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动在线 | 广东:“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基本形成

1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广东专场)。发布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广东省阳江市委常委阳西县委书记孙波出席发布会。


米锋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这五年也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向全民健康的五年,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巡礼十三五”系列发布会将通过介绍各地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积极实践和典型经验,展现“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卫生健康领域的新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蹄疾步稳,勇攀高峰:充满信心迎接新征程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健康广东建设为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基本形成,为全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具体来讲,就是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硬件方面,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规范化建设1万间村卫生站,将人口大县的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级医院。软件方面,全面推行“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落实“两个允许”,打破绩效工资“天花板”,实施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实现全省57个县78家县域医院全覆盖。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进一步增加。建设30家高水平医院和广州呼吸、肾脏、肿瘤三大中心,委省共建“1+1+6”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市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和三级公立医院激励方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落户广东。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以上医院28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培育了100名医学领军人才、100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建设了100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三医联动,深化医改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以加快建设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为引领,统筹推进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公共卫生、中医药传承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改革创新。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广东省连续五年每年均有1项改革被列入全国医改“年度十大创新举措”,广州花都“村稳”改革、深圳罗湖医院集团、港大深圳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阳西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多项改革全国推广。


四是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公共卫生安全“大堤”进一步筑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和泛珠三角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监测预警多点触发机制,科学快速有效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寨卡病毒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创造性提出“三道防线”、社区“三人小组”、流调“三同时”等做法,创造了14项“全国率先”。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医防融合发展。


五是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健康广东行动,人民群众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构建健康广东建设“1+N”政策体系,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18个专项行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提高全人群健康素养。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挖掘岭南传统中医药现代价值,启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推动岭南中医药传承创新。


下一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总定位总目标,完善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抓好卫生健康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不断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锐意改革,先行示范: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伴随经济特区的成长,深圳市迅速构建起能够满足2000多万人口需求的超大型城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下一步,深圳市将继续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努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1.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全面优化防控救治机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医院和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传染病救治医院网络体系。


2.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开局。将贯彻落实先行示范区建设与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高水平、高质量,规划好、谋划好“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3.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综合授权改革,健全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加快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建设,确保在2-3年内高质量完成。启动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促进医疗资源要素跨境流动,推进国际化医院建设,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和经验。


4.开启深化医改工作新局面。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闭环管理,率先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健全以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治理体系,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单位。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新机制,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专家,建设国际一流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5.先行示范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完善组织领导、法治保障、服务支撑、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实属地、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四方”责任,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建成一批智慧健康社区、健康校园、健康企业,加快形成“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深圳建设新格局。


积极应对,高度敏锐:传染病防控的“广东战法”

自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非典)疫情暴发以来,全国80%以上的新发突发传染病首先在广东被监测发现并得到有效控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广东省是除湖北省外首个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省份。广东省在各种传染病防控实战中形成的“广东战法”,包括:


1.“一个特质”:广东省疾控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监测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的卫生应急队,始终保持对新发传染病的高度敏锐。


2.“四支队伍”: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东省疾控中心打造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队伍、实验室检验检测队伍、风险评估队伍和风险沟通健康传播队伍。


3.“五项核心能力”:包括全面实时监测、及时评估研判、适时通报预警、快速应急处置和主动精准干预这五项能力。


其中,全面实时监测,有助于预警“雷达”作用的发挥。非典以后,广东省建设了覆盖40种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扩展建立症状监测、病原学监测、环境监测、媒体监测的全面监测系统,2005年以来,逐步将重点传染病纳入主动监测,目前已扩展到34种传染病、7471个主动监测哨点。为及时发现新发传染病,持续开展43种以上的多病原学的监测,并通过基因测序加强病原学的溯源,及时监测优势基因型和致病性的变化;为实现早期预警,持续有针对性地对农贸市场、城市污水、海产品等进行监测;为保证监测效率及准确性,建立了广东省急性传染病的监测信息平台。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已经于今年8月30日立项启动智慧化多点触发疾控预警信息系统。


及时评估研判,有助于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的实现。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及时风险评估研判机制,经过多年探索,现已形成比较成熟的风险评估机制,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都开展定期的综合风险评估。评估队伍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农业、气象、检验检疫、公安、商务、市场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家,以保证评估结果更科学、更精准。风险研判的结果包括疾病的风险等级、防控的关键措施、重点地区、重点场所、详细的工作流程乃至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的职责,为广东省实现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奠定了基础。


全局谋划,精准落棋: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阳西县是广东省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首批试点县。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下好五个“一盘棋”。


1.整合资源,运营管理“一盘棋”。组建阳西总医院,实行行政、人员、质量、药械、财务、信息、后勤、医保“八统一”管理,使得成本降低、服务增效,基层药品供应得到保障,全县的药品价格同步下降。总医院成立后勤服务、消毒供应、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全县医疗机构。


2.上下联动,诊疗服务“一盘棋”。织好县域医疗服务、客户服务、医疗信息“三张网”,建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医学检验、远程会诊“四个平台”,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诊疗、互联互通。同时,通过制度性安排将县镇医疗骨干、流动护士、公卫巡检车等资源下沉到村卫生站。


3.激发活力,绩效考核“一盘棋”。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活力;各医院院长实行目标绩效年薪制,激励院长干事创业;总医院对成员单位实行统一的绩效考核,引导医疗服务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4.主动控费,医保统筹“一盘棋”。作为广东省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第一个试点,实行“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率先探索医保负面清单制度,倒逼医院从“治病赚钱”向“防病省钱”转变,实现群众少生病、医保能承受、医院有结余。


5.预防为主,医防融合“一盘棋”。在阳西总医院成立慢病管理中心,组建慢病管理团队,将县级医院医护人员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由总医院统筹,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同时加强健康宣教。


阳西县通过“强龙头”破解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薄弱的瓶颈,通过“兜网底”破解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通过打破权责、身份、人才、薪酬壁垒,破解人才难招难留的瓶颈,使基层群众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来源:中国家庭报 冯超

编辑:黄攀连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的通知

2020-12-09

行动在线 | 青海省多地积极促进中藏医药发展

2020-12-07

行动在线 | 贵州桐梓:搬迁群众过上健康新生活

2020-12-06

行动在线 | 四川遂宁交出健康扶贫答卷

2020-12-05

行动在线丨江西省:健康扶贫为贫困百姓兜底健康

2020-12-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