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



专业文史哲


新书推荐


《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


📚

不同于西方学者的独立见解


📚

国际史学界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

过渡两次大讨论批评性学术审视的结果


📚

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过渡中的转型分别做了提纲挈领的概述

提出了过渡型形态的概念



沈汉 著

ISBN:978-7-100-22581-6

开本:32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定价:98.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再版序言 ............1
初版绪论...........3
第一编 经济
第一章 商业和市场...........39
第二章 工业..........68
第三章 农业...........96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形成中的诸维......145
第二编 社会结构
第一章社会结构研究的术语问题......155
第二章 贵族. ............171
第三章 早期资产者.........189
第四章 过渡型社会集团.........208
第五章 掌权集团的社会构成...........223
第六章 社会结构范式的演变.......240
第三编 国家
第一章 军事组织..........250
第二章 国家行政机构(一).........262
第三章 国家行政机构(二)..........296
第四章 国家的工商业政策...........337
第五章 国家的财政职能...........365
第六章 国家的社会和宗教职能............381
第七章 过渡型国家形态及其谱系.........399
第四编 文化
第一章 封建法、罗马法和近代法治观念的形成........409
第二章 斯多葛主义的复兴: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424
第三章 民族观念的形成. .......438
第四章 国家理论............456
第五章 自由民主观念的形成............475
第六章 文化演变的结构透视..........498
主要参考书目............500
作者著译作目录............515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国际史学界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两次大讨论批评性学术审视的结果。这两次大讨论的局限性在于,在理论上受传统的否认商业可以创造财富的观念的影响,以及受上述理论的影响,设定资本主义起源于农业,在研究中限于从农业领域去探讨欧洲如何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出现了研究观点的片面性。本书从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文化思想范畴四个部分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转型分别做了提纲挈领的概述,提出了过渡型形态的概念。


作者简介


沈汉,男,1949年3月生,江苏常熟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英国史、欧洲史、农业史、资本主义史、中西近代思想比较为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代议和议会制度史委员会会员。有著作、译著共22种印行。






初 版 绪 论


(节选)




欧洲和整个世界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问题,是战后国际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学界专门以此为题的讨论曾进行了两次,而围绕着封建主义的危机和资本主义兴起等这个时期的有关问题展开的讨论就更多了。关于资本主义兴起问题的研究实际上在20 世纪初便已在进行。战后西方史学界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讨论是由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历史和经济研究著作引起的,随后,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展开了争论。当我们今天回过去看待这些讨论时,似乎已不需要把围绕这一课题的史学讨论全然看作一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间的论战。因为在对这个过渡时期的研究中所遇到的是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其中有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尚未来得及全面研究的。而且在今天,史学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理解比过去要开阔得多。因此,我们有可能在广泛吸收各派学者有价值的严肃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并引入一些新的方法重新全面思考这一问题。


这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人们在坚持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决定性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开始重视恩格斯晚年写下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札中关于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反作用的论述和上层建筑领域内部发展规律的论述,并把这些观点用于历史研究中。就史学研究领域各分支而论,对政治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研究均有所加强。这对于我们从较高层次上来把握这一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国内对外国史的书籍资料收藏还很不够,各国较系统的档案资料在国内无法寻觅,基本的外文书籍也有缺门。所以,正如国内一位学者所说,我们实际上是在比较分析各种流派研究著作的基础上来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判断和看法。这样一种研究条件使得我们的研究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只好通过以后不断地研究来弥补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国外对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系统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英国剑桥大学讲师莫里斯·多布出版了《资本主义发展之研究》一书。在多布之前,还没有什么历史学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系统地把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对于“封建主义”(feudalism)这个概念,多布把它定义为一种生产方式,而不是像过去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法学家那样集中描述它所包含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司法关系。多布把封建主义看作一种财产制度,把它等同于农奴制即存在着超经济的高压强制。与此相对应,多布把“资本主义”(capitaltism)定义为以工资雇佣关系反映的生产关系而不是交换关系。多布的《资本主义发展之研究》出版后,引起了一场大讨论。斯威齐是反对多布的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侧重从交换关系来定义资本主义。斯威齐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比利时历史学家皮朗的观点的影响,他把封建主义看作一种为使用而生产的制度,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看作外力推动的结果,认为领主和农奴的冲突不足以导致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斯威齐强调城市和贸易在推动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中的作用。相应地,斯威齐较为重视和强调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对于过渡问题的论述。这次讨论的文章集中发表在美国杂志《科学与社会》上,后于1976年由希尔顿编辑成集在伦敦出版。


