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壹木读书会 |如何制作一个特别的公众号

壹木自然读书会 壹木瞭然
2024-09-04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190期,由王云涯书友分享给大家的“如何制作一个特别的公众号”,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资料。

值日生吴凤梅(豆包菜):
王云涯老师是Solarfe的草木公众号主理人。与自然结缘是因为2012年春天,在上课路上被一颗侧柏果实砸中脑袋,意外发现植物之美。从校园四季观察,到雨季云南骑行、搭车1个月拍摄沿途植物;在北京周边爬山120次,去到全国各个角落只为遇见那里的植物。期间开设了公众号,分享生活中不起眼的植物观察,偏远深山里的植物考察记录,有趣的植物知识、书籍。一株植物温暖一个人,“希望治愈着我的植物,也能给你带来阳光。”
王云涯:
大家好,这一期的分享有点“特别“——我提前制作了一个视频,希望能拉近和大家的距离,就像我站在大家面前分享一样。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打开,当然用手机也可以。这是一个临时链接,如果想要重看的话,请关注壹木的公众号。
可能也有些朋友不方便或者不习惯看视频。我这里也准备了音频和图片。内容和视频是一致的。大家可以选择两种媒介的任意一种。

如何制作一个特别的公众号

大家好,非常感谢小丸子邀请。当初能有幸加入这个“有门槛”的读书群,就是因为她觉得我的公众号比较特别,那么我就来聊聊,作为一个普通人,制作公众号的可行方向和实际操作。
先总结特征,也就是可行方向,主要有3个。

1.选题跨界-新颖性
与其他领域结合试验,往往会产生火花。举几个例子,我用PPT做了一部“纪录片”《红薯日记》,以平面电影记录了红薯生长,把自己与植物写成一首歌叫《向着花儿开放的那一天》,尝试食材搭配和装饰,写了《植物与烹饪》;测试切花自然变干,写出《干花之美》,或是收集自然物做手工,写了一篇《捕梦网》,用显微镜观察,分享了《微观世界》。找到适合植物展现的另外一个主题,或者说挖掘共通审美,就可以跨界。

2.媒体多样-适应性
除图文,我还运用多媒体,比如视频和播客。我关注了一个吉他博主,她制作了100期视频陪大家练琴,于是我就开始做植物vlog,播客呢,是因为自己也喜欢听。这两种媒介比较轻松,植物或许因此能传播得更远。

3.内容充实-基础性
作品质量我认为最基础但最重要。一方面我会选择初学者需要的入门方法,比如《如何鉴定植物》、《PPBC使用指南》、《手机植物摄影101》,另一方根据个人学习需求整理植物爱好者常用资料,比如《常用植物网站》、《维管植物新分类系统简介》,因为喜欢蕨类,写了系列文章,包括《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属特征笔记》《-科图录》、《-观察指南》。这些文章往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积累和查阅各种资料。

关于实际操作流程,要搞清楚3个问题,分别是Why、How、What 。

1.Why为什么要写公众号?

分两方面,首先是为什么要写?即写作目的。我把它作为了标语,就是一株植物温暖一个人。A plant warms alife:通过分享植物之美来温暖哪怕是一个人,Solarfe的草木,Solarfe是一个自创词,前半部Solar代表阳光,fe表示很多,连起来就是很多阳光。其次为什么用公众号写?一些朋友建议我尝试其他平台,但我还是决定以公众号为主。原因有二,一是排版丰富,长文章或多图为达到较好阅读体验,通常会需要精细排版,多数平台并不支持;二是功能实用,公众号界面简洁,着重功能性,菜单相当于目录,整理后方便寻找内容,标签是菜单的延伸,菜单单个模板最多只能放30个条目,而标签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在正式开始前,我觉得还要做一件事,心理准备。我自己在开始之前这样问自己,是不是非常想写?是不是能够坚持?我感受到自己坚定的决心,就开始了。
2.How如何持续产出?

