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饰杂志 2018-05-26


-- 艺术设计月刊 --

2017年第11期

1958年创刊/总第295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match

  【主编方晓风“写在前面”】


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了“中国速度”,成就巨大;伴随着高速发展,相关问题也无法回避,其中农村的发展更是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费孝通先生的口头禅是:解决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中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乡村是中国最基层的组织,是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80 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忍受丧妻之痛,首赴开弦弓村调研,随后完成了影响深远的《江村经济》一书,点出了中国作为乡土社会的特殊性,并据此提出发展乡村工业的创新见解,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江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论断是:当时的农民靠农业收入无法维持家庭生活,必须在农闲时从事副业补充收入,乡村有发展小型产业的基础与可能性。手艺是传统乡村文化、乡村生活的重要内容,手艺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其意义当可想见。留住手艺不仅是留住文化,也是为了更美好的乡村生活。费先生的博士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的序中说:“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于复述静止的过去。它有意识地紧紧抓住现代生活最难以理解的一面,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这个命题在当下依然有效。

 

手艺中的文化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义即在于此。传统手艺的生存状态,由于民族、地域和门类的不同,体现出极大的差异。任何问题的讨论,其基础是对现实状况的深切理解,乡村手艺和手艺人的真实状态需要广泛的田野调查才能摸清。当我们得知潘鲁生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的首席专家,正带领着一批学者进行八省一区的乡村手艺田野调查时,十分高兴,这项工作将夯实研究的基础。本期《特别策划》即以“手艺·乡村”为题,将此课题的部分成果集中刊发,以期使更多的人了解当代乡村手艺的境遇,共同思考乡村手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有效路径,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城镇化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冲击主要是人的流失,造成后继无人的局面;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要面对的远不是一个城镇化的问题。凭手艺吃饭,这句质朴的老话在新形势下还真未必管用了。发展是对手艺最好的保护,谈发展就要认真梳理不同手艺的产品流通环境和生产的效率与成本,在市场中体现手艺的价值,而不能寄望于特殊“待遇”。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乡村手艺应该看到新的机会,手艺及其产品有可能面对更为广阔的市场和人群,关键是我们能否利用好信息技术和平台,能否以新的思维重新组织生产和流通。

 

设计的边界正在被现实需求推动着不断拓展,社会对设计的期待也日益增长。在这种形势下,设计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责任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大。11 月13 日下午,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的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隆重举行,同时启动的还有中意设计创新基地。这些举措既是清华大学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助力,也是中国设计教育的一个转折点,设计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将在更高、更深入的平台上展开,设计教育自身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新与淬炼。随着设计定义的扩展,设计教育所面对的挑战也日益艰巨,清华大学的这一步将在日后逐渐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特别策划:手艺·乡

栏目主持:田 君


主持人语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与民族学、民俗学以及民间文艺研究有关的民艺挖掘与整理断断续续,从来没有停止过。1988 年, 张道一先生的《中国民艺学发想》一文,首次明确借用日本的“民艺”一词,全面勾勒了民艺学的研究框架、研究对象、研究宗旨、研究方法等,此后,中国的民艺研究更趋规范,也更具自身特色。如今,文化复兴的大背景,特别是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催动民艺更趋高温。然而,在这股潮流的背后,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速转型中,中国民艺的困境愈发凸显:传统村落荒芜凋敝,手艺人的生存难以为继,民艺传承之路举步维艰。如何针对中国广大乡村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传统手工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仍然需要我们自己的研究团队扎根中国土地,面向中国农民,解决中国问题。

 

“民俗民艺”是《装饰》杂志的常设栏目之一,本期《特别策划》以“手艺·乡村”为题,集中呈现了潘鲁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的部分前期调研成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研究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坚持田野考察,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服务社会,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该课题延续了研究团队民艺学构建、民间文化生态调查、手艺农村等的学术文脉,在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民间手工艺生存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展开相关问题研究,提出相关对策。本期论文汇集了本课题部分研究人员近三年来在河南、山东等十余个省区深入调研考察的第一手资料,有记录、有总结,更有建议和思考。

 

民生与工艺既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问题,也是我们面向未来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民艺乃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一,也是文化复兴的出路之一,唯有不断耕耘,才能期待收获。( 唐家路 田君)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探析