在1976年,西方史学界围绕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展开了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讨论的文章集中地发表在英国刊物《过去和现在》上。讨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家罗伯特·布伦纳1976年2月在该刊发表的文章《前工业欧洲农村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发展》引起的。布伦纳最初是在1974年美国史学会年会上提出这篇论文的。布伦纳在文中用比较方法研究了欧洲国家主要是英国和法国农村的阶级结构。他指出,英国和法国农村阶级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结果。在英国,农民没有能够确保自己的财产权,这样,有可能把土地集中于资本家和地主手中,“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开端”;而在法国,农民在确立完全自由方面取得成功,它却成为经济进步的不可克服的障碍,这“意味着贫穷和落后的自我持续的循环”。布伦纳的文章批评了英国经济学家波斯坦和法国历史学家勒罗拉杜里解释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时提出的人口决定论的观点。


波斯坦认为,12世纪至15世纪之间人口与经济的运动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2—13世纪,此期间贸易和人口都稳步增长,对粮食的要求造成对未开垦土地的使用,导致粮价上涨,地租上升。第二阶段在14—15世纪,由于生产力下降、饥荒和疾病,需求和供给均下降,农村人口减少,劳动力也减少了,使得农业经济衰落,为此领主放弃了控制农奴的权利,是人口的减少决定了农奴制的崩溃。而勒罗拉杜里认为这一分析可运用于16世纪和17世纪。1450—1650年人口和地租都在上升,中等农民的持有地下降,大地产增强;而1650—1730年人口和地租以及生产力均处于下降趋势。波斯坦和勒罗拉杜里均认为人口导致农业发展出现起伏。批评者指责他们是新马尔萨斯人口论。


希尔顿和吉·布瓦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批评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时候,强调要对整个封建主义的结构和中世纪后期周期性的封建主义危机进行研究。希尔顿在《封建主义的危机》一文中指出,中世纪晚期封建主义社会制度经历着一场危机。他继承了多布关于阶级斗争和冲突对于农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中作用的观点。他特别强调农奴和地主的阶级斗争在形成14世纪的欧洲危机中起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希尔顿提出了全面定义封建主义和概括封建主义结构的问题。他说,首先要确定这种制度在这个“既定时期的明显的轮廓”,“而且要阐明其基本结构的定义”,“在给予这种结构以定义以后,我们就必须确定它的内部动力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内部动力的话,那么我们也能够确定这种动力是如何崩溃的”。他认为,对封建主义的结构分析必须从农业基础开始,但是中世纪封建经济并不是单纯的自给自足的“农民经济”,对封建生产方式的解释必须依赖于对封建地制的分析。人口锐减无疑是封建主义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但是封建主义危机的中心特征是封建社会两个主要阶级之间关系的危机。希尔顿较之布伦纳、波斯坦和勒拉杜里更强调要广泛地从政治角度来讨论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事实正是这样,单纯从农业劳动者人身束缚的解除和农业收益的增减是无法全面地分析和把握宏大的社会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的。


吉·布瓦教授概述了作为农业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封建经济形态活动的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封建制度下,领主的课税率表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它产生于小规模生产和大土地所有制结构上的矛盾。当经济扩张趋于尾声时,课税率的下降造成领主收入趋于减少,酿成了封建主义的危机。第二,存在着封建经济特有的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之交替的,并且也是从封建主义结构产生的长期的运动。农产品价格的急剧上升与工业品价格、工资和生产力在上升运动中的相对下降,以及两者相反方向的运动往复地发生。而每一次经济的上升都创造出一些有利经济发展的条件。第三,到16世纪上半叶,因为从农民份地所征收的各种不同的租金的水平太低了而且这种情况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已经到了危急关头。这样,数世纪以来力图把农民束缚在份地上的领主阶级这时决定使农民丧失份地来增加雇主自用地并征召雇工。结果便是土地财产积累的进一步增加。吉·布瓦批评了马尔萨斯主义者过分强调人口作用的观点,强调了在“中世纪向近代欧洲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揭示了人口论的支持者在分析社会关系时遇到的困难。他同时也指出,布伦纳批评人口决定论者模糊阶级关系的论点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论点是从阶级斗争起推动作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现成理论出发,因此研究工作过于机械和简单。布伦纳研究的最大问题是他“剥夺了一切真正实体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即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放弃了经济实体领域”的研究,“在他的文章里完全看不到封建主义这个概念”。他把农奴制等同于“前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不精确的。他指出,需要研究“什么是构成封建主义特征的诸生产方式”,需要研究“封建主义的结构”。


