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撷英」5月热文——教育学期刊和集刊

本期推送论文选自5月教育学领域学术期刊和集刊的微信公众号热文,共26篇 。

✦教育学领域学术期刊和集刊:57种

✦开设公众号的期刊和集刊:49种

✦5月推送本刊论文公众号:37个

(每刊最多入选1篇,以作者姓名音序排列,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期刊公号。)



_


目录

教育学期刊和集刊

_


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 等 | 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

_


别敦荣 | 大学教学改革新思维和新方向

_


操太圣 | 符号崇拜:消费主义文化视野中的“水课”批判

_


陈国良 等 | 走向计算思维2.0

_


陈实 等 | 疫情下中学网络教学工具及其课堂运用分析

_


陈向明 | 跨界课例研究中的教师学习

_


崔允漷 等 | 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

_


方征 等 | 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案有效吗——基于霍伊学校结构理论的中美比较研究

_


顾昕 等 | 经济全球化中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_


胡娟 | 脱耦机制、组织边界和有效竞争的丧失——“双一流”政策影响下的大学组织机制异化分析

_


黄荣怀 等 | 未来教育教学新形态: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

_


李华 等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的试卷测评研究——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

_


李政涛 | 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

_


梁林梅 等 | 疫情之下的中小学在线教学:现实、改进策略与未来重构——基于学习视角的分析

_


林小英 | 素质教育20年:竞争性表现主义的支配及反思

_


刘艳萍 |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薄弱学校改进路径研究

_


罗志敏 等 |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本质与逻辑

_


曲艺 等 | 中国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构想

_


全守杰 等 | “强基计划”的政策分析及高校应对策略

_


任学宝 | 从教学监测到精准教学

_


石碧 等 | 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践

_


王健 | 疫情危机下的教师角色、行为与素养

_


王烨晖 等 | PISA问卷的最新发展趋势

_


杨明全 | 课程知识的谱系建构及其学术取向的演变: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钩沉与展望

_


尹合栋 等 | 智慧教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_


朱文辉 | 指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阅读原文


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


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宋晓凤,陈钰童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年轻人为获取未来成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一些变化,然后探讨其对教学、教师和教育工作组织的影响。本文认为,教育领导者倾向于关注的法律、法规、结构和制度只是冰山一角。改革学校系统的困难之处在于冰山位于水面之下更大且看不见的那一部分,这一无形的部分便是包括家长和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参与者的利益、信念、动机和不安。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围绕教育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包括鼓励创新的激励措施和重新设计测评的必要性。



中国高教研究










阅读原文


大学教学改革新思维和新方向


别敦荣


【摘要】我国大学教学主要还是比较传统的,“水课”很多,“一本书的大学”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逻辑不能适应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消除“水课”,提高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扭转课程教学就是教教材、学教材,教学止于教材的现象,改变课前预习一遍,上课听讲一遍,课后练习一遍,考前复习一遍,考试重现一遍的教学习惯;更新课堂教学逻辑,突破单纯地陈述讲解教材知识的做法,是大学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任务。探索大学教学改革新方向,应当以教学设计替代备课,教师发挥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师的作用,开展教学内容、教学问题和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有助于教学改革向深度拓展。



江苏高教










阅读原文


符号崇拜:消费主义文化视野中的“水课”批判


操太圣


【摘要】杜绝"水课"、打造"金课"已成为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试图将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特别是要揭示消费社会及其文化给大学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讨论大学教育的商品属性、大学教育商品性的实践、大学教育价值中的符号崇拜,揭示出"水课"产生的深层根源,即课堂教学日益失去教书育人之根本,沦为对各种指标、分数、证书等符号的追逐。文章提出要举办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呼唤有教学勇气的教师、营造有生命感的课堂、建立支持性的管理制度,以达到消除消费意识形态的幻觉、扬弃符号逻辑对人的异化之目的。 



中国大学教学










阅读原文


走向计算思维2.0


陈国良,李廉,董荣胜


【摘要】在梳理计算思维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讨论了近年来计算思维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新进展,阐述了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计算思维所赋予的新的内涵和形式,进一步深化了计算思维在科学及社会经济领域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这些新内容以及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新动向和新模式。并与传统的计算思维(即计算思维1.0)做了分析对比,这些新的内容称为计算思维2.0。



中国电化教育










阅读原文


疫情下中学网络教学工具及其课堂运用分析


陈实,梁家伟


【摘要】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袭来,全国各地停工停学,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各类学校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等载体,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催生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多类型、各形态的网络直播课堂。

