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观察一株蕨类植物2

Solarfe Solarfe的草木
2024-09-04

4000字/42图

8分钟/2次

这一篇是回答去年征集的关于蕨类的问题。


*5 生境

Q11:蕨类是如何适应高海拔的?

Q12:全国分布最广的蕨类有哪些?

Q13:不同蕨类对土壤的偏好是怎样的?

Q14:蕨类和石松类是如何适应干旱的?

Q15:如何观察一株蕨类植物2?

*6 生态

Q16:什么昆虫喜欢吃蕨类?

Q17:蕨类的孢子会引起过敏吗?

Q18:蕨类好养吗?

*7 进化

Q19: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蕨类现在还能看到哪些?

Q20:蕨类,石松类,裸子植物与有花植物有怎样的关系?

/ *5

Q11

蕨类是如何适应高海拔的?

在青藏高原地区,这里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m,因此如何抵御寒冷是它们面临的首要难题。首先和有花植物一样,大部分高原蕨类冬天叶子会枯掉,明年再长出来。此外,蕨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减少强风的影响。


第一个方式是改变自身形态,问荆原本是挺直的蕨类植物,但在强风的环境中,比如开阔的河滩上,主干就在地上匍匐,从而降低植株的高度。


第二个方式是寻找避风环境,无论是草甸上背风的岩石缝中,还是云杉林下湿润的泥土中,利用外物阻挡寒风是另外一个妙招。比如刚才提到的问荆,在相对温暖的环境中,就保持着原有的形态茂密地生长着。


第三个方式是增添防寒结构,有花植物在高原上常呈垫状,而且经常密被浓密的柔毛,而蕨类的防寒利器除了毛以外,还有鳞片。幼叶(拳卷叶)时蕨类用鳞片全副武装。长大后叶柄上附着密集的鳞片,保护着植株的基部。


第四个方式是利用风的特性。有一些蕨类长得相对高大(将近1米),甚至能生活在流石滩上。它们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植株像一个花瓶,长大的叶片围成一个圈,这样基部能存放一些风吹来的枯叶,为保持温暖起到辅助作用;叶片正面朝里,背面(有孢子的一面)朝外,这样各枚叶片上没有弹射出去的孢子能被风吹向四周。另外叶片分裂得很细,由许多骨架(羽轴)支持,使得风有更多缝隙可以穿过叶片,同时许多枚小叶相当于是分散了风险,即使个别破损也对整体影响不大。

Q12

全国分布最广的蕨类有哪些?

如果从统计数据来看,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直辖市、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台湾)都有分布的蕨类一共有3种,分别是槐叶蘋,银粉背蕨以及蕨,而放宽到30个省级行政区则还有节节草以及蘋。其中槐叶蘋和蘋是水生蕨类,银粉背蕨则生长在石灰岩上,根据我个人的野外观察,如果符合以上生境很可能就能见到,而蕨和节节草在路边就经常能见到。


而当条件进一步放宽到20个省级行政区以上时,则又有44种蕨类,它们是平时在山里最常见的,比较有名的包括紫萁、芒萁、海金沙、井栏边草、蜈蚣凤尾蕨、铁线蕨、北京铁角蕨、狗脊、贯众、石韦等。


还有一些是在相应的行政大区内比较常见,比如华北的羽节蕨,西南的披针新月蕨,华南的华南毛蕨,华中、华东的阔鳞鳞毛蕨,西北的蜘蛛岩蕨(东北没去过),它们通常都有一个分布纬度的界限,比如华南毛蕨较多分布最北到浙江南部,更北的地方则较多为渐尖毛蕨。再比如半边旗主要在华南地区分布,而刺齿半边旗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因此地理分布也可以作为区别相近蕨类的辅助参考。

Q13

不同蕨类对土壤的偏好是怎样的?

南方的很多蕨类,比如芒萁、乌毛蕨、狗脊等,主要生长在酸性土上;


铁线蕨是钙质土爱好者,多生于阴暗的滴水岩壁上,或者喀斯特山区的石灰岩上,相对来说养分比较贫瘠;


卤蕨则独树一帜,生长在海边的盐碱土里,是一种半红树植物。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指示植物来大致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Q14

蕨类和石松类是如何适应干旱的?