从第二次对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讨论发表的文章和著作来看,研究的重点仍然是经济领域而且局限在农业中关于封建主义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的原因问题,而即使在经济领域本身和农业领域本身,对于在这一历史过渡过程中生产关系的整体模式的结构分析及其如何演变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触及,对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政治方面和社会方面的问题更没有触及,表现出一种脱离和忽视政治研究的倾向。而在过渡的经济领域研究方面,又有过分强调农业,尤其是英国农业研究的倾向。这种研究视野具有片面性。艾琳·鲍尔给布瓦松纳的著作写的导言似乎是很有预见性地指出了这个问题。她指出,把中世纪英国经济史孤立起来研究是不适当的。因为在西欧从蛮族入侵到文艺复兴的10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中世纪,英国在经济上还是一个落后的地区。而在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世界的商业中心最初是在拜占庭,后来是意大利、德意志以及法兰西中部和尼德兰各城市,而英格兰离这个主流较远。例如,英国史的研究不能揭示早期资本家、工人、罢工、劳动和资本诸方面的地位和情况。所以,单独研究英国历史,对欧洲经济主要的发展路线只能提供一幅极不完整的图画,做出片面的解释。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的正确方法应当兼顾过渡时期欧洲社会整体的面貌和长时段的研究,切忌以偏概全,同时需要在研究中充分注意各地区在不同时期发展的差异,并包含从不同视角对过渡的探讨。





延伸阅读







沈汉学术论集


《非资本主义、半资本主义和

资本主义农业——

资本主义时代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沈汉 著

ISBN:978-7-100-20044-8

开本:32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定价:168.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前 言 .......1


上篇 个案
第一章 英国.....13
第一节 土地保有权和各种身份的土地持有者.....13
第二节 圈地运动.....44
第三节 庄园衰落及庄园衰落后的农业经济组织....72
第四节 租地农场.......101
第五节 关于小农消失的问题......108
第六节 近代地产经营方式.....126
第七节 近代对中世纪土地法的继承和最终的改革 ....150


第二章 德国. ....167
第一节 中世纪后期的农业.....167
第二节 黑死病,三十年战争,16世纪西部和东部农业发展的不同道路.......170
第三节 再版农奴制和农奴制废除......186
第四节 近代农业结构........198
第五节 20世纪初到两次大战期间的农业......239
第六节 “二战”以后的农业....251


第三章 匈牙利......283
第一节 农奴制和农奴制废除......284
第二节 封建社会瓦解后的匈牙利......293
第三节 集体化时期的农业......317


第四章 美国......339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经济组织......339
第二节 个人财产权的确立......358
第三节 开发土地的政策和西进运动 .....366
第四节 南北战争前的农业.......368
第五节 南部种植园制度.....398
第六节 大萧条和“新政”时期农业的调整 ...409
第七节 19世纪到20世纪农业生产力的发展......412
第八节 20世纪的土地保有权和农业经济组织....421

第五章 印度........431
第一节 英国殖民统治之前的土地保有权......431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生产.......444
第三节 独立后的农业经济.......448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农业生产的发展....478

下篇 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
第六章 农业经济本体论和自然规定性........491
第一节 农业经济本体论........491
第二节 农业的自然规定性.........493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509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509
第二节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身份制度的残存.........523


第八章 租佃制、农场制和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539
第一节 地租和租佃制.........539
第二节 农民、家庭农场和大地产......567
第三节 雇佣劳动制度........640
第四节 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645
第五节 农业经济形态史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再思考......660
第六节 农业经济组织的共时性和历时性:非资本主义、半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结构在当代农业中共存 ......669


附录:农业史学说拾零.......673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农业经济学说......673
第二节 用资本主义经济学研究农业的马克思 .....684
第三节 考茨基和列宁的农业经济思想.......691
第四节 恰亚诺夫的农民学......702
参考文献.......711
作者著译作目录.........733




内容简介


本书对16到20世纪的欧洲农业经济组织作系统研究,在多个国别农业史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出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并分析系谱中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性质、结构和运作特征,以揭示资本主义时代农业经济既有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部分,又保留了相当的非资本主义结构和传统经济的特点。说明欧洲资本主义在各经济部类中发展的不平衡。