笔者通过调查湖北省、山东省、广东省、福建省、四川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等十余个省级行政区共30余所中小学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组织网络教学的基本情况,梳理了当前使用率较高的网络教学工具。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12个网络教学样本,利用CTBAS系统对教学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探究教师在运用这些网络教学工具时课堂讲授、师生互动等课堂结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网络课堂的建议。




教育学报










阅读原文


跨界课例研究中的教师学习


陈向明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大都停留在被专家灌输知识或同行低水平交流的状态,如何创设跨界学习情境,引发教师对自己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深度反思,形成新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行动,是教师学习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有必要从跨界学习的视角,探索教师在跨界课例研究中其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基于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了教师如何通过与外来学者合作,根据具体情境对理论进行再工具化,改进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在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同时生成了自己新的实践性知识。研究发现,教师跨界学习的意义协商、视角再造、实践重构三个机制,对教师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科学










阅读原文


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


崔允漷,余文森,郭元祥等


【摘要】2020年春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学维持着数以亿计的大中小学生和教师们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对稳定学校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教学的实践引发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于“互联网+”背景下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后,各省市积极准备更加稳妥的开学方案。开学复课了,我们是否就算通过了此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考”?“大考”过程中暴露的哪些问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开学复课后,在线教学又将何去何从?是完成了历史任务后“功成身退”还是“升级改造”后进入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教育管理










阅读原文


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案有效吗——基于霍伊学校结构理论的中美比较研究


方征,华旻烨, 康乃馨


【摘要】教师评价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以霍伊学校结构理论为基础,研究对比中美两套代表性教师评价方案在规则设计和权力结构两大维度的运作效果发现:中国方案更具备阻滞型学校结构的特征,美国方案更倾向于促进型学校结构的特征。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案应实现以下几个转变:评价目的从"加强管理"转向"促进教学",制度安排从"依附嵌套"转向"独立自主",教师与评价者的关系从"对立被动"转向"双边互动",评价结果从用于"量化排名"转向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设计从"基于经验"转向"专业科学"。 



教育研究










阅读原文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顾昕,赵琦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世界各地政府会做出何种应对,尤其是在社会政策领域有何应对,这是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基于中国199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一是投资开放度对省域生均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及增量都呈现非线性的U型关系,即先有压低后有增加之效;二是贸易开放度对生均支出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支出增量也呈现出U型关系。这些发现显示,就教育支出而言,既有文献中全球化引致大政府的命题在中国省级层级上获得了有条件的证实,即只有深度全球化才会引致大政府。更重要的是,本文并未确证既有文献中"补偿命题",即在全球化冲击下的大政府通过强化社会保护以补偿受损民众,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即人力资本论。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大政府有可能选择能够增进人力资本的政策,提升辖区的经济竞争力,而增加教育支出的财政政策正是这种应对战略的具体举措之一。 



高等教育研究










阅读原文


脱耦机制、组织边界和有效竞争的丧失——“双一流”政策影响下的大学组织机制异化分析


胡娟


【摘要】“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对在大学组织运行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惯常组织行为和机制产生了影响:在微观层面造成脱耦机制失效,在中观层面造成组织边界丧失,在宏观层面强化规范模仿机制。机制异化将导致大学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大学内部基层学术单位活动空间被压缩,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公平竞争受到影响。对此,应涵养理性独立的现代大学,划清大学与政府的边界,真正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减少具体评价,将评价与利益脱钩;把“双一流”建设从行政建设发展为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竞争的法治环境。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阅读原文


未来教育之教学新形态: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


黄荣怀,汪燕,王欢欢,逯行,高博俊


【摘要】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全球大部分学校被迫关停,大规模在线学习成为"停课不停学"的不二选择。这次超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呈现出以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育教学形态,不仅凸显了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也成为我们共同定义"未来教育"的一个契机。总结校园关闭期间线上教学的有益经验,适时保护和发挥好广大教师应用技术的热情,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可大幅提升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随着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弹性教学时空和多元教学方法的弹性教学以及面向个性化培养的主动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弹性教学为学习者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创造条件,而主动学习的倡导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迈向未来教育的基本动力。通过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定步调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以完成复杂现实任务为目标的真实学习。  



数学教育学报










阅读原文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的试卷测评研究——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


李华,胡典顺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是反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的重要手段,高考试题是检测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展以高考试卷为样本的数学核心素养测评研究对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有重要意义。以2019年全国卷为样本,基于喻平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给出了数学核心素养教育评价表,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卷的数学核心素养考查特点,并提出了高考命题建议,为基于试卷的核心素养测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教育学刊