——基于八省一区田野调查的实证研究

作者:潘鲁生、李文华

内容摘要:村落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承场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中国而言,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物化与活化的综合体,是自然生发成长的有机体,文化特色是其魅力所在。文章通过对山东、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贵州、浙江、河南、广东八省一区,涉及汉族、白族、彝族、纳西族、蒙古族、回族、苗族、侗族8 个民族,27 个村落,276 位调研对象的实证调查与深度访谈,对现阶段新常态下中国传统村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价值进行了再认识,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建立跨领域综合多专业团队持续深入反哺乡村机制,促进村落发展系统化、精细化、品质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新性传承,夯实村落保护与发展经济基础,开展传统村落相关教育、普及、研究工作,完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相关法律,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大数据库等将有助于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步入正轨,取得实效。

 


山东莱州民间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调研

作者:[英] 罗伯特·雷顿、田 源

内容摘要: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根植于农耕社会传统村落的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谓危机与机遇并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以课题组在山东省莱州市开展的为期一个月的传统手工艺田野调研为基础,分析传统手工艺及手艺人的生产生活现状,并针对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提出建议。

 


滑县木版年画传承与保护研究

作者:荣新

内容摘要:通过调研滑县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从政府、艺人、高校三个践行主体的角度提出滑县木版年画传承与保护的相关建议。

 

 

传统豫西剪纸技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以南沟村剪纸为例

作者:黄永健

内容摘要: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及发展研究”的课题要求,针对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南沟村的传统豫西剪纸技艺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考察豫西地区南沟村剪纸艺人的生存现状,揭示造成城镇化进程中传统豫西剪纸艺术传承困境的原因,并提出题材创新与传承手艺思想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城镇化进程中鲁西南地区鲁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作者:崔笑梅

内容摘要:本文从“鲁西南”与“鲁锦”概念的界定、鲁西南地区鲁锦发展的条件、在城镇化进程中鲁锦的生存状态与存在的问题及鲁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文中对鲁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同时结合日本的非遗保护经验,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泥玩类传统工艺的传承与蜕变

——以河南浚县杨玘屯泥咕咕艺术为例

作者:韩明

内容摘要:河南浚县“泥咕咕”专业村杨玘屯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工艺专业村,以该村为观察视角,考察村落情境中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变迁以及手工艺人的生存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促成杨玘屯泥咕咕以生机勃勃的姿态传承至今的众多因素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完整的庙会文化生态系统的存在。年轻艺人选择泥咕咕行业则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做出的策略性选择,在微观视角中,这一群体在艺术创作中所做的调适性创新反映了当下传统工艺传承的生动现实。

 


纸上展览

栏目主持:刘晶晶

走向新生活和新艺术的当代漆艺

——写在第二届亚洲漆艺展开幕之际

作者:李砚祖

(节选)中国是漆的故乡。这里的“漆”是指千百年来我们祖先一直使用的天然漆,所谓“大漆”即“生漆”。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古居民们就发现了一种树汁液的黏结性和涂饰、覆盖性,称其为“漆”,其树命名为“漆树”。漆树在中国南方多有栽培和生长。距今7000 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漆木碗。由此可以推断,中国远古居民使用漆的历史远远超过7000 年,也奠定了中国数千年辉煌的漆工艺历史。从战国起历经两汉,这一长达数百年的发展是中国漆工艺历史上第一个鼎盛的时期。其时,主要的漆工艺多已经成熟和开始出现,尤其是西汉时期的漆工艺,不仅应用范围广,小到食器耳杯,大到家具、棺木,能髹则髹;而且技艺精湛,绘饰水平极高,艺术特色和时代特性极为明显,形成了线条变化灵动、舒张劲挺有力、自由奔放而无拘无束的绘饰风格,将装饰与绘画结合于一体,山川云气、动物神灵、人物事相用线条和数种色彩准确地表现出来,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约500件,主要有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案、几和屏风等。装饰纹样则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漆绘的色彩以红、黑和灰绿等色为主。综观汉代漆工艺,无论其装饰还是绘饰,多具有显见的书写性,它比汉隶更具书写的流畅性和飘逸感。(节选)

 

梅花系列胸针/ 韩国/ 李贤景/ 金工、厚薄螺钿镶嵌、莳绘



特别关注

栏目主持:萧冯

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学术报告会综述

供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节选)11 月1 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61 周年之际,“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学术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张仃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由中国文联、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承办,包括“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展”“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学术报告会”系列活动。“隆重举行“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学术报告会”,是为了纪念和缅怀张仃先生一生为祖国和民族的革命事业、艺术与艺术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学术报告会嘉宾围绕张仃先生的艺术人生经历、艺术创作成就以及艺术教育贡献等方面进行了主旨发言。

 