《英国土地制度史》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沈汉 著

ISBN:978-7-100-20304-3

开本:32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定价:88.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第一章 中世纪土地占有制和耕作制度..... 1
第二章 土地保有权和各种身份的土地持有者...... 15
第三章 庄园制..... 39
第四章 租地农场的出现....... 74
第五章 新兴地主地产的兴起...... 90
第六章 近代初期的土地关系....... 101
第七章 早期圈地运动....... 124
第八章 近代初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153
第九章 近代农村经济组织..... 175
第十章 近代土地保有权和各种身份的土地持有者..... 209
第十一章 后期圈地运动和土地共有权的衰落....... 249
第十二章 近代地产经营方式(I):地主的工矿业活动.....279
第十三章 近代地产经营方式(II):农业经营的二元结构......308
第十四章 近代土地法的几个问题...... 334
第十五章 土地经营的规模:小租佃农场和小土地所有者的衰落...... 354
第十六章 中世纪以后英国土地经济发展的道路及若干理论思考...... 377
参考文献..... 404
作者著译作目录...... 426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16世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圈地运动的规模和历史、租地农场的性质、庄园制度何时消失等问题都做出了全新的论述,纠正了旧说,反驳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和托马斯关于17世纪英国已经确立了绝对产权制度的论点。本书提出,在农业史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应当关注生产力,而且也应当关注对生产关系、土地所有权、领有制度、经营方式的研究。土地制度作为历史上一个国家一个时期重要的制度,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英国宪章运动史》


点击书影,即可购书


沈汉 著

ISBN:978-7-100-19372-6

开本:32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定价:88.00元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目录


前 言...... 1
第一编 宪章运动的酝酿
第一章 宪章运动发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7
城市的扩大和工人人数的增加...... 8
工厂和矿山工人的状况....... 9
手织工人的悲惨状况....... 11
爱尔兰移民的遭遇....... 12
工人实际生活水平低下....... 13
早期工会运动........ 14
鲁德运动......... 15
威廉·科贝特和亨利·亨特.... 16
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家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17
伦敦技工学院 伦敦手工工匠中先进分子的成长.... 20
欧文早期的活动及欧文主义对工人阶级民主派的影响.....22

第二章 宪章运动前夜的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 25
不列颠促进合作知识协会和激进改革协会...... 25
工人阶级全国联合会的成立..... 26
《贫民卫报》和反印花税法运动...... 28
1832年议会改革...... 31
工人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形成 布朗特里·奥布莱恩....33
威廉·本鲍和“全国休假日”...... 37
工会运动的新高潮..... 38
科德巴思场事件 工人阶级全国联合会的分裂...... 40
全国各业统一工会的兴衰..... 41
托尔普都尔农业工人审判案....... 42
工厂立法运动...... 44
反对新济贫法运动...... 45
奥康诺和激进政治协会..... 46


第二编 宪章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第三章 宪章运动的兴起...... 51
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 51
1837年2月请愿书的提出......... 54
奥康诺和普选权俱乐部...... 55
英格兰北部工人的发动......... 57
东伦敦民主协会的建立 朱利安·哈尼..... 57
格拉斯哥纺织工人大罢工..... 59
《人民宪章》的起草....... 60
伯明翰政治同盟的复兴........ 61
工业区的工人阶级投身宪章运动...... 63
奥康诺和《北极星报》....... 64
大北联合会的成立........ 67
《人民宪章》和《全国请愿书》的发表........ 69
宪章派内部的分歧和争论...... 73
“道义”和“暴力”政策的分歧...... 76
推选国民大会代表的群众大会........ 78


第四章 宪章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81
国民大会召开的背景....... 81
国民大会的开幕 第一阶段的活动....... 86
兰尼卢暴动..... 94
国民大会的第二阶段....... 99
牛场事件...... 105
第一次请愿失败....... 107
“神圣月”........ 109
国民大会在第一次宪章运动高潮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117
左翼宪章派的暴动....... 119
卢卑克暴动...... 121
新港起义...... 123
设菲尔德和布雷德福起义...... 129
资产阶级政府的反革命两手政策....... 131
宪章派对于第一次高潮的总结........ 136
对宪章派的逮捕和审讯...... 137
第三编 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第五章 宪章运动的复兴和全国宪章协会..... 143
各种复兴宪章运动的计划... 144
1840 年7 月曼彻斯特代表会议 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及组织计划....... 147
全国宪章协会的特点...... 149
洛维特和柯林斯的“教育计划” 宪章派禁烟、禁酒运动和宪章派教会....... 152
宪章派的土地要求和奥康诺的计划..... 157
宪章派和里兹议会改革协会的斗争....... 159
宪章派和反谷物法同盟的斗争...... 162
宪章派和1841 年大选...... 166
斯特季和全国选举协会4 月会议...... 170