防患于未然是蕨类和石松类对待干旱的态度,其主要方式有2种,一种是“囤货”,在旱涝分明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些蕨类在叶片中储存水分。比如贴生石韦在雨季时储存水分,叶片变成鼓鼓的肉质,到了旱季就利用自身的水分,变成有些皱的厚纸质。


一种是“硬抗”。它们往往有更完备的适应干旱的结构,比如石韦的叶片一方面质地较厚,近革质,相当于穿了一层防晒衣,另一方面叶背密被星状毛,遮盖气孔,减缓蒸腾作用。


卷柏属中有一些生活在石灰岩上的种类,在失水至5%的状态下, 也能“复苏”。比如卷柏,遇到干旱时,为了减弱需消耗水的光合作用,它卷缩起来,减少与光的接触面,如果长时间干旱,它的植株褪成灰色,这说明它从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叶绿素大量减少。此时形态上看它进入了“休眠”状态,但从生理上说,是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脱落酸(ABA)水平提高,这是一种在植物休眠的种子中常见的激素;细胞膜丢失,由可溶性糖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浓缩且细胞壁高度折叠;酶的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即光合作用酶减少而抗氧化酶增加,但呼吸作用酶则维持在原来的较高水平,以时刻准备好水分的到来。


鳞叶卷柏 Selaginella lepidophylla是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卷柏,在非干旱时期会积攒大量的可溶性糖,包括二糖(蔗糖、海藻糖)、多糖、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其中海藻糖、山梨糖醇以及木糖醇是我们在食品中可能会遇到的甜味剂(代糖),运用于甜点、口香糖及糖果等。

Referen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20521830162X

Genome Analysis of the Ancient Tracheophyte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Reveals Evolutionary Features Relevant to the Acquisition of Desiccation Toleranc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923197/

Desiccation tolerance mechanism in resurrection fern-ally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revealed by physiological and proteomic analysis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2230044_The_desiccation_tolerant_secrets_of_Selaginella_lepidophylla_What_we_have_learned_so_far

The desiccation tolerant secrets of Selaginella lepidophylla: What we have learned so far?

Q15

如何观察一株蕨类植物2

1中介绍了局部观察的方式。然而蕨类植物常常会因环境变化和个体差异,表现出不稳定的细节特征,因此我们需要与整体观察法相结合。


首先在3米外观察,描述出这个种群的具体生境以及生活形态。前者最好能体现出阳光、水分等自然因素,比如林下溪边岩石上,说明这种蕨类是石生,喜欢阴湿的环境。后者则需要反映出习性,比如蔓延生长,说明其具有长而横走的根状茎。


接着在1米外观察,描述这个植株的生活形态,比如是杯形的,说明叶簇生在短而直的根状茎上,叶片直挺朝向不同的方向,围成一个圆圈。


1米内的局部观察,我们还需注意叶之间的关系。比如叶的间距,叶柄两两相距较近的是近生。


然后我们需要再次在1米外观察,选择不同的植株比较观察,总结出相对稳定的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不拘泥于一株植物的形态,这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观察方法。

/ *6

Q16

什么昆虫喜欢吃蕨类?

一些蕨类幼嫩的拳卷叶较光滑,分布也广,可以作为野菜食用,比如蕨、荚果蕨、紫萁、毛轴蕨、菜蕨、毛轴菜蕨。蕨类含可能的致癌物原蕨苷,尽管烹饪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长期大量食用。对于昆虫而言也并不是很好的食物来源,因为它含有大量的蜕皮激素可以阻碍昆虫发育。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蚜虫,我只见过(亚太)水蕨和姬蕨上有鳞翅目的幼虫,前者也是一种热带常见的蕨菜。但因为蕨类的叶片又大又厚,拿来当家就很合适,比如我曾见过巢蕨的叶片上卷起了一个鳞翅目的蛹,当然其他鼓起的虫瘿也是有的。

Q17

蕨类的孢子会引起过敏吗?

