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扬子晚报陈燃:该坚守还是放弃?—— 一个年轻记者从业3年经验分享 | 媒笔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 媒笔记 /
📚 陈燃:该坚守还是放弃?

一个年轻记者从业3年经验分享

✍🏻 整理人:吴浩旖

📝编辑:屠杭莹

陈燃

陈燃,现扬子晚报记者,前人民网地方记者。

陈燃

代表作品:

[1]
[2]《航班延误缺考复试,考研学生崩溃大哭》


我记得大学第一堂课,老师问,你们当中真心想学新闻的举手。120来号人里,就十来个人举手。剩下的要不是调剂的、父母给报的,要不就是没有其他选择。

我当时并没有决定将来是否干新闻做记者,还是热情十足投入到新闻学习中。白岩松曾到我们学校附近开新书发布会,我和小伙伴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就为了见一见电视上的新闻大咖、业界前辈。

我当时特别中二,直接当着白岩松来了一句,“白老师你在央视等我。”直到毕业我才发现,央视总台看学校看学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要求,我被pass了。

大四那年,经隔壁系同学推荐我去人民网地方频道实习,成了视频记者,到现场拍视频,去见不同的人和事,视频记者的实习让我觉得工作太好玩了。我很珍惜央媒这个平台,后来可能是因为表现得比较“卷”;又或许是我性格比较尖锐,看到别人做得不够好会当面直说,遇到了一些同事之间的不愉快。社会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无论是否做记者,内心一定要强大。进到社会后,要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就可以。未来还会工作几十年,经验可以慢慢积累,不用焦虑。

人都怕入错行,作为人生的重要选择,你要考虑好专业的选择。等你真正走上了记者岗位,你会发现这份职业具体做的和以往所学的大不相同。你很容易疑问自己所设想的仗笔直言,是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有一年过年前,我在人民网办公室值班,接到了吉林一个老农民的电话。他不太会说普通话,口音比较重,能听出来年纪比较大。

“这是人民日报吗?”

马上过年了,家里的房子却被强拆了。老农民讲了很多让人揪心的细节,但我知道所在单位的性质,哪怕作为一个记者却只能抱歉说没法处理。虽然当时给老农推荐了投诉举报的渠道,但这事也埋下了一个心结。

后来有幸我到了江苏的扬子晚报,成为一名都市报社会新闻记者。熟悉扬子晚报的业务以后,我也接手了热线,常常有江苏本地的读者向我们反映遇到的困难或问题。

老百姓遇到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能够解决,多长时间把事情解决;不能解决的是为什么……我开始真正做社会民生类报道,甚至是监督类报道,在其中切实感受到了做记者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2022年3月份,南京的一个住宅区发生了爆炸,男主人为保护女主人,把她放到了阳台外。视频在本地群内传播,我们循着线索抵达了现场,但现场一片荒芜,火灭了,人也转移了。

虽然来得比较晚,我们还是采访了当事人的邻居并发布稿件。我不甘心没采到最核心的两个人,就在相关视频评论区刷了一晚上,找到了自称受害者妹妹的人。

我赶紧联系对方,第二天收到了回复,并基本掌握两人的家庭情况。随后跟进的稿子有了一定的传播量,当事人的亲戚也从老家赶来,告诉我治疗大概得花300万,即便所有亲戚掏光家底也不够。

当天有报道提供了捐款链接,家属们转发一整天,只筹到了三四万。我们的稿件出来后,募捐马上涨到二十来万。我安慰他们说,至少这两天的医药费给得起了。

不幸的是,又过了一天,男伤者的妹妹给我打来了电话,哭着说她哥哥走了。这对整个家庭的打击都很大。当天下午2点,我把相关消息报道出去,到了下午三四点,事情登上了微博热搜,晚上筹到了100万。“蓝色生命线”“中国慈善基金会”找到我,筹了180万到200万。也有其他媒体找我了解这件事,参与了相关报道。

家属们非常感动,也有了信心。女伤者情况好转时,还跟他们家里打了视频。但最后还是传来噩耗。我和慈善基金沟通,把捐款得到的医药费转成小孩们的教育基金,供他们读到大学。

这件事后,他们送来了锦旗。

我觉得选择这份职业没错,也坚定了继续做帮助别人的报道的信心。

很多同学、同事觉得这份工作或者生活很不快乐,有不少限制,薪水又低。但我觉得干记者真的好快乐,能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在新闻行业里的每一个月,都有能让我记在脑子里、留在手机里舍不得删的事。

在扬子晚报,想做什么选题都可以报,有的能通过,有的不能通过。尽管现在的环境会有限制,但你依然可以在这个时代做一些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其他人的报道。

如果在现实中发现和想象的落差时,怎么去选择,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

在国内,直接改变环境的例子不太多,红星新闻的潘俊文老师是其中一位。他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报道,调查地铁漏水的系列报道推动了国家介入。

我跟踪采访过“孙海洋寻子事件”。在郭刚堂找到儿子后,媒体对于寻亲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寻亲家庭在全国形成大的报道趋势。孙海洋在寻亲的几十年里,把日子经营得还不错,他觉得媒体是很好的发声渠道,借着找到孙卓的事情,带上了其他寻子家长,让媒体更多关注寻亲群体,我很佩服。在公安部“团圆行动”的推进下,孙卓和符建涛两个孩子也找到了。

陈燃陪同杜小华回包头寻子

在外面采访,会面临来自现实的各种阻力。

刚从业时我天天想干惊天动地的事;现在不时报道真的上了热搜,我却有点后怕:这个报道里有没有什么会触碰到一部分人的逆鳞?

