叫茶为茶米。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文化有很多让人着迷的地方,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04  端午茶



竹编上铺着的端午茶材料有樟树叶。樟树叶三出叶脉,特征明显,这是浙江丽水端午的一个茶饮风俗。



这一道端午茶,可是浙江省第三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起源,可上溯于春秋战国时期,有清热消炎、防暑解毒、祛湿散风等等功效,成为当地人一年到头必备的茶饮。





#05   Not for all the tea



no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有天大的好处也不干
这个口语表达源于十九世纪,当时中国茶叶盛行英国,“全中国的茶”(all the tea in China)也就代表很多的财富和报酬。这个表达一般用于否定句中,
no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意思是“不管有再大的好处或者再多的钱,我都不会去做这件事。”

以上文字摘录于紫叶公众号


向树友学到的太多太多,一群人学习的好处就是能借鉴树友的想法流。


拥有最好想法的,并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最擅长从别人那里获取想法的人。观察一颗树,是让群体更优秀更智慧的社会化学习。一年后的我们,一定会走得更远。   





一群人,

在不同的城市,

共同学习大自然这本书。共同分享,共同记录,共同学习。这便是一群人观察一棵树的意义所在!



SEE  A TREE   ·  Camphor tree


 

观察一年 · 樟树

【八月】我和我的樟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

图文编辑 | 夏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茶路心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