第六章 1842 年英格兰北部工人大罢工和第二次全国请愿....175
1842 年英国工人的悲惨状况..... 175
宪章派请愿的酝酿和准备....... 177
第二次请愿书及请愿书的性质...... 179
请愿后的宪章运动.......184
1842年夏季总罢工的酝酿 工会和宪章运动...... 185
斯塔福德郡矿工的罢工....... 188
罢工的中心地区 兰开郡东南部的罢工....... 189
总罢工的爆发 罢工的第一阶段..... 191
曼彻斯特的罢工....... 192
罗其代尔和斯托克堡等地的罢工........ 197
普雷斯顿工人和警察的斗争........ 199
工会代表会议的筹备 曼彻斯特大会....... 201
曼彻斯特工会代表大会....... 203
宪章派国民大会和大罢工..... 206
总罢工的第二阶段......... 209
大罢工的余波....... 213
托利党格拉姆政府的镇压措施.... 214
1842 年秋季对罢工被捕者的审讯..... 217
全国选举协会12月大会 宪章派同资产阶级激进派决裂....... 224


第四编 宪章运动的第三次高潮
第七章 宪章派土地计划和国际主义活动....... 233
19世纪40年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宪章运动的衰落..... 233
奥康诺的土地计划...... 235
伯明翰宪章派国民大会....... 236
国民大会的开幕 第一阶段的活动...... 86
兰尼卢暴动..... 94
国民大会的第二阶段........ 99
牛场事件...... 105
第一次请愿失败........ 107
“神圣月”...... 109
国民大会在第一次宪章运动高潮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117
左翼宪章派的暴动.... 119
卢卑克暴动....... 121
新港起义..... 123
设菲尔德和布雷德福起义.... 129
资产阶级政府的反革命两手政策....... 131
宪章派对于第一次高潮的总结...... 136
对宪章派的逮捕和审讯...... 137


第三编 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第五章 宪章运动的复兴和全国宪章协会..... 143
各种复兴宪章运动的计划...... 144
1840年7月曼彻斯特代表会议 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及组织计划..... 147
全国宪章协会的特点.... 149
洛维特和柯林斯的“教育计划”宪章派禁烟、禁酒运动和宪章派教会..... 152
宪章派的土地要求和奥康诺的计划........ 157
宪章派和里兹议会改革协会的斗争.... 159
宪章派和反谷物法同盟的斗争...... 162
宪章派和1841年大选....... 166
斯特季和全国选举协会4月会议...... 170

第六章 1842年英格兰北部工人大罢工和第二次全国请愿......175
1842年英国工人的悲惨状况...... 175
宪章派请愿的酝酿和准备.... 177
第二次请愿书及请愿书的性质...... 179
请愿后的宪章运动......... 184
1842年夏季总罢工的酝酿 工会和宪章运动...... 185
斯塔福德郡矿工的罢工....... 188
罢工的中心地区 兰开郡东南部的罢工...... 189
总罢工的爆发 罢工的第一阶段...... 191
曼彻斯特的罢工....... 192
罗其代尔和斯托克堡等地的罢工...... 197
普雷斯顿工人和警察的斗争....... 199
工会代表会议的筹备 曼彻斯特大会....... 201
曼彻斯特工会代表大会...... 203
宪章派国民大会和大罢工....... 206
总罢工的第二阶段...... 209
大罢工的余波..... 213
托利党格拉姆政府的镇压措施...... 214
1842年秋季对罢工被捕者的审讯...... 217
全国选举协会12月大会 宪章派同资产阶级激进派决裂...... 224


第四编 宪章运动的第三次高潮
第七章 宪章派土地计划和国际主义活动....... 233
19世纪40年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宪章运动的衰落..... 233
奥康诺的土地计划...... 235
伯明翰宪章派国民大会....... 236
结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351
参考文献........ 354
大事年表........ 374
译名对照表........ 382
作者著译作目录...... 398



内容简介


宪章运动是英国议会宪政史和工人运动史的交叉。本书是在利用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处一批英国当时的报刊文献和几乎所有国外已有的相关著作的基础上写成。本书借鉴了法国拉布鲁斯学派的方法,研究了宪章运动作为一个群众运动发展兴衰的内在规律,研究了它以前的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运动的纲领对它的影响,研究了它发生的1830年代到1850年代英国的经济波动曲线对这一运动兴衰的影响,研究了宪章运动那个时代工人阶级的内在构成,以及宪章运动不同时期运动领导者构成的变化。该书尤其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议会改革民主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指出了英国中等阶级在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中正是在工人运动的民主和革命的压力下,才最终通过了1832年议会改革法,说明工人阶级是议会改革民主改革运动的真正推动者。



延伸阅读
书单丨5本书了解欧洲历史、文化与社会





我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