阅读原文


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


李政涛


【摘要】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新冠疫情的出现是一个分界线,此后,世界基础教育将分为"前疫情时代的基础教育"和"后疫情时代的基础教育"。人类将全面进入"双线教学"的时代,深度进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即"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这个由"信息技术"与"新冠疫情"的交汇造成的基础教育"新时代",其主要特征有三大关键词。 



电化教育研究










阅读原文


疫情之下的中小学在线教学:现实、改进策略与未来重构——基于学习视角的分析


梁林梅,蔡建东,耿倩倩


【摘要】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小学居家在线教学实践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可以为未来技术支持、引领的学校教学方式变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文章首先从脑与神经科学研究和学习科学研究的视角,对疫情之下中小学"停课不停学"之学习本质与特性进行解读,接着分析了引发现实中在线教学问题及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线教学改进的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和基于智能化学习技术的个性化作业推送策略;最后,在学习科学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新探索,构建了"后疫情时代"智能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教学—评估"一体化中小学在线教学应用体系。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阅读原文


素质教育20年:竞争性表现主义的支配及反思


林小英


【摘要】素质教育是承载着中国人对"好的教育"的愿望最简练、最适切的合法表述。本文清理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诸多政策之间的互联性及其共同作用于政府、学校和教师之间而形成的稳固关系,从政府奉行的"监视—评估主义"、学校实行的"规训—管理主义"到教师实践的"竞争—表现主义",构成了素质教育中环环相扣的支配逻辑。这种支配和实践的循环与流通持续不断且形式多样,变成一种"圆形监狱"式的景观,为素质教育带来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问题。应该理性地剖析素质教育改革之路遇到的深层问题,开展严肃的学术思辨,沉淀稳定的理论概念,朴素安静地去到教育现场,回归素质教育应有的实在。  



中小学管理










阅读原文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薄弱学校改进路径研究


刘艳萍


【摘要】 借助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战略管理唤醒薄弱学校的自发展意愿,培育薄弱学校的自我改进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薄弱学校改进路径。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实践为例,学校首先是提出使命愿景,明晰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为组织成员提供信念标尺;其次是通过实施战略分析,为学校制定战略目标,寻找关键成功因素;再次是通过重构组织与制度体系,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最后是通过制定可评估的具体且关键的指标,以专项战略的方式推进战略实施,在此过程中注重建立内部诊断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战略控制机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阅读原文


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本质与逻辑


罗志敏, 周倩


【摘要】与"剥夺学位""取消学术荣誉称号"等惩罚性规制手段相比,科研诚信教育是一种"价值观驱动式"的规制方式,很贴合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特点,是一种具有预防性和启迪性的、以教化为主的科研治理方式。研究生现有的对学术伦理关系的认知和心理水平是开展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起点,而促发研究生生成能指导和规范其自身科研活动的实践理性则是科研诚信教育的逻辑节点。认为从该逻辑的起点到节点直至到达终点,则需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到整个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并对研究生采取"品质—能力"一体化的教育和管理行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阅读原文


中国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构想


曲艺,罗燕,张家铖


【摘要】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是教育公平研究的起点,也是教育公平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已有的社会经济地位测量研究文献,梳理了社会经济地位测量的三种主要模式:综合测量、多变量分别测量和单变量测量,继而提出测量我国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的模型构想,即以家庭为测量单位的多变量分别测量模式。



高校教育管理










阅读原文


“强基计划”的政策分析及高校应对策略


全守杰,华丽


【摘要】"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也把权力透明化,规范高校的自由裁量权;"自下而上"的博弈与反馈,即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高校善用策略空间、规制调试对象,避免负和博弈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多元化的录取方案以规范政策的执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招生队伍以保障政策的执行,借助社会多方力量以监督政策的执行。 


课程·教材·教法










阅读原文


从教学监测到精准教学


任学宝


【摘要】实证教研不但是利用数据作为教学诊断的依据,而且是在教学研究中借鉴并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现场开展研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收集数据,得出翔实可靠的研究结论。教研系统是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引领和服务基层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使命,作为一个扎根课堂、服务实践的特殊研究机构,开展实证教研是我们需要坚持的教研转型方向。浙江省近10年来在实证教研方面做了诸多的探索和思考,先后开展的校本研修、教育质量监测都是此方面的项目行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再次考量实证教研的现状和契机时发现,覆盖浙江全省的教育文化大数据平台,全网互通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支撑课堂变革的多种信息技术工具,使很多“人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可能。我们试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从更多依赖个人经验、直观判断的传统的实证教研方式走上寻求更多数据、采用科学诊断的现代实证新教研方式之路。我们以为,在教研领域聚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下教与学的变革,对数字化环境下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突破进行探索,更有利于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阅读原文


