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见|努力建构具有时代感和包容性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江小涓 理论周刊
2024-09-16

点击“理论周刊”关注我们

当前,我国知识界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谈四点体会和认识。

卓越的实践创新呼唤原创性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的46年,我们经历了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向高收入迈进的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波澜起伏的改革过程,经历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这个充满挑战的转变过程。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成就世所罕见。这些都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事实和丰富数据。多年来,不少国外学者用他们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不断做出停滞、危机甚至崩溃等预言,但中国却持续大步向前走了46年。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愈来愈多的学者探索解释“中国之谜”提出不同的学术理论体系,诸如“权威政党与可信承诺”用于解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稳定政治环境对于长期投资与发展的重要性,“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政府干预”用于解释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同时发挥作用的制度优势,“央地关系变迁与地区间发展竞争”用于解释中国独特的中央地方关系以及所产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范围协调能力与大规模供需同步”用于解释举国体制办大事、生产消费同时拓展互为条件的重要性,“要素秉赋失衡与高度开放体制”用于解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的增长潜力等等,这里有很多是从中国特色的典型实践中抽取出来的原创性自主性学术范畴和理论概念,是理论界用学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尝试和努力。总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传统理论体系无法解释的多种形态,并以非凡的实践成就质疑和冲击传统体系的解释力和包容性,实践呼唤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要努力建构完整的自主知识体系

学术研究不能止步于讲故事,而是要有分析框架,有内在逻辑,让我们非凡实践提供的独特信息能被合理地还原成理论要素,在知识体系中进行合理安置和组合,既能解释过往也能预判未来,预判和前瞻能力是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基础力量。此外,无论是目标导向还是问题导向的研究,都需要知识体系的支撑和评判,否则就成为“就事论事”的对策研究了。打个比方,无体系的研究只能寻求局部均衡,即A变化对B的影响;而有体系的研究追求一般均衡,即A变化对N个相关因素的影响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所谓体系就是要为这诸多影响如何产生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提供分析框架和重要参数。在中国特色理论创新中,对中国特色实践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体现时代特征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有着清晰的时代烙印,映射出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特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矛盾的分析、西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应用等莫不如此。当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类型是实证研究,即以数据为基础推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小样本数据量和少数测量维度难以真实描述经济活动的本质。进入数字时代,数据规模和实时性、数据深度和广度等有极大提升,算法和算力也极大改进,有可能帮助人们揭示高度复杂的经济关系,发现数据间隐藏的复杂关联,并由此更好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和特色。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政策特别强调解决“信心和预期”问题,这涉及心理、意识、情绪等因素的感知和互动关系判断,在以往,上述因素是一类重要但难以定量加以研究的问题。如今,对多模态数据特别是文本数据的处理能力,提供了许多与创新投资相关的情绪和预期等实时信息,支持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更接近“真实过程”的分析研究。及时吸纳技术进步生发的新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建构出既符合中国发展实践又具备更强分析能力的高水平自主知识体系。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致力于国际学术交流互鉴

我再次回到学术界,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是国内国外学术界相对关系的变化。2004年我离开学界时,我们总体上还处在“学习”“模仿”“跟跑”之中。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吸引了全球关注,很多国外学者希望了解、研究和比较借鉴。据我有限的了解,全球范围内,研究长期增长问题、创新问题、城市发展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全球价值链问题、社区治理问题等,不考虑中国这个因素,就不会被认为是主流研究和前沿研究。中国实践中蕴含的丰富学理价值,能够为全球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增量。

我们应该有自信,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我们在从多年的跟跑为主,向并跑并在有些领域领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借鉴现有知识体系的有益元素和分析工具很重要,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结晶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并不是一部错误层出的思想史,不适宜不等于无借鉴价值。建构既体现我们特色又有广泛包容性的自主知识体系,能够推动全球社会科学体系不断丰富内容和升级版本,在更宽广的视角下呈现中国经验的历史地位和普遍意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理论周刊(ID:lilunzhouka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欣欣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推荐阅读 -


1、理论荐读|新时代对改革开放的新要求

2、中国大幅度社会流动的潜力真的消耗殆尽了吗?

3、范恒山:对营商环境建设来说,这四句话特别重要

4、党史聚焦|“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5、王利明:对公序良俗还应当有更为明确的价值指引

6、目前,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有三个方面

- 理论1点点 热门视频推荐 -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理论周刊视频号,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llzk123@126.com


推荐给大家,请戳在看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论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