从业至今,同期进来的朋友走得很多。大学毕业后,我们班120多个人,现在做新闻的只剩5个人,做社会新闻的只有我一个。

到头来,我还是觉得记者值得干,它能给我带来心灵的安宁、快乐和成就感。这是我干新闻想要的,所以我在坚持。

最近我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的现实是要结婚和买房。南京房价大概3万多一平,买一套房的压力非常大。到底是坚持理想,继续做突发新闻,还是转型做媒介资源置换广告或宣传服务?

虽说女朋友从不给我压力,但我对自己有要求,想追求比较好的生活条件。现在,做记者的同时,我跟着其他老师学习做事,未来可能会转向媒介资源管理。

做记者与否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你的热爱,还有客观情况,比较现实的就是收入。从央媒到地方平台,我的工资收入都没有过质的改变,相较同龄人其他职业的收入更是不好意思说起来。前几天搜到全国新闻记者收入情况,现实是记者的收入垫底,收入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不是很大。

现实情况是,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干新闻会更游刃有余,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可以非常纯粹,会产生比较好的报道。有经济压力的同学要权衡好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收获,考虑客观情况。

我从业第一年是在起步学习,一年半是我状态的巅峰期。无论是突破当事人,还是跟进热点,我都超级有干劲。一个新闻事件的人物,别人突破不了,我能突破,因为我有耐心去跟当事人磨,有想法去换不同的渠道去突破。我曾经在吉林长春的冰雪马拉松上,一个人在零下几十度的户外镜头前直播了4个小时,但现在让我去做,已经有点卷不动了。

慢慢你会发现更多的新记者进来,他们比你有激情。经历几年的磨练,有些新闻我一眼就知道它做出来会被删掉,我就会胆怯,做慢甚至不做。这时候人家做了,传播出去了,心里确实挺难受的,但没人知道。

但我觉得自己还有激情。我跟领导提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继续做社会新闻,我想做有价值的事,这是我的人生目标。

“考生因航班延误缺考”事件首先在社交媒体传开,考生他当时错过了复试,心灰意冷地发出自己的经历,不想再做挣扎。我突破了考生,劝了他很久,最后写出的报道上了热搜。

那一阵因为极端天气,整个南方都可能有考生受到影响。到了周一,学校宣传部回应此事——学校同意给他们再来一次的机会。

可能这些事最后也只有我记得,大家听过也不记得了,但写报道是对自己、对理想有个交代,我在互联网上留下了印记,这也是我愿意做的事。我希望大家都有这个机会和念头,在互联网上留下自己的作品做见证。

Q:记者在做暗访调查时偷拍,需要把它报道出来,遇到别人起诉你的情况该怎么办?
A:回头看一些涉及暗访偷拍的报道,能发出来并且没被起诉,是因为涉及公共利益,而不是带有目的的虚假抹黑。在新闻操作中要避免可能的敏感风险点,无论是写文字报道还是使用图片视频,都要谨慎,避免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也要确保你内容的真实性。

Q:做媒体或者说做记者的人,可以往哪些方向转型?

A:做记者前最好提前想好,你要成为什么样的记者。新闻行业也有很多分类,媒体的岗位也非常丰富,包括记者、编辑、运营、广告等等。如果确定要做记者,最好还是先做文字记者,它非常考验你的思维和脑力。

我最开始是做视频,当时觉得做新闻多简单,一手素材拼凑起来就搞定了。做文字之后才发现完全不一样。你要有突破当事人的能力,问到独家的内容,采访回来以后整理整个报道的思路,怎么展现这个事件能够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我在央媒的定位是时政记者,在扬子晚报是社会新闻记者。扬子晚报的记者不都是做突发新闻,有的行业记者做教育新闻、卫生新闻、财经新闻条线,他们能在这些领域扎根、积累人脉。行业记者很适合不是学新闻出身的同学。比如学金融专业,转行做记者时,过去积累的专业知识就是你的资本。

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出路。一是转到体系内部做管理或经营,另一个是进企业做宣传或公关。企业很看重有过新闻从业经历的人——他们有新闻敏感性,能够更好地宣传企业,也能处理舆论危机。

再一个就是转行。优秀的行业记者本就在自己深耕的行业有一些积累,你了解这个行业越多资源越广,创业或转行成功的几率也越大。

Q:您觉得记者这份职业是“青春饭”还是越老越吃香?

A:我觉得记者这行绝对是越老越吃香,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干到老。记者是在和人打交道,如果能在一个岗位做下去,会积累很多人际资源,无论是做报道还是在生活中,都有很多便利。社会报道比较头疼的是地方领导不好突破,而有些老记者抄起手机就能联系到。年轻记者如果能够接受并且克服生活、经济上的问题,做下去一定是越老越吃香。

三到五年往往是个坎,这时候,年轻人拼搏的精力和时间差不多耗到了头,要面对成家立业的人生要求。在业务工作中,要用三到五年想好,要做管理的职位,还是去发展势头猛的行业。

我身边很多优秀的年轻记者已经转行,很多老前辈在业内为了更好的收入不停跳槽,都是很残酷的现象。

在一个刚起步的平台,做新闻一个月能挣2-3万,这是非常漂亮的数字,但不是持续的。过了两三年,平台的影响力上来了,投入开始转向变现,记者能拿到的钱迅速滑落到了1万出头,干得少甚至落到1万以下——这个落差非常大。

很多人只能跳槽到还在投入的媒体平台,两三年一跳,甚至一年一跳。领导和环境也会逼着跳槽,比如领导对内容不感兴趣,不重视你,对于记者来说也是一种消耗。

*图片源自分享者


-END-
值班编辑 | 陈子桐运营总监|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极昼工作室」王一然:如何找到一个好故事及写作的方法论 | 媒笔记

[2]红星新闻赵牧:新闻纪实片,如何做好影像表达?| 媒笔记

[3]苑苏文:我是怎么做性别议题报道的?| 媒笔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