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践


石碧,彭必雨,刘晓虎,何有节


【摘要】适应生物质加工利用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探索“新工科”建设模式,四川大学在传统生物质利用专业“轻化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建“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探索实践。新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科研与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探索了继承与创新及厚基础、宽口径与学有专长的有机结合途径。在师资队伍和育人条件建设方面,着重践行了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资源开放和协调与共享。



教师教育研究










阅读原文


疫情危机下的教师角色、行为与素养


王健


【摘要】疫情危机下作为应急之举的在线教育,不是将教室平移到家庭,而是基于"个别化学习"的育人方式重构。疫情危机下的在线教育中,教师要成为学习指导者、价值引领者、情境营造者、资源整合者,要设计好课堂的形态、关注好学生的状态、引导好家长的心态、研究好工作的势态。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中,教师的素养需要提升转型。要有靶向施策的"目标感"、有黏住目光的"娱乐感"、有价值领导的"故事力"、有跨界整合的"交响力"、有迭代变革的"适应性"、有为国育才的"责任心"。 



中国考试










阅读原文


PISA问卷的最新发展趋势


王烨晖,秦可心, 张楠,温红博


【摘要】问卷是PISA测验工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ISA持续致力于问卷的研发与完善。随着教育政策关注点的变换,PISA问卷的重心从具体学科领域转向非学科领域。在框架设计上,PISA问卷不断加强理论支撑,对指标进行更科学的划分和整合。在测评技术上,PISA问卷在测评方式、组卷、题型、反应选项、措辞等方面不断创新完善、提高效率,力求做到公平有效。 



全球教育展望










阅读原文


课程知识的谱系建构及其学术取向的演变: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钩沉与展望


杨明全


【摘要】现代课程论百年发展的历程说明,课程知识的建构是一个批判性的学术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谱系化并承载特定学术功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盛是现代课程论得以确立的时代背景,初创时期的课程研究致力于学校秩序的改造与重建,一开始就彰显出特定的学术功能。以博比特、查特斯为代表的早期课程研究者致力于课程研究的科学化和实用化,开启了科学主义课程开发的先河。此后,在课程论学科发展的历程中至少涌现出经验课程、理性课程、实践课程和批判课程这四种知识谱系,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学术视角,丰富了课程的内涵。从学术取向上来看,现代课程研究则体现出从"技艺之学"到"原理建构"、再到"实践取向"和"社会批判"的转向。我国的课程研究需要在新的转向中面向未来,梳理参与世界课程研究的得与失,深度参与世界课程研究的潮流,由此表明自身的学术追求,回应国际化的呼声,真正做到学术自立,最终在世界范围内走向学术共享。 



现代教育技术










阅读原文


智慧教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尹合栋,于泽元,易全勇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智慧教室的概念与内涵,并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其评价现状。接着,文章初拟智慧教室评价指标,并运用德尔菲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验证,由此确定了7个一级评价指标。随后,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在一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26个二级评价指标,形成了智慧教室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最后,文章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智慧教室评价指标体系。智慧教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为智慧教室的建设和评估提供参考,并有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










阅读原文


指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朱文辉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翻转课堂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实践。然而,学生的学习面貌却并未因此发生本质性改变,仍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深度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内在追求,翻转课堂是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设计出翻转课堂的一般流程,课前自学阶段包括:为了调查学生基线水平所进行的教学分析、以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为基础的微视频制作、为了提升自主学习的实效性而进行的学习结果检测;课中活动阶段包括:确定作为探究活动的逻辑起点问题、作为问题解决方案自我建构形式的自主探究、为了达成问题解决方案而进行的合作交流、为了提高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而进行的成果展示、为了将个体经验上升为科学知识而进行的归纳总结;课后巩固阶段包括:为了持续改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而进行的教学反思、为了应用迁移而进行的新型作业的布置。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各主办单位和出版物微信公众号、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数据库、中文学术集刊索引数据库。

文章发布时间:2020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

数据采集时间:2020年6月16日-2020年6月17日




部分学术期刊和集刊未开设公众号或公众号未推送本刊论文,故未列入。欢迎出版物编辑部推荐优秀论文加入每月「撷英」栏目推送,请通过zhpj@nju.edu.cn与我们联系。

 责编:羽青团

审核:闻    青


往期推荐


撷英

5月热文——管理学期刊和集刊

智汇

国家高端智库系列报告出版概览(一)

方圆

学者谈写作

数迹

5月热点文章 - 综合性期刊和高校学报

刊界

《科学》杂志—熟悉的陌生人

书简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历届获奖著作概览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