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忆范伯群先生关于网络文学的演讲

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八十高龄谈网络文学

学如积薪追忆范伯群先生



几天前,刷朋友圈,忽见中国文艺评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基地执行主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教授李林荣发了一条悼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苏州大学教授、姑苏文化名家范伯群先生的微信,才知范老于2017年12月10日在苏州逝世,享年86岁。我只有缘见过范老一次,印象却极深。


那是2014年的10月,我刚调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工作不久,奉命操持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的学术环节。这次论坛与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的颁奖仪式同期举办,地点恰在范老居住的苏州。按照当时的学术策划,邀请了数位有名望的学者在11月5日的主论坛上发表学术演讲,范老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把参加大型学术活动比作享受一顿精神大餐,操办者却能一览其后厨的实况。个中滋味,又是一张别样的学林风俗画。临近论坛开幕,我联系各位演讲者,沟通、请示演讲的主题。当代中国文艺论坛如其名所示,立足“中国”,围绕“文艺”,重在“当代”,力求话题直面现实,思想追踪时代潮流。悲催的是我的专业背景本非文艺,所幸秉性懒于交际,暇时闷读杂书,约略知道范老是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中开山立派的大师,又做了些功课,恶补了范老的主要学术思想。心里盘算的是,老先生已八十多岁高龄,在与会学者中年龄最长,如他提出讲一个离当下有些远的话题,也便由他。


让人吃惊的是,范老选择的题目是网络文学。于是,在苏州市会议中心的报告厅,一位须发俱白的老人,认认真真地谈了他对这最年轻的文艺类别的见解。在网上,现在还可以搜到老先生站在讲台上的照片。我记得当时本请老先生坐着讲,但他执意站着讲。同样在这次论坛上发表演讲的资华筠先生,也年逾八十,也在同一个讲台上,呼吁文艺评论要做到“三真”。



我翻翻当时的日记。想起在这次演讲中,范老是把网络文学纳入通俗文学的发展脉络中来理解的。他的主要观点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类型小说一直在发展。到了现在,信息时代,便是网络类型小说。民国时期的优秀的文艺作家跟现代的网络类型小说,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从鸳鸯蝴蝶派的大众文学,以及现在的网络类型小说存在一个链条。小说是有根的,要有生活。凭空想很危险,不容易写出好的作品。即使是玄幻小说也要关注生活。网络类型小说作家要学习前辈的好经验。


范老也谈到许多网络文学的发展数据,但我以为并不是在时人津津乐道的“大数据”意义上,而是更靠近传统学者的文献功夫。二者之间区别很多,非这篇小文可详谈,至少一点,“大数据”里的数据多半是冰冷的纯数据,而文献,对于学者而言,则是充满体温的生命的一部分。



网络文学研究无疑是一门新学问。新学问当然需要新方法、新理念。但任何新事物在被“学问化”的历程中,又少不了寻找与旧学问的榫口。旧有的学问框架与新事物磨合的过程,正是人们逐渐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德高望重的大学者对新事物的关注和研究,无疑又将推进这个过程。


实际上,对于一个学者而言,坦然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冷静看待自己的治学园地里出现新事物,很有必要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30年,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不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这段话很多人都知道,但要真正做到,却需要学术胸怀与胆魄。范老在八十多岁高龄、“江湖地位”早己稳固的情况下,对学术仍葆有赤子情怀。这多么令人敬佩!


古人说,学如积薪,后来居上。意思大概是,治学好比垒柴垛,越晚搬来的,越搭在上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学人代替、各领风骚的潮流,也可以品味一个学者在求索真理的路上,孜孜不倦、不愿停息的脚步。范老被称为填平了雅俗文学鸿沟的人。那么,他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或许是填平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鸿沟的一种努力。



苏州市会议中心的建筑颇有特色,外观方正,内设清雅,室内有别致的小庭院,似乎有几竿已不翠绿但还硬朗的竹。论坛结束后,我看到,范老走出会议室,提着一个极普通的塑料袋,沿着庭院,扶着栏杆向外走去。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苍老而坚韧的背影如在眼前。我想,有的人还很年轻,心态却己老朽,心术也趋腐旧。有的人肉体早己年迈,心灵却充满活力。于范老而言,想必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吧。



范伯群先生生平


(来源:姑苏文化名家范伯群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1931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

1945年,随家迁往苏州定居。

1951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

1955年9月,分配至南通中学任教。

1957年,与曾华鹏合作于《人民文学》5、6期合刊发表《郁达夫论》。

1960年,调入江苏省文联从事创作理论研究和《雨花》编辑等。

1967年9月——1973年2月,参加江苏省省级机关下乡及省“五七”干校。

1973年3月,到苏州市四十二中任教。

1973年11月,调入苏州市文化局工作。

1975年5月,调入苏州市文化馆文艺组工作。

1978年4月,调入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中文系任教。

1981年4月,被评为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83年——1988年,担任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

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技术专家称号。

1986年4月,被评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6年,主持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15个重点项目之一“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研究”。

1987年,当选为江苏省第七届人大代表。

1988年5月10日——25日,参加苏州大学教育代表团到日本访问多所大学,其间,在花园大学(京都)发表演说《近代中日文学之交流》,并译成日语发表于该校学报。

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苏州大学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范伯群教授成为该学位点首位博士生导师。

1991年,获第一批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当选为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

1992年10月,应邀至香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一个月。

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

1995年,获江苏省教委“八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6年3月,应邀至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一个月。

2000年1月,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1年1月,从苏州大学退休。

2001年4月,应邀赴美国学术访问,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揭开中国通俗文学的面纱:对鸳鸯蝴蝶派的重新思考”,发表题为《中国大陆通俗文学的复苏与重建》的演讲,并应邀至哈佛大学东亚文化系作学术讲座。

2001年,受聘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今演变”研究室专职研究员。

2007年,独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年6月,“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4年,在苏州市首届姑苏宣传文化人才评选中被授予“姑苏文化名家”称号。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供图: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办公室

网编:然然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罗先海:“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研讨会述

干货|“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妙语集锦

重磅|网络文学研究大咖湘西论剑

欧阳友权:让网络文学成为“文学”

周志雄:网络文学呼唤专业评论

李林荣:速变中的网络文学



请点击“阅读原文”,移步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专题:网络文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