比较常见的过敏源,包括花粉,毛絮,灰尘等,通常需要达到三个条件才会有明显症状,分别是大量、干燥、暴露。大量是指的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聚集了非常多的过敏原,早春很多植物同时开花,尤其一些风传媒的植物比如柳,一下子释放了无数的花粉,大量的杨柳絮又紧接着开始飘散。同时春天雨量较少,这些微粒能够悬浮在干燥的空气中,而如果你属于过敏体质,较长时间呆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么就容易引起过敏。同理,秋高气爽时,有一些松树又开始大量飘散花粉,因此也是过敏高峰期。


再来看蕨类的孢子,有一些蕨类的孢子叶会先于营养叶在早春长出,它们在山里或集群或分散生长,但相对其他有花植物来说,密度还是比较小的。其次蕨类大量成熟是在夏天,此时无论南北方的雨量都明显加强,雨水能带走空气中的悬浮物,其次暴露在有大量蕨类孢子的环境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方蕨类种类少,城市里自不必说,林子里也得特意去找才能见到,而南方的蕨类,或在阳光直射下,或在闷热潮湿处,这些地方夏天酷热难耐,无法久留。


因此一般情况下蕨类的孢子不会引起过敏。

Q18

蕨类好养吗?

尽管蕨类有很强的适应性,但一般还是最喜欢潮湿闷热的生境,因此如果想养蕨类,哪怕是园艺的品种,如果无法提供高湿高温的条件最好请三思。对于一些保护物种的培育,则还需要更长的周期和更多的精力。虽然具体的培育技术我并不了解,但从孢子萌发成配子体一般需要1个月-3个月,配子体需要始终处于湿润有水的环境中,还要避免霉菌,才能进入孢子体阶段,而从矮小的孢子体长成一棵大的植株则至少需要6个月到1年,孢子叶是否第一年就会产生仍有待更多观察,但至少我看到的井栏边草的幼株第一年是没有孢子叶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孢子叶可能至少要等到第2年。这期间同时也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费用。我现在时常感谢那些在山里长得如此茂盛的蕨类,它们一定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能以如此美丽的面貌与我相见。

/ *7

Q19

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蕨类现在还能看到哪些?

蕨类植物起源于晚志留纪至早泥盆纪(约4亿多年前),它们是最原始的陆生植物之一,个体较小,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只有简单的分轴,顶端有单生厚壁孢子囊,统称为裸蕨类。进入石炭纪(约3亿多年前)后,高大的古石松以及古木贼类占据了森林的主导,它们是现代石松类和木贼类的祖先。恐龙出现于三叠纪并在侏罗纪发展为鼎盛时期(约3亿多年前),此时的森林主体转变为裸子植物,而现生蕨类中较原始类群的祖先,则利用自己“能屈能伸”的优势,占据了森林中的各个空隙,它们中的少部分留存至今,最有名的有乔木状的桫椤科(桫椤属),其他还包括合囊蕨科(观音座莲属),松叶蕨科,紫萁科(紫萁属、绒紫萁属),双扇蕨科,海金沙科(海金沙属),里白科,膜蕨科等。白垩纪至早第三纪(约1亿多年前),有花植物开始蓬勃发展,而蕨类也开始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水龙骨类进化,它们构成了约80%的现代蕨类。

Q20

蕨类,石松类,裸子植物与有花植物有怎样的关系?

如果按“辈分”来讲,蕨类是大前辈,石松类是前辈,裸子植物是后辈,而有花植物是大后辈,然而在自然的世界里,不会因为是前辈就谦让,它们始终是竞争关系。因为天时地利,它们各自都有一段统治时期,而现在则是有花植物的天下,它比其他三者物种数之和多许多,除了种子这精妙绝伦的结构外,它的地位少不了其他三位前辈的帮助。在早第三纪(约6500万年前),即恐龙消失后,蕨类最先开始拓荒,是恶劣环境中的先锋植物,这一点即使到了现在也一样,成片的蕨类长在盘山公路的路边,砌得严密的墙缝里总是能钻出一株蕨,它们总是那一个“开路”的,为后来的植物创造更好的环境。裸子植物与有花植物更像是“朋友”,高大的松柏有时与阔叶树混生,有时为草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而石松类则像是“榜样”,它的种类较少,大部分都不大,却保留了很多独特而古老的气质,所以无论是蕨类还是种子植物,总是恭敬地为它提供一片栖息之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Solarfe的草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