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十八洞村》影评合集(一)

评论四川 2018-10-04

专题 || 《十八洞村》影评合集(一)

01

飞地:乡土情结与现代观念的和解之地

曾平

《十八洞村》恐怕是第一部以精准扶贫工作为表现题材的影片,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命题作文。但导演苗月及其创作团队却以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拿出了一部在艺术水准及思想水准上都远远超越于具体政治任务之上的影片,堪称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中的佳作。

《十八洞村》表现的是精准扶贫的故事,扶贫工作组代表的是外来的都市经验与现代意识,作为乡村的他者,肩负着改变乡村面貌的艰巨使命。这类主题,很容易就处理成一场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的尖锐对峙,并最终将外来的他者拔高为落后乡村的拯救者。《十八洞村》却展开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影片首先为外来的扶贫工作组成员们去魅:无论是临阵脱逃的小龙还是立足情感扶贫的王申,他们都是有着各自人生困局与烦恼的普通都市人,都在各自的命运中沉浮与挣扎,从未自居为乡村的拯救者与施予者。小龙的扶贫工作无功而返,关键在于他认为自己承担了不可能承担的任务:自己尚且不能拯救自己,又怎么可能去拯救与改变乡村呢?影片中,十八洞村贫困户最终顺利脱贫,不在于扶贫工作组承担起了拯救者的责任,而在于以王申为代表的扶贫工作组成员,通过与乡民交朋友的方式最终深入理解了乡民的情感,帮助乡民修复了与土地的关系,与家园的关系,找到了属于乡民自己的变革乡村的精神原动力。为此,影片对乡村的传统风俗、乡约民规、民间信仰等曾经被视为现代文明对立面的事物均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将其视为脱贫致富的宝贵资源而不是阻碍,甚至有关古老苗寨风土人情的镜头语言也处处充满温暖与柔情。

乡民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哪里呢?进城打工,四处漂泊,固然可以挣钱养家,但农人建立在家园、土地基础上的精神归宿感却从此丧失,并造成当下乡村的日益荒凉与衰败。可是,如果沿袭苗寨老一代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乡村的变革则看不到希望。影片中,扶贫工作组的工作重点,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在的物质帮扶,而是沉下心来,努力和乡民建立深厚的情感联接,寻找属于乡民自己的脱贫动力,逐渐将脱贫工作由外在的政治任务变成村民内在的精神追求。

影片中,年青的扶贫工作组员王申通过多方努力,终于为缺地少田的贫困户杨英俊们找到了一片“飞地”。这片“飞地”极具象征意义:它是废弃的矿床,象征着工业文明及人的贪欲对土地与自然的伤害;它寸草不生,象征着荒芜,但也象征着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杨英俊们最终接受王申的建议,在飞地上填土造田、种植生态水稻,为城市人的餐桌提供绿色生态食品,不仅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也顺利完成了乡土情结与现代观念的嫁接与和解。靠着农人对土地、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飞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而这片新土新地所拥抱的不再是自给自足的乡村旧时光,而是坚守乡土却又融入广阔外部世界的乡村新生活。

作者介绍:

曾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

02

乡土镜像的主旋律

——评电影《十八洞村》

李 立

峨眉电影集团新近出品的十九大献礼片《十八洞村》聚焦于湖南苗族的村寨,以一个乡土式的镜像勾连起青山绿水的诗意,在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上,温情缓慢流淌,生活充满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中国实践正在进行。这是中国乡土镜像的一个切面,透视的却是中国梦的宏大诗篇。

《十八洞村》构筑了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触摸到乡愁的中国村落故事。塑造了以杨英俊为代表的一群不等不要、不甘贫穷、勇敢奋斗的乡土群像,在这个群像中,镜头的始终围绕着乡土的日常生活、乡亲的家长里短、乡俗的恩恩怨怨,不急不燥、丝丝入扣的将故事徐徐展开。在这样一个温情的故事里,没有宏大的道理、没有高远的理想,甚至没有巨幅的口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随遇而安。对于中国广袤乡村来说,种水稻、插秧、喂鸡是天大的事情,带孩子、喝酒、吃饭是幸福的慢生活,荷包里面有钱,一家人能够团圆是最大的成就。因此,慢慢的看《十八洞村》你会突然会有这样一种感动,一种乡土式的中国记录悄然而生,一种中国式的慢生活呈现其间,一种日常生活美学化的态度萦绕其中。在《十八洞村》的乡土镜像中,电影的所依赖的叙事动力不再是由运动所决定的,相反它呈现出了一种以时间为美的特质,在时间的缓慢流淌中,乡村变幻着神奇。

《十八洞村》所构筑出来的核心矛盾就是杨英俊的那句天问:他一辈子都在种地,怎么种成了贫困户?因此,如何带动一家人致富、如何让一个村寨致富成为了杨英俊以及杨家班的责任和担当,精准扶贫、脱贫致富、甩掉贫困户的帽子成为了一个核心的叙事动力。《十八洞村》巧妙精细的处理了这个叙事,它的故事始终围绕着情感游走,不愠不火,冷静客观,始终表现出隐忍和克制,它把强烈的政治诉求内化于艺术的诗意表达之中,同时又富含了大量乡土生活的趣味和天真,因此,在这个明确的政治诉求背景下,富有喜剧感的音乐不时响起,富有动感的画面不时跳跃,富有隐喻的画面符号贯穿着诗意盎然的青山绿水,有喜感、接地气、讲生活的叙事语言就这样如其说是的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在我看来,《十八洞村》最为成功的是把主旋律电影的这个概念进行了拓展。一度以来,主旋律电影成为了政治正确、主题先行的代名词,近年来,主旋律电影逐步衍变为“新主流电影”,主旋律电影成为了一个含义深远、富有弹性、兼具包容的概念。它既有宏大叙事和政治诉求,将革命英雄塑造的严肃庄重(《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它又有青春靓丽,将时尚与创新涂抹出了新的色彩(《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它还有以动作冲突为核心的叙事模式,展示硬汉功夫和中国军人形象(《战狼》、《战狼2》)。而《十八洞村》却从另外一条路将主旋律电影进行了定义,它以时间为线索、以青山绿水为景观、以乡土中国的生活方式为聚焦点、以情感团圆为叙事动力,成功的将主旋律的强度得以隐藏,将政治诉求的硬度得以消解,于是我们欣然的看到,父女温情冰释了家庭前嫌、邻里乡情融化了个人恩怨,“板凳”回放到在了应有的位置,乡土镜像的主旋律执着的守望着大地,呈现出了诗意栖居的味道。于是,在这样一个富有艺术感的诗意表达与富有政治感的镜像话语中,十八洞村敞开了天人合一、和谐宁静的存在状态,呈现出了乡土中国的真正含义。

作者介绍:

李 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比较艺术学博士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2017.10.20期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