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捍卫公益之诉》:以法治思维,聚焦保护公共利益的“中国方案”

华平 光华锐评 2023-06-3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粉丝”追星各地机场轮番上演,他们为何总能准确获知明星的行程,“粉丝”追星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利益链条?三名驴友挑战野外攀爬竟要赔偿600万,他们在巨蟒峰的山体上打入26枚岩钉,造成了怎样难以消弥的严重后果?古村落的石匾、门楼被盗、损毁,但它们不是被评为省级或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该怎样合理合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责任?2020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流域疑似受到污染,因治理涉及多地多部门协同,以什么方式立案?由谁来办案?成为摆在最高人民检察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果不是因为纪录片《捍卫公益之诉》,很多观众和网友对于何为“检察公益诉讼”这一制度概念还很陌生,也并没有意识到这项自2017年6月27日正式确立的司法制度原来与我们每个人的美好生活、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如此息息相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专章来论述法治建设,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刚刚走过了五年的征程,这一司法制度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以人民为中心”“司法为民”精神的集中体现。


▲纪录片《捍卫公益之诉》宣传片


在以法治思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什么成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纪录片《捍卫公益之诉》,于11月26日至30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今日说法》栏目中播出,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


该片从“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古村落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三大关乎民生和公众利益的主题着手,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件,带领观众见证这一中国特色制度的发展轨迹和价值内涵,堪称是一部解读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融屏教科书”。



1

聚焦中国特色制度

极具思想性与时代感的品质之作


一部优质的纪实片,总能引领观众直击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


作为一项年轻的创新制度,在“检察公益诉讼”持续发力的这几年里,该制度是如何聚焦公共利益领域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执法不严的盲点?从过往到未来,作为用高质量法治建设守护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与“行动派”,“检察公益诉讼”如何走过一段稳健前行、心向远方的拓展之路,如何以高效能发动机般的动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这些问题的深度聚焦和硬核回答,使得纪录片《捍卫公益之诉》立意高远,是一部极具思想性和时代感的品质之作



放眼全球,只有我国是引入专门机关和国家力量,由履行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来推行公益诉讼。从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到2017年6月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明确写入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再到2017年7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逐渐在大江南北显现成效,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影响力愈加深远。


面对涉及甚广的公益诉讼领域,该片精心遴选出“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古村落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关乎中国当下民生极为迫切的三大重点领域,通过典型案件的呈现,真实还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有力执行是如何让被污染的河流重现绿意清澈;面对人文生态受损如何计算损失的法治难题,检察机关是如何用最切实的治理手段、果断向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象亮剑;面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与个人信息安全守护难的“双刃剑”,该制度又是如何突围难关、为织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网不断实现法治保障的迭代升级。



事实上,正是透过对这些重点领域、重点样本案件的精心梳理,该片有力回答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如何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命题,同时也在更广的国际视角下向世界铿锵讲述保护公共利益的“中国方案”,描绘出这项中国特色制度的生机图景,凸显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2

深挖典型案例

纪实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公共利益,归根结底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利益、人民福祉。每一次公益之诉,都是捍卫人民美好生活之诉。


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这些年来的稳步推进,随着公益诉讼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入国家治理,这项制度究竟是如何持续打造保护公共利益的“中国方案”


中国公益诉讼案件之难,难在其往往具有“跨地域、跨部门、跨领域”的特点,在具体办案进程中需涉猎的“跨界行动”亦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一宗案件的具体实践,都是对如何弹奏好一曲“公益诉讼协奏曲”的功力大考。更何况其演奏技巧往往并无“成功秘籍”可依循,检察机关常常要面对首次出现的“硬骨头”自行解锁通关、在摸索中突围前行


在这方面,《捍卫公益之诉》第一、二集《守护长三角生态区》所聚焦的生态环境诉讼案件可谓极具典型性。



该案发生地点位于京杭大运河北段和太浦河流域,两条大河纵横交汇于苏州市吴江区,作为主干道,连接着河网密布的江南大地,与江浙沪的多个地域空间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要做到将办案效能落到实处,还需扩大“办案朋友圈”,力推“污染防治攻坚办、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水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众多机构的协同工作,组成高效办案联盟。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案中,当我国高分六号卫星探测出河流反演出红色,最初对其污染源的“认定”甚至超出了以往的各项指标,实属一道“超纲题”。直到专案组成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将反演出红色的程度与地表水监测中的“浊度”指标找到对应关系,才厘清思路、将案件成功推进。



对于该案中呈现出的诸多典型现象、典型特点,《捍卫公益之诉》的创作思路是从纯客观的纪录视角出发,着重围绕“真实度”和“深邃度”两大维度下足功夫,以丰富立体的切入点、细致生动的记录过程来阐述重大题材。


创作团队协同与案件有关的环保机构、检察机关,深入多地行政机关、深受污染所害的村落等进行实地探访,力求从多个现场、多个侧面深挖案件,做到了通过一个典型样本案例故事来勾勒一项制度的价值内涵。



在探寻其中迷雾般的多重线索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破局关键细节时,无论是环保专家们的专业分析、村民对污染从被迫承受到不堪其忧的心路历程,还是检察机关推动行政机关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6家的客观“数说”,其深度的刻画、细腻的笔墨,均展现出一部精品法治题材纪录片的真实叙事张力和感染力,使得纪实性与艺术性在此达致和谐统一,为观众开启“检察公益诉讼”的认知之旅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影像文本。


3

凝聚法治智慧

堪称公益诉讼制度的“融屏教科书”


作为旨在深度解密一项年轻司法制度的纪录片,《捍卫公益之诉》的最大亮点,是在展现一个个典型案件的真实脉络之外,让每个案件都成为一堂带入感极强的法治公开课


随着案件细节的一一展开,在不断解密和升华“检察公益诉讼”这项中国特色法律制度独特价值与内涵的同时,引领观众直击每一个案件背后体现的法治智慧与法治力量


“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保护公益的目标和责任都是相同的,所以检政联动就好像铁路的两条铁轨,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提到公益诉讼案件中体现的联合联动治理现象,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提到,“机车的前行需要动力,检察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督促行政机关去依法履职,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动力源,或者一种动力机制。”



“看似是个小事,但是却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网络的安全、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当提到用公益诉讼守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站在国家安全高度给出了诠释。


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则着重强调了诉前程序的重要性:“公益诉讼我们讲确实本身就需要行政机关的(履职),我们是起到一种督促、协同,是一个形成合力的过程,特别是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表达得非常充分,那么个人信息保护当中尤其重要。”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检察公益诉讼”这一年轻的司法制度,为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在贡献着巨大的力量。而这部堪称“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融屏教科书的纪录片,不仅让观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我们相信,“越了解越认同”,会有越来多的人了解到“检察公益诉讼”最大的制度特点是激活、协同、调动相关联的责任主体,凝聚合力。而随着这项制度愈行愈远、揭开新的华章,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拥有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资源、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公益保护意识,一起来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精神家园,一起来捍卫关乎人民美好生活的公益之诉。




往期精选

《诗画中国》打开中国式审美新体验

《山水间的家》记录烟火人间

《中国考古大会》打造“遗址博览之旅”


监制 |  唐晓艳  李志翔

编审 |  刘   园  张凌云

编辑 |  张梦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