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产业转移潮?越南、印度实地探访

老九论财经 三联生活周刊 2019-12-13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全球产业链的微观调查】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产业转移史。由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来看,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着全球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产业转移。反过来看,也正是由于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才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前行。

 “二战”以来,已经发生过三次比较清晰的全球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转移,日本和德国经济开始起飞;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和日本的传统低端制造业向亚洲转移,亚洲四小龙迎来腾飞的机遇;第三次是9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低端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转移,图为德国一钢铁厂。| 图:视觉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比较优势开始发生变化,全球迎来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过去的产业转移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实都是产业转移的受益者,发达国家集中精力发展利润更丰厚的高端产业,发展中国家则通过低端产业摆脱贫困,但是第四次产业转移潮带来的影响,和前三次都截然不同。

这一次全球产业转移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原先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开始有所下降,部分低端制造产能开始向外转移。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体量过于庞大,同时发展又很不均衡。在中西部,还有大量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些地方依然具有承接低端产业的巨大能力,即使和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相比,也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温州庄吉服饰样间,主要以中高档西装为主。(刘锋 摄)

在中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开始迎来内生性成长。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很多高端制造业已经悄然兴起,即使和发达国家相比,很多公司都已经毫不逊色,甚至还要更加领先。

从过去几年来看,中国很多产能的确在向越南转移,耐克在越南开厂之类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转移在一夜之间就已经全部完成,事实上,真正转移出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在越南最大高端出口家具制造商凯胜股份位于平阳省的1号厂区,工人正在板材车间内准备切割作业。(李亚楠 摄)

对于外资而言,中国虽然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增速放缓等负面因素,但仍然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每年超过6%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很高,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10几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对任何一家外资都是难以抵抗的诱惑;

其次,中国劳动力成本虽然上升,但是劳动力素质很高,而且能够吃苦耐劳,远非越南等地的劳动力能比;加之中国基础设施完善,也能为外资在中国的生产提供很好的保障。

江苏丹阳眼镜城是知名的眼镜集散地,人们甚至坐着高铁来买眼镜。( 蔡小川 摄)


最近几年,虽然部分外资,甚至包括中国部分企业开始向越南等地转移产能。但目前东南亚国家能够承接的只是部分低端产能,想要全部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并不现实。

以越南来看,和中国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太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中国相比,越南的劣势在于,越南的经济总量依然很小,外资能够施展的舞台有限。越南去年的GDP为2400亿美元,还不如我国广西一个省,中国的GDP总量超过13万亿美元,是越南的50多倍。

越南最近几年虽然经济增速较高,但是过于依赖外资,越南的FDI占GDP的比重高达20%多,这就使得本国经济自主性较差,面临很大的外部风险,外资短期之内进入过多,会给越南带来通胀风险,2008年,越南的通胀指数曾经接近30%,很大程度上就是外资输入过多,超过了本国经济的承受能力。外资一旦撤离,又会给越南经济带来巨大动荡,当年越南股市和楼市就因此被腰斩。所以,越南经济虽然看起来保持了较高增长,其实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比较差。

越南北江省安丰工业区的三星手机工厂门前,换班的工人正在排队等待通过电子门禁。(李亚楠 摄)

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来看,越南最大的短板在于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较低,目前只能承接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比如服装鞋帽之类,越南还没有能力从事更高端的制造业,这一点从中越之间的贸易就可以看出来。谈及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估计很多人的直观印象应该是,越南肯定从中国赚取了不少贸易顺差。但事实并非如此,越南和中国之间一直是贸易逆差关系,主要原因在于,越南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机械设备,去年越南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16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中国的机械设备为800多亿元。越南对中国机械设备的依赖,真实体现了越南现在的整体制造业水平。

不过,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随着中国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产业转移的浪潮还是难以阻挡。除了越南之外,还有更多的东南亚国家,甚至非洲等地,都对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做好了准备。如果中国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又不能及时崛起,中国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小米印度总部绝大部分都是印度员工(黄宇 摄)


最近,美国集中火力围剿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短期难免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较大压力,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来自外部的极限施压,可能反而会逼迫中国制造业提前完成转型升级,让中国更从容应对第四轮产业转移潮。最终结局如何,就看中国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化危为机。

我们派出四位记者,分别走访了印度班加罗尔、越南北宁省工业区、中国丹阳与温州,试图了解我们身边产业转移的现状。我们从微观具体的调查入手,来感知这一正在发生的全球浪潮,将如何持续变化。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全球产业链的微观调查】

点击下图,即可一键下单







    大家都在看     




如今,全球经济格局处于大的调整期。在此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一定的产业外移压力,应该如何观察这种变化?如何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巩固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在中国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看来,“制造业如果能与现代服务业进行深度融合,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将极大地为制造业赋能。”

点击上图听徐奇渊讲述如何做强“中国制造”


关于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说的话,请积极留言。

精选留言将有机会刊发在下期杂志的读者留言区↓↓↓


就是这个位置!

本期

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印度班加罗尔、越南北宁、中国丹阳与温州:全球产业链的微观调查(谢九)

  • “出海”印度:班加罗尔的中国身影(黄子懿)

  • 全球产业转移,越南的位置(刘怡)

  • 丹阳:镜片行业为何不会搬走?(杨璐)

  • 温州服装:辉煌过后如何转身(张从志)

  • 十年四倍的印度股市还能不能投资?(邢海洋)

| 社会 |

  • 热点:北京新机场,如何打造“新国门”(董冀宁)

  • 调查:原因不明的刺杀(王海燕)

  • 调查:5G商用前夜(王梓辉)

  • 城市:城市里的野生动物(丘濂)

| 文化 |

  • 专访:维姆·文德斯:孤独是一种特权(陈璐)

  • 戏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一部幻想现实的舞台诗(驳静)

  • 人物:曾美慧孜:比想象中天真与黑暗(卡生)

  • 设计:寻找环保的纺织替代品(钟和晏)

  • 旅游与地理: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张星云)

| 专栏 |

  • 卜键:别了,涅维尔斯科伊

  • 张斌:是时候赢下决赛了

  • 宋晓军:沙纳汉“军事搭台、贸易唱戏”的把戏

  • 袁越:多动症患者达芬奇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全球产业链的微观调查】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