第一步确认更新频率。比如2周更新一篇你觉得绰绰有余,那么实际安排就一周一篇,比如工作比较忙,觉得1个月才能写一篇,那就安排成半月一篇。太安逸不容易进步,成就感因此减弱,坚持变得更困难。切忌这周突然灵感迸发就每天更新,下个月工作太忙就一篇不更。频率,也就是节奏很重要。和爬山一个道理,哪怕再慢,跟着自己的节奏,只要不停,跟着别人会很累,容易停下来休息,再启动时耗费更多体力和心力。最好运用惯性。而写作者一旦适应一个频率,哪怕稍微有些挑战,一旦形成规律,就没有那么难了,而读者无形中也形成正向惯性。
第二步选题安排,决定了能否持续产出。我认为解决方法是做成系列。具体而言,我主要分为5个,一是植物分类学笔记,把零散植物观察以日记形式呈现,一张图配一段文字,时间跨度半个月,有日常散步逛公园遇见的植物,也有分享影视作品中植物相关部分。二是植物知识和方法,细分为整理推荐学习网站和书籍、常用网站详细使用方法、植物分类和鉴定、植物摄影,还有各种跨界。三是植物播客,内容涉及阅读一本书,根据一个问题聊三种植物,或回答植物相关问题,有时我还会请嘉宾一起聊聊植物。四是植物Vlog,通常是我每次爬山的记录,或是日常分享,五是植物考察记录,就是我到全国各地拍植物后整理分享。用植物术语讲这些系列,就是无限花序,一旦环境合适,就能源源不断地从土壤里吸收营养开花。
那么对于写作而言,营养是什么呢?就是自身不断积累。另外就像植物开花需要提前积蓄营养,公众号也要提前写。虽然牺牲了快(时效性),但增强了稳(稳定性)。具体而言,就是一定要有存稿,越多越好。一个月存稿比较安全,最次也要有半个月。有了存稿就能比较安心地写有难度的文章。在开始有频率更新前,无论你之前是否写过公众号,最好都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存够稿量。
选题也要提前做。一个选题相当于一个里程标,知道自己要跑多远,也就是目标,才能更有动力和效率。我通常会有至少3个月选题,3个月内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会让我很安心。我有一个视觉化工作表,在每周更新日写上标题,未写前标绿色,只差发布时变成橘黄色。这种小小的仪式感会提高效率,增强成就感。
另外补充一点,考虑自己想写什么,而不是读者想看什么,当然能找到平衡更好。引领发现好的内容是公众号需要起到的作用之一,有时这意味着写相对冷门的内容。然而冷门很可能只是因为没有人写,而不是读者不感兴趣。比如蕨类,可以说是冷门中的冷门,但是因为喜欢,所以就写了,写出来发现不少人看。作为我自己,就会觉得为传播这个冷门领域做出了小小贡献,也很有成就感。
3.What做公众号具体做哪些事?

前期最重要是写大纲,图文自不必说,拍摄视频或录制播客我也会写一个简单大纲或明确主题。这样避免内容不相干,确保节与节关系对等,搭好文章骨架。
图文操作步骤分为大纲,草稿,修改,排版,发布。按照大纲要领写草稿,写完后隔一天修改,除错别字,主要是去“的”,这是学习老余转的文章。举个例子,有一篇,草稿4432字,用了194个“的”,修改后剩41个,字数变成3224,篇幅缩短近三分之一。再隔天,录制音频版,通常是按照章节,边读边改,直到感觉通顺。最后排版,用的是秀米,根据内容不同进行合适排版,模板选取标准为明亮、简单、有条理。发布之所以选择早上7点半,是希望大家在起床后上班前能够有一段高质量的植物时间。
Vlog,大纲,拍摄,编辑,发布。如果在野外,我自己一般不能控制拍摄内容,一是看运气,二是看精力,但我会拍尽量多拍素材,有时是植物特写,有时为风景,还有工作环境或美食,人物很少。同期声较少,因为背景会很嘈杂,大部分是后期回去配旁白。一开始我用手机编辑,后来用电脑自带软件,发现更方便。字幕用快影识别,只要声音比较清晰,准确率相当高,只要对一些专业名词进行调整。
播客,大纲,录制,合成,发布。录制也是电脑自带软件,只要注意好说话角度,音效还可以。通常分成5到10分钟录一段,听效果,再接着录下一段,最后用在线工具合成。
所有内容在发布前,会在手机上看几遍或者听一遍,再次检查。
关于写作顺序,我通常会在每个月最初把最难的写出来,这些文章往往需要先查三天资料,非常耗时耗心,写完后会觉得身上担子轻了很多,其他就按照工作表顺序。
我始终觉得一篇作品是否用心,读者可以看出,所以每一篇都会用心去做,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造就了特别之处吧。谢谢大家。

然后呢,我想简单补充一下视频或者音频里没有的,是我今天早上重看了以后觉得可以加上的。一共有3个方面。
首先我想推荐3篇公众号里的文章,一篇是短文,一篇是视频,一篇是干货,大家可以先收藏,然后找时间看看。这几篇大概代表了我的公众号的风格。




其次,视频里也提到了,就是我会使用一些工具来辅助写公众号,下面我就介绍3个,分别是排版,视频字幕和写作日程规划方面的。


最后我想介绍一个叫做Magic THREE的规则。首先来看一下我今天早上发的一条组图。这是一个九宫格,我们也可以理解为3*3。虽然现在有些平台也可以18图了,但我却还是觉得九宫格比较好,9张图感觉不多也不少,从排版上来看具有美感。


书友互动:
豆包菜:把视频看完,再结合王老师的补充,欢迎大家提问
倪咏虹~青岛:谢谢精彩分享
孟凡超~天津:公众号最重要就是第一篇起头了
林捷~诸暨:谢谢精彩分享。赶紧关注起来
小兴安岭~董上:感谢蕨类大佬分享干货知识,刚好想学习,受益匪浅
豆包菜:也特别喜欢蕨类。
王云涯~江苏:哈哈,看来大家还是比较喜欢蕨类。公众号蕨类分享可能要暂时告一段落,因为在巩固新的知识
汪远方~广州:@王云涯-江苏一直在看你的蕨类分享
胡勇~宁波:做到有意思。这个很难。
温州~李传云:老师太强了。膜拜
王云涯~江苏:@胡勇,宁波 是的,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找到方向的,都是长期摸索出来的,慢慢找就好
万开元~宁波:厉害


图文整理:徐育超、王云涯
语音合成:王云涯
 编辑 / 排版:郑文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