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蜜蜂文化|清朝贡蜜产自哪儿?

历延芳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2023-10-24

《打牲乌拉志典全书》与清朝贡蜜

历延芳  陈东海  葛凤晨

古代,长白山区野生蜂蜜资源丰富,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采捕蜂蜜,养成了食用蜂蜜的习惯。在清朝,蜂蜜是宮廷的食物、礼物、祭物,因此将蜂蜜列为“贡品”,由东北各官府筹办。后来,为了保证宫廷的需要,在吉林附近的乌拉城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打牲乌拉”满语译为江河渔猎之地)专司蜂蜜、松子、鱼、东珠等贡品的采捕事宜,从此长白山贡蜜走向官方管理的专业化生产。

近几年,在翻阅长白山地方史志时,发现了记载贡蜜生产的《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考证了我国古代官方贡蜜生产机构的这一特殊历史。

葛凤晨主编的《长白蜜蜂文化》

一、打牲乌拉历史沿革

乌拉城原系乌拉国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把乌拉城列为“满洲发祥圣地”之一。1627年皇太极在乌拉城“设署安官”,专司蜂蜜、松子、东珠、鳇鱼等贡品的生产1657(顺治14)正式建立打牲乌拉总管1人,初为六品官;1698年以后提为三品总管由朝廷任命,实行世袭制,多由父子、叔侄、兄弟之间相承袭。总管衙门下设左右翼领,分催等官职,分级负责管理各种贡品生产。1664年(康熙3年)设打牲丁400余名;1767年(乾隆32年)设打牲丁25511791(乾隆56年)增加到3993名。1912年(民国初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撤销时,共34任总管,历时255年。1740年(乾隆5)朝廷下旨设打牲乌拉协领衙门,养兵千余人,负责乌拉地方的治安保卫工作,平时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合采蜂蜜、松子、东珠等贡品,战时披甲出征。1911(宣统3)打牲乌拉协领衙门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合并共26任协领,历时171年。

二、《打牲乌拉志典全书》采捕蜂蜜篇简介

《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是光绪十年(1884)由打牲乌拉总管云生、翼领,英喜等人纂修的线装书,六十年代后,经金恩辉等校译为新本。书中录有打牲乌拉“采捕蜂蜜”专篇约2000字.这是记载打牲乌拉采捕蜂蜜时间最早、文字最多的唯一史志。

“采捕蜂蜜”篇记载,打牲乌拉贡进蜂蜜始记于1685年(康熙24年),在此之前,因档案被火灾焚烧,无凭考査。打牲乌拉采捕蜂蜜的队伍有组织、有领导、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朝廷规定,采捕蜂蜜各旗额外交蜜得尝提职,完不成采蜜任务受“鞭责”,连责三年者降职。1714年(康熙53年)朝廷规定,150名采蜜丁每名一年交蜂蜜七十斛,共计交蜜10500斛。后来采蜜量下降,蜜丁增加到1600余人,平均每人交蜜八斛。1727年(雍正5年)因有汉人进贡蜂蜜而减裁打牲乌拉所进蜜贡,将采蜜丁改为刨参。第二年,由于汉人进蜜不能满足皇宫需要,又恢复了打牲乌拉的贡蜜生产。

采捕生蜂于寒露前,由三旗派出骁骑校、委官、领催各3名和小头目、采蜜丁600多人.分成3队赴贡山采捕蜂蜜6000斛,采回来的蜂蜜集中到蜂蜜房,装入猪皮篓内,再以猪皮将篓口封固,贴封印花贮存。另外还派出一个由委官、领催、小头目和30名采蜜丁组成的小分队赴贡山专捕白蜜、蜜脾、蜜尖各12匣,严密封装送京“恭呈御览”后,交内务府内果房收存。每年运送贡蜜要派5名官员、10多辆驿车、40余匹马。贡蜜运到北京还要留下一批采蜜丁在京将生蜂蜜熬熟,滤去杂质、分离残余蜂蜡、最后将纯净的蜂密交内务府入库。

蜜蜂育种专家葛凤晨研究员

三、贡蜜生产考证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内负责采捕贡蜜的机构是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有采蜜丁600余人,设翼领、骁骑校、委官等官员,还设有专职采蜜领催3人,负责蜜丁管理和采捕蜂蜜生产、技术管理等,下设数个队,队下分若干作业班 组,每个班组8-9人。打牲乌拉管辖22座贡山、64处贡江,采蜜贡山主要是牛奇山、雷击砬子、八台岭、烟筒砬子山、帽儿山、杉松甸子、四合川等。贡山边界上设有界碑,南界碑立于大王砬子西侧,北界碑立于龙台山下西侧,碑文中刻有“采捕贡蜜”字样。

采捕蜂蜜在秋季蜜源结束后进行,在此之前,蜜丁要上山寻找野生蜂巢,标记位置。采蜜砍倒有蜂巢的大树,破巢割脾或掏取混有蜂、脾的蜜。1796年(嘉庆初年)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朝廷规定,采蜜不准砍伐树木,采取上树烟熏掏取蜂蜜的方法。当时除了采捕野生蜂蜜之外,蜜丁还要在贡山上利用采过蜜的旧蜂巢和树皮筒、木筒收养蜜蜂,以备秋季完成采捕贡蜜的任务。贡蜜中的生蜂蜜在贡山范围内采捕,而白蜜、蜜脾、蜜尖在贡山内完不成,还要从吉林 将军衙门领“过卡票”去打牲乌拉管辖区以外的山场寻找多年的老蜂巢,为此派出精干的小分队专捕。白蜜一般认为是椴树蜜和胡枝子蜜,这两种蜜颜色较白,结晶后形态细腻,呈纯白色。蜜脾即从蜂巢中割下来的封盖蜜脾,实为天然巢蜜。蜜尖系含不同日龄王浆的王台及连在一起的巢脾,当时被视为珍稀的蜜类。由此发现在十七世纪,中国人已开始应用粗放的方法采捕和利用野生中蜂巢里的白蜜、巢蜜和蜂王浆,比引进西方蜜蜂后生产同类蜂产品的历史早三个世纪。

从打牲乌拉生产贡蜜二百多年的历史可以看出,长白山区是野生中蜂的故乡,传统的采捕蜂蜜和桶养中蜂的历史悠久,蜂产品已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物质。

清朝把蜂蜜列入重要贡品,设官方机构专业从事贡蜜生产,并将蜂产品从原始的蜜蜡品种扩散为白蜜、红蜜、生蜜、熟蜜、蜜脾、蜜尖等众多利用品种,从而使长白山古老的民间蜂业生产发展为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蜂业生产。

吉林所专家考察长白山中蜂资源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地松江续长白,

葱椴黄应香槐。
飞促农提质效,
发扶贫保生态。
制良种遍华夏,
锐熊蜂授粉来。
掘乌拉蜂文化,
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小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