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剧+皮影,在成理看双遗好戏!

川剧艺术普及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
2024-08-22

普及戏曲知识  传习戏曲精髓
创新戏曲传播  弘扬天府文化

四川省川剧艺术普及基地年度活动又来喽



 四川艺术基金2023年青年艺术人才舞台孵化项目

川剧《皮影人家》专场演出暨剧目导赏会
5月21-22日14:30

将在成都理工大学艺术大楼实验剧场进行


现场还有川北皮影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彪老师首次加入公演
他将用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为你呈现皮影戏的精彩瞬间



《皮影人家》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川剧《皮影人家》围绕王皮影、王一鸣父子是否继续传承皮影艺术展开。


川北有一座阆中古城,一个传承了三百余年的皮影戏家班,一位爱皮影戏入骨的老艺人王皮影和他的儿子王一鸣。父亲一心希望儿子能传承皮影艺术,把王家皮影传承下去。但王一鸣向往外面的生活,想去大城市拼搏奋斗。


是去,是留?父子二人发生了激烈矛盾。看着父亲站在皮影前孤独的身影,王一鸣怀着愧疚之心,答应留下来学习一个月,与父亲共同演出王家祖传剧目《金枪会》。在学习过程中,王一鸣渐渐体悟到了皮影艺术的魅力,理解了父亲,成为了“王皮影”。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王皮影’家班坚守和传承皮影艺术的描绘,更是对那些默默奉献,为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的人们,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川剧《皮影人家》将皮影这一古老非遗文化巧妙地融入进了川剧剧情中。《皮影人家》的出品人、艺术总监陈智林说:

川剧和皮影两个不同领域的非遗文化融在一部作品里,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交融。用川剧这一形式来展示皮影的传承故事,不仅是因为这样能够多方位地展现四川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同时也希望通过川剧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背后动人的传承故事,看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艰辛。

剧目通过讲述皮影传承人的故事,展现了传承背后的辛酸不易,以及非遗传承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

我们希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也是我们作为川剧非遗传承人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使命。

在皮影从被忽视到被珍视的过程中,向观众传递了非遗对于现实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剧目主创人员


该剧目由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担任艺术总监,四川省川剧院优秀青年编剧曾浩月担任编剧,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康晓琳、武远远执导,著名川剧鼓师邱永和作曲,四川省川剧院一级演奏员刘欣配器,陈晓曦担任舞美设计,曾维葳担任服装设计,徐杨担任灯光设计,蒋丽莹担任造型设计,徐峰担任道具设计,黄伟担任司鼓,程政洪担任司琴,陈若梅担任领腔。由四川省川剧院中青年骨干演员杨坤昊、邹宏、谭红梅、蒲丽玲、杨洪等担纲主演。

左滑查看主创人员




川北王皮影


视频来源 | 南充微报公众号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源于中国古老民间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用兽皮或纸板制成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演绎故事。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配合当地曲调与乐器,讲述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这一珍贵的非遗文化,如今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

四川是皮影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都皮影大半进了博物馆,而川北王皮影的传人,仍在延续着艺术的血脉。川北皮影按发展阶段分为土皮影、渭南皮影、王灯影(皮影),王灯影是全国唯一以人名命名的皮影。其创始人为阆中市宝台镇醴泉寺村民间艺人王文坤,是一位极负盛名的皮影大师,他既是雕刻皮影的巨匠,又是走唱皮影的高手。1988年,他带着他的家庭皮影艺术团,登上“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艺术殿堂。曾应邀出演奥地利,皮影作品也被该国国家博物馆购买珍藏,川北皮影走向世界。

王文坤的孙子王彪是现在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的团长。十一岁时,受家族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开始学习皮影雕刻及表演,深得其祖父的精髓和奥秘,苦练三十余年。四十岁时开始步入皮影艺术界名流,其作品蜚声海外,颇具收藏价值。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被四川省文联授予“皮影大师”称号,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为了更好地展现皮影艺术,主创团队特意请川北王皮影第七代传人王彪老师教演员们操作皮影,并为该剧量身打造了皮影道具。而在本场演出中,王彪老师更是在《皮影人家》的演出中首次从幕后登上前台,为成理师生带来精彩的演绎。



精彩看点


川北王皮影,自清康熙初年第一代传人王家禄到今,已历经8代逾300年,多次登上国际舞台。

川剧,也有300年的历史,植根于巴蜀文脉中,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声腔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两大同根同源的巴蜀文化对话,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如何将皮影文化融合于川剧舞台?如何用川剧的骨架呈现皮影的灵魂?请我们期待精品川剧《皮影人家》给我们的回答。

视频来源 | 四川省川剧院




非遗小科普


● 川剧

项目序号:156
项目编号:Ⅳ-12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四川省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
保护单位: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



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徽调等声腔流入四川,乾隆、嘉庆年间与当地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宗教音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了外来声腔“四川化”的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融为一体,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一直延续至今。



川剧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以《黄袍记》《九龙柱》《幽闺记》《春秋配》《东窗修本》《五子告母》《神农涧》《情探》等为代表,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柳荫记》《彩楼记》《绣襦记》《白蛇传》《拉郎配》《打红台》及改革开放时期改编、创作的《巴山秀才》《变脸》《死水微澜》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显示出川剧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川剧表演生活气息浓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形成川剧的一大特色。川剧五种声腔中,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使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 四川皮影戏(川北皮影)

项目序号:235
项目编号:Ⅳ-91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四川省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阆中市
保护单位: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阆中市




四川皮影戏主要包括土皮影、广皮影(又称“渭南皮影”)和阆中皮影戏三类。其中阆中皮影戏最具特色。



阆中皮影戏流行于以阆中市为中心的南充、广安等地区的36个县市,覆盖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这种皮影戏系阆中民间皮影大师王文坤家族所创,王氏先祖结合土皮影、广皮影的优点,创出新型的阆中皮影戏。



阆中皮影制作上极见功力,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细腻,镂空留实得体,影人结构均衡,造型俊美,面部为椭圆形,头帽胡须不固定,服饰多用川北民间流行的传统花纹图案装饰,外观精致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阆中皮影戏的唱腔主要借用川剧五大声腔,此外还博采民间流行的山歌、小调及佛教、道教音乐,兼收并蓄,自成一体。



四川皮影戏充分反映了四川地区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和人文传统,具有重要的民俗学、艺术学研究价值。


资料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让我们一起走进《皮影人家》
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为守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丨传艺苑
排版丨陈文静
编辑丨黄星源 潘恺琳
校审丨赵一蕾
责任编辑丨张爱艾

推荐阅读

“成理有好戏”上新!重磅剧目等你来看


十佳大学生丨李思铭: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人民日报》报道!大学校园边有了自然科普剧场


点亮“在看”,为成理加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都理工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