清华大学举办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启动仪式暨中意设计创新日

供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节选)11 月13 日下午,以“设计驱动创新、构建美好生活”为主题,由清华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启迪控股联合承办的“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启动仪式暨中意设计创新日”系列活动在美术学院举行。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部长瓦莱里娅·费代利,意大利驻中国大使谢国谊,米兰理工大学校长费卢奇奥·内斯塔,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曹国英,与来自中意两国设计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共同见证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启动、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揭牌。

 

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刘晶晶

阿布拉姆·盖姆斯

作者:阿布拉姆·盖姆斯[ 英] 娜奥米·盖姆斯

翻译:汪芸

(节选)20 世纪30 年代,海报是宣传媒体的主角。当时,彩色摄影还未普及,也没有家庭用的电视机,海报完全依靠手工绘制,由技术娴熟的套色印刷者复制。每一种色彩均需要辨识,并精心地重新绘制到印刷版上。在复制一张海报的过程中,平均需要16 张单独印刷品的情况并不罕见,且匠人的手笔显而易见。广告和广告牌机构会委托重要的画家和艺术家绘制人物、风景、一杯啤酒或是一块肥皂。之后,由匿名的工作室的艺术家添加需要的字体,而海报则将提交给一位合适的客户。如果遭到拒绝,海报上的相关产品、公司,或许还包括宣传语,将被调整以适应下一位客户。盖姆斯评论:“这一类创作鲜有值得签名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出色的作品。一般的标准是平庸的传统主义,无论是机构还是创作海报的印刷工都从未冒险探索新的领域。”

 1. 阿布拉姆·盖姆斯和女儿娜奥米在工作室,1955


第一线

栏目主持:萧冯

从重塑企业品牌内涵到构建国家品牌形象

──访谈广告人刘山

作者:何贵洋、徐 璐

内容摘要:出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刘山,已经在广告界活跃了30 多年,经历了中国广告业的黄金时间年代。持之以恒地不懈追求,使他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广告创意人之一,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深入人心的商业广告,更是在中国广告圈内屡创佳绩,还曾获美国克里奥平面印刷银奖等殊荣,近年来还担任了G20 峰会文艺演出视频的总设计师。本期《第一线》栏目将介绍广告人刘山的设计实践及其品牌理念。


故事

栏目主持:王小茉

郑可先生教学往事追忆

作者:王小蕙

内容摘要:郑可先生是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教育家。本人作者回忆记录了郑可先生负责76 级特艺系教学时的点滴故事。郑可先生对浮雕“纳光纳阴,企位变化”的独到认识,“航海教学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张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以及在外地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对学生的关怀,让76 级特艺系的同学们受益终身。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近期刊物介绍:

《装饰》杂志2017年第1期介绍“创新·创业”

《装饰》杂志2017年第2期介绍“阅读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3期介绍“ 江南物化”

《装饰》杂志2017年第4期介绍 “信息视觉”

《装饰》杂志2017年第5期介绍 “ 历史街区复兴”

《装饰》杂志2017年第6期介绍 “德国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7期介绍  “毕业设计·环境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8期介绍   “宜兴紫砂”

《装饰》杂志2017年第9期介绍“品牌·中国”

《装饰》杂志2017年第10期介绍“张仃百年”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本期杂志

[郑重声明]

近日出现

假冒《装饰》杂志官网

     近日《装饰》杂志编辑部发现一个仿冒网站,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在此,请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投稿!切勿让某些非法之徒有机可乘、混淆视听,窃取不义之财,败坏学术风气。特此声明:

  • www.izhsh.com.cn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其它均为仿冒,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

  • 唯一投稿邮箱为zhuangshi689@263.net,未开通网上投稿!

  • 编辑部电话为010-62798189,是清华大学所属号段的电话号码。

  • 此上真实信息均印刷在《装饰》杂志的纸刊上,请各位读者和作者鉴别!

  • 【仿冒网站的邮箱地址为:zhuangshibj@163.com(假的这是假的!)】

  • 【仿冒网站的地址为:http://www.zhuangshizz.cn(假的这是假的!)】

  • 在进行投稿或合作等涉及到个人信息以及金钱交易等行为时,一定先以纸刊上印刷的联系方式与编辑部确认和沟通,以防止给您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下为仿冒网站的主页截图,

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




以下是 “唯一”官方指定投稿邮箱:

《装饰》是目前国内艺术设计类唯一的核心期刊,杂志立足学术,放眼社会,涉及衣食住行、美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是专业设计师、设计教育者和学生的必备读物,在专业圈内享有较高声誉。近7年来,担任主编的方晓风先生为其撰写的80余篇“写在前面”,既见证了杂志的成长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忠实地反映出我国设计界的成长和变化。如需购买《写在前面》(签名版)一书,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直接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